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西方新女性時代背景、詹姆斯家庭的影響兩方面切入,側(cè)重分析了亨利·詹姆斯的性別意識——女性意識,從女性形象和女性原型形象兩方面闡述詹姆斯這種女性意識對女性形象塑造的影響。
關(guān)鍵詞:亨利·詹姆斯 性別意識 形象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生于1843—1916年,是一位杰出的小說藝術(shù)大師,是西方傳統(tǒng)小說通向現(xiàn)代小說的重要橋梁。他的小說大部分以“國際題材”為創(chuàng)作主題,人物塑造上栩栩如生,敘述技巧上大膽突破常規(guī),開拓了心理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文學領(lǐng)域。小說代表作品有《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金碗》《奉使記》等。
一、性別意識——女性意識
詹姆斯的性別意識集中體現(xiàn)在他對女性的認識上,小說中他對女性永遠是偏愛的、同情的。亨利·詹姆斯本人的性別意識對于他的國際題材小說中的女性群體有重大的影響。正如美國評論家弗雷德曼說:“要考察詹姆斯的性別意識,也就是考察他所說和所做的一切?!?/p>
1.西方新女性時代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步主義改革運動在美國相繼蓬勃興起。與大多數(shù)同時代的男作家一樣,亨利·詹姆斯對女性主義運動是持觀望態(tài)度的。亨利·詹姆斯不是一位徹底的男權(quán)主義者,他理解、同情女性的命運,對女性身上的優(yōu)美良知和道德充滿了贊賞。在他的國際題材的小說中,女性始終是其關(guān)注的對象,女性形象在小說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亨利·詹姆斯小說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詹姆斯認為在當時的美國社會里男女差異性被抹殺了,不能做出“性”的區(qū)分。詹姆斯認識到美國有兩種“性”的存在:創(chuàng)業(yè)的男人、關(guān)心美國問題的女人。詹姆斯與女性主義作家一樣,也試圖為女性劃出自己的情感領(lǐng)域,他在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置于“女性”的世界了。詹姆斯的通曉情理、同情女性、對命運的深思等情感支配著他的內(nèi)心生活和創(chuàng)作靈感,這正是建立在他對女性認同的情感之上的。詹姆斯的小說大多都是圍繞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婚姻問題展開的,同時期的評論家抨擊亨利·詹姆斯太女人氣了,然而實質(zhì)上,關(guān)注女性、讓女性成為主角恰是亨利·詹姆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女性理解的延續(xù)。
2.詹姆斯家庭的影響 亨利·詹姆斯有三個兄弟和一個妹妹艾麗絲·詹姆斯,從小妹妹和他一起在父親的帶領(lǐng)下巡游歐洲,學習知識和高雅文化。妹妹的身體不好,常年病痛纏身,中年時查出患有乳腺癌,晚期一直臥病在床。亨利·詹姆斯對妹妹的病情一直很關(guān)注,并且主動把自己每年從父親那里繼承的收入讓給妹妹繼承,直到妹妹去世才劃歸自己的名下。艾麗絲·詹姆斯也是一位女作家,她支持美國女性主義運動,是美國新女性時代女性代表作家之一。
在小說創(chuàng)作領(lǐng)域,艾麗絲·詹姆斯對男性權(quán)威進行抨擊,向傳統(tǒng)的愛情、婚姻、家庭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她與同時代的新女性作家一樣,用小說宣傳自己的女性觀,為女性劃出自己的領(lǐng)土。詹姆斯兄妹之間經(jīng)常寫出自己陣營的作品并相互宣揚。從19世紀80年代起,新女性在理論上和事實上改變了美國文學的方向,影響了作家自身的生活,并且以新的人物、新的形式和新的主題充實了美國文學。亨利·詹姆斯小說也適應(yīng)了新女性時代的需要,他在小說中塑造的美國女性群像大都帶有新女性時代背景下進步女性的影子。她們有知識,有文化,都來自中上階層,是有錢、有閑階級。她們個人獨立意識強,對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
二、性別意識對小說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響
1.女性形象的類型 按照文化地域分,綜合亨利·詹姆斯筆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為美國文化女性形象、歐洲文化女性形象、歐化了的美國女性形象三類。
美國文化女性形象大都是從小受到了美國式的教育,長大去到了歐洲大陸。當面對跨文化互動時,處在人際、愛情和婚姻的漩渦中,她們羅曼蒂克式的幻想與執(zhí)著的個性更加凸顯。歐洲文化女性形象包括了高雅氣質(zhì)型女性與沒落貴族女性兩類。與古老的歐洲文明古韻相媲美,在歐洲本土也有高貴女性,小說中詹姆斯寄予了這一類型女人完美的形象。
歐化了的美國女性形象是一批長期生活在歐洲大陸的美國女性,她們已經(jīng)被歐洲的文化和氛圍所同化。對于適應(yīng)歐洲生活的美國女性來說,歐洲古老文化熏陶出來的高貴氣質(zhì)使她們的外在形象達到了歐洲式貴族女性的完美,但在她們內(nèi)在心機的相襯之下,就突現(xiàn)了她們表里不一的虛假。在外層,她們周旋于歐洲的人際交往中,并且游刃有余;在里層,她們卻時刻盤算著歐洲人甚至是自己的美國同胞。亨利·詹姆斯生活的年代里,許多美國人長期旅居于歐洲,這一類女性在小說中以《一位女士的畫像》中的梅爾夫人最為典型。
