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他的國》結(jié)尾左小龍被圍觀群眾所煽動而跳樓的情節(jié),認為在這一情節(jié)中圍觀群眾的形象既有著傳統(tǒng)的啟蒙意味,也暗示了生命的孤絕狀態(tài)。同時,左小龍?zhí)鴺堑倪x擇也可視為韓寒創(chuàng)作轉(zhuǎn)變的一種隱喻。
關(guān)鍵詞:韓寒 《他的國》 隱喻
《他的國》是韓寒出版的第六部長篇小說,于2009年1月正式出版發(fā)行。小說以一個江南小鎮(zhèn)為背景,主人公左小龍是一個酷愛摩托車的年輕人,做著一份無聊的工作。一無所長的左小龍有一個同樣熱愛摩托車的女朋友——泥巴。小鎮(zhèn)舉辦了一場合唱大賽,左小龍和他的朋友大帥也希望組團參加,并邀請左小龍暗戀的黃鶯參加,但最終未果。小鎮(zhèn)的工廠大肆污染環(huán)境,使得小鎮(zhèn)的動物變異。然而,小鎮(zhèn)卻以此為賣點,把那些變異的動物賣給游客吃。最終,小鎮(zhèn)最后的獨特資源很快被吃光,而黃鶯也成了老板的女人。
在最后,小說呈獻給我們一個令人回味的結(jié)尾。當左小龍在電信大樓樓頂思考人生時,被人誤以為是要跳樓,在警察的誤解與圍觀者惡意的起哄中,左小龍只好跳了下去。摔到氣墊上的小龍?zhí)舆^一劫,但卻因為咬掉舌頭,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在他住院期間,黃鶯和泥巴都不辭而別,離開了小鎮(zhèn)。最終,小龍在大霧里開著盲車,在這場瘋狂的游戲中喪生。
左小龍?zhí)鴺堑那楣?jié)并不讓人感到陌生,我們在其中明顯地看到了魯迅筆下看客的影子。韓寒筆下的看客,同樣也包含著啟蒙以及生命哲學(xué)的意味。而當我們結(jié)合韓寒思想成長的脈絡(luò),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情節(jié)同作家本身的隱喻關(guān)系。
一
雖然韓寒一直以體制反叛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但他并未因此落入民粹主義的窠臼,美化民主與人民,相反,他對“群眾”一直抱有一種異常警惕的審視姿態(tài)。2008年,韓寒對網(wǎng)友抵制家樂福的游行評論道:“家樂福就像一個充氣娃娃,讓一幫人抱著發(fā)泄,一方面可能的確平時活得太壓抑,要找個沒什么代價的出口。”① 對于網(wǎng)民對莎朗斯通的口誅筆伐,韓寒勸誡“不要動不動就舉國暴怒”。
對群眾的認識,自然影響了韓寒“看客”的寫作。在描寫看客的群像時,他寫道“電信大樓門前的街上,聚集了幾千個群眾,黑壓壓都是人頭”,“人們都掏出電話在找信號。他們發(fā)現(xiàn),信號是滿的但是打不出電話了。應(yīng)該是太多人在用電話,招呼他們的朋友過來觀賞”②。這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魯迅筆下一個個經(jīng)典的看客形象。然而,再古舊的劇目,演員在演出時也會穿上新裝。從魯迅到韓寒,看客也有了新的模樣。在魯迅筆下,看客是沉默的,即使場面人聲鼎沸,但看客發(fā)出的終究只是噪音。而在韓寒筆下,看客則從沉默的大多數(shù)“進化”到了可以發(fā)出聲音的兇手。
《他的國》中,左小龍站在樓頂,一直沒有跳樓時,人群中終于有人按捺不?。骸坝腥撕暗溃禾聛恚s緊跳啊,咱們都看了一個小時了。”很快,一個人的呼喊成為了群體的狂歡:“‘跳下來’的聲音經(jīng)過幾千人地合唱,變得無比雄厚?!笮↓堈驹谔炫_上,突然間有點暈乎,腳底下好大的一個合唱團啊?!雹?/p>
