據(jù)《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水運憲自己說,他在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時候,“烏龍山”三個字只是一個虛擬的地名,作品也寫得極其恣肆無羈。后來隨著電視連續(xù)劇的反復熱播,“烏龍山”這個莫須有的地名居然名揚天下。湘西的龍山縣因為有“龍山”兩個字,便自詡是道中正脈。該縣有個很長的峽谷,原名“皮渡河”,索性掛牌改成了“烏龍山大峽谷”。20多年來,湘西老鄉(xiāng)十分看好這個虛假地名,當?shù)責煆S出“烏龍山牌”香煙,酒廠生產(chǎn)“烏龍山牌”苞谷酒。有一家頗有特色的餐飲企業(yè),取名“烏龍山寨”,若干連鎖店開到了省城。
《烏龍山剿匪記》劇組的一個成員,20多年后到湘西古城旅游。發(fā)現(xiàn)當年劇組所住的縣武裝部招待所依然還在,只是已改名為“烏龍山賓館”。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演員申軍誼當年住過的房間,門口赫然掛著一塊招牌——鉆山豹舊居。有一年水運憲到湘西某縣參加會議,縣委書記、宣傳部長陪同參觀旅游景點,旅游局長點了一名熟悉情況的女導游沿途講解。穿過一個山洞時,導游指著對面的懸崖,認真地講解:“上頭有幾間木屋子,那就是榜爺?shù)墓示?。湘西剿匪之前,鉆山豹、四丫頭他們經(jīng)常聚集在那里開會。那里面擺放的全是實物,珍貴得很呢,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笨h領導知道水運憲是《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一聽導游這么說,不免有些尷尬,趕緊打斷她說:“莫亂講,那些人物都是作家編出來的。哪里有什么榜爺嘛?!睕]想到導游非常執(zhí)著,反駁領導說:“這您就不知道了。那個作家小時候也是從我們這里讀書出去的。他們家的祖屋緊挨著榜爺,三代以前跟榜爺家還有血緣關系呢。”
我讀了作家水運憲寫的這篇文章后,感覺很好笑,笑過之后又感覺很荒唐。值得慶幸的是現(xiàn)在《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說出了真相,如果他沒有說出真相呢?我作為一個不知情的游客到了該地旅游,或者是我們的青少年到了該地旅游,聽導游的生動介紹,看陳列的實物,再結合熱播的電視劇,肯定會信以為真,別說我還是一個外地人,就如那位女導游,作為當?shù)厝瞬粌H完全信了,而且都和虛構的人物榜爺攀上親了。
一次,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對我說,現(xiàn)在給學生講歷史課費勁兒多了,一些學生老拿虛構的影視作品往里套,講半天學生們都不信。
(摘自《武陵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