2.女性形象的原型分析 詹姆斯一生沒有異性伴侶,終身未婚,是一位專業(yè)獨身作家。在他的生命中,有兩位對他的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的異性:表妹敏尼爾·坦普爾、女作家安費尼·伍爾遜。相應(yīng),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也出現(xiàn)了兩類原型形象,即表妹原型和女作家原型。
1860年亨利·詹姆斯一家從歐洲旅行回美國,在羅德島的紐波特安家,一直住到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在這一階段里,詹姆斯與失去雙親的敏尼爾·坦普爾四姐妹生活在一起。其中,敏尼爾·坦普爾深受詹姆斯兄弟的垂憐和愛慕,是亨利·詹姆斯終生為之傾倒的女性。1870年,年僅二十四歲的敏尼爾·坦普爾患上肺結(jié)核不幸去世,這對詹姆斯兄弟打擊非常大。半個世紀后,亨利·詹姆斯在《子弟事略》中寫道:“她的死標志著完結(jié)。它使我們(威廉和我)感到了我們青年時代的終結(jié)?!?/p>
青少年時期的愛戀是讓人難忘和影響深遠的,雖然敏尼爾·坦普爾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離開了詹姆斯,但她的死亡也啟發(fā)了詹姆斯小說創(chuàng)作的靈感,詹姆斯讓表妹的原型繼續(xù)生活在他的小說作品中。表妹的死亡,讓詹姆斯對自由、道德、命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說中表妹的原型,是一位渴望生活中的一切卻又被殘酷剝奪生活權(quán)利的女性形象。因此,在以表妹為原型的小說中,總是有一位青年男子站在一旁對她懷有好奇心,并給予同情和理解,這位青年男子就是亨利·詹姆斯。
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中的伊莎貝爾就是亨利·詹姆斯表妹坦普爾的原型,只是詹姆斯改變了坦普爾沒有體驗生活之前就病痛死亡的悲劇,而是巧妙地將不治之癥轉(zhuǎn)移到小說中的觀察員表兄拉爾夫的身上,讓寬宏的拉爾夫生了表妹坦普爾的病。他讓表妹的原型在小說中,避免了病痛的折磨,自由地選擇生活。詹姆斯對待敏尼爾·坦普爾的愛戀,正像他在小說中塑造的觀察員表兄拉爾夫?qū)Ρ砻靡辽悹栆粯?,對愛情的態(tài)度是還沒有開始就放棄了,永遠只是站在一邊靜靜地觀察。小說《鴿翼》中的女主人公米莉也是表妹坦普爾的原型。小說中,亨利·詹姆斯賦予了米莉家財萬貫并對生活的渴望與激情,彌補了坦普爾生命中所缺少的。米莉得知在生命即將終結(jié)時,她要滿足自己的宏偉心愿,要在病魔奪走生命之前最大限度地在最短時間內(nèi)享受生活的激蕩。于是,米莉深深愛上了美國記者丹歇,企盼從丹歇的身上找到愛情。雖然,她的渴望和追求遭到了蓄意的欺騙,但是米莉還是像鴿子一樣,展開飛翔的羽翼,以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感動了丹歇?!而澮怼分?,米莉是詹姆斯獻給喜愛的表妹敏尼爾·坦普爾最好的禮物。
亨利·詹姆斯在五十歲的時候,美國的小說家安費尼·伍爾遜十分仰慕他。伍爾遜擅長寫鄉(xiāng)土小說,她對詹姆斯的作品十分推崇。詹姆斯溫文爾雅的氣質(zhì)吸引了伍爾遜,讓她產(chǎn)生了愛慕?;诠餐膼酆?,他們一起旅行,觀光名勝古跡。詹姆斯的態(tài)度很模糊,讓人捉摸不透,他對伍爾遜曖昧不清。這讓伍爾遜在感情上寄予了希望之后,又處在漫長的等待中。詹姆斯成為了她心中的精神寄托,但兩人見面的機會很少,在一個冬天里伍爾遜跳窗自殺身亡。伍爾遜的死亡可以說是愛情單相思積怨而成,也可以說是詹姆斯有意無意的曖昧讓她走上了絕路。
小說《叢林猛獸》可以看做是詹姆斯對伍爾遜的懺悔。小說講述了一個青年人的愛情悲劇,英國青年馬丘在意大利邂逅了巴特蘭小姐,兩人情投意合,馬丘對巴蘭特小姐也有好感。但是馬丘總是預(yù)感自己的生命中會出現(xiàn)一件可怕的事情??桃馀c巴蘭特小姐保持距離,不愿意對巴蘭特的感情做出及時的回應(yīng)。十年后,巴蘭特小姐病故他鄉(xiāng)。馬丘在巴蘭特小姐的墳前祭拜,當他看到了墳?zāi)古赃呉晃徽诎赐銎薜恼煞驎r,痛苦感襲上心頭,馬丘恍然大悟:“叢林猛獸”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自己一直惴惴不安懼怕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正是他對愛情的猶豫不決錯過了與巴蘭特小姐的愛情。小說結(jié)尾處,馬丘撲上巴蘭特小姐的墓碑上嘶聲慟哭,馬丘的傷痛也映射出詹姆斯內(nèi)心深處的隱痛。詹姆斯對異性伴侶的缺失始終心存遺憾又無力追回。
參考文獻:
[1] Jonathan Freedman.亨利·詹姆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80.
[2] 黃立華.亨利·詹姆斯和西奧·羅斯福的性別觀[J].池州師專學報,2004,(06).
[3] 埃默里·埃利奧特.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M].朱伯通譯.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482,546.
[4] 吳富恒,王譽公.美國作家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250.
作 者:丁 璞,碩士,湖北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歐美文學。
編 輯:康 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