那么,是什么使得看客敢于發(fā)聲乃至于用話語殺人了呢?《他的國》中暗示了個中原因:喊口號的人在受到指責(zé)之后,說道“我想喊什么就喊什么,這是我的自由,這是我的人權(quán)”?!坝星嗄暾癖奂埠舻溃汉捌饋恚榱俗杂珊腿藱?quán)!喊起來!”于是,“‘跳下來’的呼聲重新響起,響徹亭林鎮(zhèn)”。在這里,舊的看客受到一點點“啟蒙”后,便馬上以“自由”與“人權(quán)”的名義,進行著對生命的謀殺。韓寒在自己的博文中更加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對這種傾向的擔憂。說到革命,他說:“無論革命的起始口號有多么好聽,到最后一定又會變回一個字,錢?!睂τ谧杂桑n寒認為:“大部分國人眼中的自由,與出版,新聞,文藝,言論,選舉,政治都沒有關(guān)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比如說沒有什么社會關(guān)系的人,能自由的喧嘩,自由的過馬路,自由的吐痰?!雹?/p>
魯迅多次提到“偽士”的概念,認為偽士是無信之士,卻裝扮成信仰的捍衛(wèi)者,以此來謀得私利。而在韓寒這里,這群看客既是“暴民”,有著被壓迫后希望壓迫別人的欲望;同時,這群看客也是“偽士”,自己本身什么也不信,但卻用“自由”與“人權(quán)”包裝著自己互相攻擊的本能。這是韓寒式看客同魯迅式看客的最大不同之處。
二
韓寒小說中的民眾也往往同暴力、互相攻擊聯(lián)系在一起。如果說《他的國》中左小龍?zhí)鴺堑慕Y(jié)果是暴民的合謀,那么在《一座城池》中,則展現(xiàn)了個體之間相互攻擊的本能。在《一座城池》的結(jié)尾,韓寒安排了一場莫名的大爆炸,大爆炸立馬摧毀了文明的秩序,使得人們混亂、瘋狂,并互相攻擊、互相傾軋。
莫名的爆炸剛發(fā)生,人們都還按著以往的規(guī)則行事。但是在一陣沉默之后,突然有人喊道“全部都是免費的了!”隨即,人們開始了瘋狂的搶奪。而“隨著天色漸漸昏暗”,人們的行為已不限于搶劫,“路邊開始出現(xiàn)頭破血流昏迷不醒的人。我感覺我周圍有很多野獸看著,不過幸運的是,我也是其中一頭……”⑤
在這場大混亂中,韓寒有意放逐文化理性,將人們置身于毫無秩序并且無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的荒島之中,人們在這里酣暢淋漓地展現(xiàn)著自己的原始欲望。這種人性悲觀的認識,不僅僅來源于人性惡的傳統(tǒng)觀念,也來源于存在主義的生命哲學(xué)意識。叔本華、尼采的哲學(xué)中提倡生命自由,將個體生命在道德上賦予無上地位,竭力將個人與群體、他人劃開界限。人以拋棄世界普遍的理性價值為代價獲取自由,因此,人便只能成為孤獨的個體。海德格爾甚至認為,只有人經(jīng)歷了苦悶意識的震動,人才可能意識到自我。這種自我的發(fā)現(xiàn)方式?jīng)Q定了憂郁、孤獨、絕望的“孤獨個體”的存在狀態(tài)才是最真實的存在狀態(tài)。個人在創(chuàng)造自我過程就注定了生命孤獨、絕望的存在方式的宿命。
韓寒筆下群眾的互相攻擊的原始欲望,正是根源于人類孤絕存在的生命悲劇。韓寒作為一個早慧者,比同齡人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孤獨感受。韓寒多次在作品中寫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在《長安亂》中,喜樂和釋然從小就青梅竹馬,但喜樂卻對釋然說:“我從小就和你在一起,但是一點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雹?在《他的國》中,左小龍和女朋友泥巴從不進行精神交流。韓寒筆下人物即使有人不離不棄的陪伴,其內(nèi)心也總是陷入到巨大的孤獨感中。
三
韓寒寫作《他的國》的2008年對于韓寒的成長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年份。從韓寒的發(fā)展脈絡(luò)中我們可以看到,最早韓寒的形象是一個反教育體制的叛逆少年,自2006年“韓白論戰(zhàn)”后,韓寒開始了對主流文壇的批判歷程,而到了2008年,韓寒則開始關(guān)注公共話題,并逐漸成長為一名公共知識分子或者說是意見領(lǐng)袖。筆者所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韓寒的興趣轉(zhuǎn)向公共領(lǐng)域。關(guān)于這一重大的轉(zhuǎn)變,并沒有當事人的自述,因此我們只得回到作品,希望從文本本身發(fā)現(xiàn)一些端倪。
