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合作學習已被廣泛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手段,對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有重要作用。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本文主要介紹合作學習的概念和理論,并分析其如何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高中英語;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很多中學還沒有充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高中英語教學中還采用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制約了學生實踐英語語言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合理利用合作學習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促使學生不僅學習英語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對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重要意義。
1.合作學習的概念及理論
合作學習又稱“交流學習”或“小組討論學習 ”,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80年代發(fā)展成為一種較為實效的教學理論策略,我國在80年代開始進行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和認可的教學技術。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博士沙倫將合作學習定義為組織和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是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我國學者王坦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合作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依據(jù)的教學策略。在本文中,筆者認為合作學習是根據(jù)性格特點、學習程度與水平,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安排組員任務,通過彼此的交流合作,在完成各自分工任務的基礎上,使彼此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和成果,旨在加強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關于合作學習的理論主要有多尹奇的目標結(jié)構(gòu)理論,皮亞杰學派的發(fā)展理論兩種。前者從動機理論出發(fā),認為目標結(jié)構(gòu)主要有三種類型:合作型、競爭型、個體化型。多尹奇在實驗的基礎上指出合作型目標結(jié)構(gòu)中團體間的交往更為頻繁,學生的水平提高更多;后者從認知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們對關鍵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由此,無論從動機的角度還是認知的角度,合作學習都是一種優(yōu)越的教學方法。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號召下,學校越來越重視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習方法,被廣大一線教師所青睞。尤其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目前,合作學習在我國高中英語的公開課中都非常常見,這說明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有意的將這種教學策略引入高中英語課堂,但是各種合作學習僅僅停留在形式上,一般是由教師分組布置討論,學生討論一段時間后開始發(fā)言,然而大部分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大多以“我認為”、“我覺得”等開頭,說明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代表的是整個小組的意見,而是從個人的觀點出發(fā)來回答問題,完全沒有意識到小組合作的意義。同時,小組討論缺乏分工,學生在討論時僅僅張張嘴,沒有人做記錄。這嚴重的限制了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和合作能力的優(yōu)勢。課堂由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中國式填鴨課堂演變成好學生講差學生聽的形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未能完全的發(fā)揮出來。
那么,如何才能開展好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合作學習呢?筆者認為更新教育理念是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首要條件。《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以學生、活動和任務為中心開展教學,而這些正是開展合作學習所必須的條件。作為語言教師應當謹記學生應當盡量多的參與到語言活動中來。有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是激發(fā)學生自覺參與到語言活動中來的關鍵。在有效的學習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刺激下,學生的主體意識被進一步的激發(fā),從而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時,課外教師也應當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表達和傾聽。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應當有多種組織方式。主要的分組方式有座位組合方式,即將學生按座位順序進行分組,一般4-5人為以小組,這是最簡單的分組方式;能力組合方式,即按照學生的能力高低,以能力均衡的原則將學生重新分組,避免學生產(chǎn)生自卑或驕傲的情緒;任務組合形式,即按照不同的任務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教師設計不同的任務方案和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分工合作,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傊诜纸M時應當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分到同一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包含各個層次的學生,并在小組內(nèi)設立小組長、記錄員、監(jiān)督員等,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使名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成績高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差的學生,思維活躍的學生負責活躍小組內(nèi)的氛圍,使每一名組員對小組的最終成績做出一定的貢獻,同時,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差異不宜過大,保持各組成員之間實力的勢均力敵是組間同質(zhì)原則的重要表現(xiàn)。
最后,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轉(zhuǎn)變自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合作學習的情景,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發(fā)揚合作精神。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對學生做出公正的評價。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渠道,營造自然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
3.結(jié)語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通過交流還能增進同學間的感情,提高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其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永成.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0(17).
[2]鄭文穎.讓合作學習走進高中英語課堂[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10).
[3]占敏.高中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