韓寒的小說中自敘體的色彩非常濃重?!白詳Ⅲw”小說主張表現(xiàn)作家自己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在他已發(fā)表的小說中,主人公都或多或少有著韓寒自己的影子。韓寒自己也承認這種創(chuàng)作傾向,他說:“寫小說要有寄托,每一個人物都是在你的生活里生活過的?!雹?因此,當我們將目光轉(zhuǎn)向作者,就會發(fā)現(xiàn)左小龍?zhí)鴺堑男袨榫哂泻軓姷南笳饕馕?。左小龍本不想跳樓,但?nèi)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結(jié)推動著他,加上“如果他此時退場,以后他在這個地方,再也無臉見人”,于是他被迫決然地跳了下去,最終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韓寒在2008年以后,博文創(chuàng)作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寫了許多針砭時弊與批判體制的文章,因此,他被許多青年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視為“意見領(lǐng)袖”。這時的韓寒,猶如在樓頂?shù)淖笮↓垼藗兊钠谕?、鼓勵與煽動使得自己騎虎難下。韓寒在2008年之后,仍然堅持了評論時事的博文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而左小龍失去說話能力的結(jié)局,似乎暗示了他的博客中有些文章因內(nèi)容敏感而通不過審查,只剩下一個標題甚至一個“.”的遭遇。所以,選擇跳下的左小龍很可能就是韓寒自己的影子,明知跳樓可能“無命見人”,但左小龍終不愿此時退出而“無臉見人”。這樣的選擇似乎在暗示韓寒自己矛盾的心理活動。韓寒之前多次表示希望過平靜的生活,不愿意介入政治,但是最后他受輿論所挾,加上自己內(nèi)心固有的英雄主義情節(jié),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成為公共知識分子后的韓寒很快就在2012年初遭到了潮水般的質(zhì)疑,這次的論敵并沒有攻擊他的思想,而是直接質(zhì)疑他的文章是其父代寫的。韓寒為了回應(yīng),出版了自己《三重門》的手稿,并取名為《光明與磊落》。
光明,這讓人想起了《他的國》中最后一句話,生命垂危的左小龍對螢火蟲說道:“你能發(fā)光,你應(yīng)該飛在我的前面。”
① 韓寒. 趕集 [OL]. http: // blog. sina. com. cn / s / blog_4701280b010092vq.html.
② 韓寒.他的國[M].南昌:萬卷出版公司,2009:197,206.
③ 韓寒.他的國[M].南昌:萬卷出版公司,2009:203.
④ 韓寒. 談革命 [OL]. http: // blog. sina. com. cn / s / blog_4701280b0102dz5s.html.
⑤ 韓寒.一座城池[M].南昌:萬卷出版公司,2006:14.
⑥ 韓寒.長安亂[M].南昌:萬卷出版公司,2010:212.
⑦ 韓寒.五年文集下[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8:79.
作 者:孫 燦,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人文科學(xué)試驗班2009級本科生。
編 輯: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