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電視劇《心術》正熱播熒屏,海清在該劇中出演了一個陽光、率性、快樂的小護士,她說:她在塑造這個角色時,很多靈感都是來自于被萬千網(wǎng)民譽為“協(xié)和女超人”的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護士于鶯。
于鶯,女,37歲,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主治醫(yī)師。去年10月7日,她開通了一個名為“急診科女超人于鶯”的新浪微博,每天與網(wǎng)友分享她在醫(yī)院里遇到的趣事,只一個多月,就擁有近40萬粉絲,她本人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協(xié)和姐”。
從吵架蘿莉到“零”糾紛神人
游刃有余地應對難纏的患者,“協(xié)和姐”也不是生來就能做到得心應手的。已在協(xié)和醫(yī)院工作了7年的于鶯笑談:“工作了這么多年,再回過頭來看,發(fā)現(xiàn)心態(tài)與之前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如今一大把年紀了,我也從以前稚嫩的丫頭片子蹉跎到現(xiàn)在霸氣的老大姐了?!?/p>
剛來急診科的日子,于鶯在急診科里可是出了名的年輕氣盛。那時候,嘴皮子格外利索的她從來不肯吃一點虧,不管是多“剌兒”的病人和病人家屬,她總能用話把人家撅回去,在醫(yī)務處接到的投訴里,就數(shù)投訴她的多。
急診科主任曾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小于啊,你老這么著,可不行呀!你能光顧著自己嘴上痛快了,上完這個班,你拍屁股走人了,可卻把心有怨氣的病人和病人家屬留下了,他們很可能會因在你這里吃了癟,而對我們院的所有醫(yī)生產(chǎn)生不信任感,甚至怨恨的情緒,從而不配合治療,這就會給下一班醫(yī)生帶來很大麻煩?!庇邡L咂巴了一下嘴,覺得是這個道理。從此,她就再沒跟病人和病人家屬吵過一次架?,F(xiàn)如今,于鶯已成了急診室里和藹可親的“老大姐”,年輕點的醫(yī)生處理不好醫(yī)患糾紛,都會打電話向她求救。
“于姐,過來救場啊!3號床的病人我伺候不了了!”“好,你等著,我這就過去。”隨后,于鶯便會在最短的時間里,出現(xiàn)在事發(fā)現(xiàn)場。一進病房,她就看到一病人家屬正臉紅脖子粗地“抗議”著。她馬上笑嘻嘻地迎上前去,問:“您上這么大的火到底是因為什么呀?”原來是那個病人和病人家屬原本就不太信任年輕醫(yī)生,而接治的年輕醫(yī)生說話還挺沖,結果就吵了起來?!芭叮沁@么回事呀,”于鶯隨即說道,“那我的級別比她高,找的年齡、經(jīng)驗也比她高,屬于典型的三高人群,您看我來幫您行不行?您有什么問題,等化驗結果出來了,不用找她直接來找我。”她的一席話把病人和家屬都逗樂了,就這樣,一起可能演變成“戰(zhàn)爭”的糾紛,被她寥寥幾句話就春風化雨般地和平解決了。事后,那個年輕醫(yī)生問她:“于姐,對于這種無理取鬧的病人和家屬,你就真的一點也不生氣嗎?”于鶯樂呵呵地答道:“這有什么好生氣的?你看今天這事兒吧,對我來說,只是給他多說了幾句好話,多跑了兩步路而已。其實人家過來看病,就是要咱們給人家提供一種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也是互相的,病人踏實了,相信你了,愿意配合你做治療了,你也會覺得很幸福。
“按說病人作為求助的一方,應該客客氣氣的,但今天的這個病人家屬為什么會跟你吵起來呢?第一,可能是你的語言冒犯了他,或者你根本就沒有留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其實是不妥的,惹惱了他;第二,就是現(xiàn)在醫(yī)學的不確定性太多了。這就需要你把你的診療思路、診療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一字一句地給人家解釋清楚。這樣的話,他可能就很樂意去做6個,甚至8個檢查,就算檢查結果各項指標都正常,他也會說:‘哦,我已經(jīng)知道了我在這些方面沒有問題?!皇钦f:‘這個大夫給我亂開化驗單’?!?/p>
年輕醫(yī)生大為嘆服,說:“我一來急診科就聽說科里盛傳著一句話:‘于鶯到哪里,哪里就沒有麻煩?!磥磉@話是真的啊!”于鶯的這套“于式幸福論”不但會用在病人身上,也會用在同事身上。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女大夫在病人那里受了氣,自己躲在角落里偷偷地哭鼻子。于鶯看見了,就走過去摟住她,溫柔地說:“親!你這樣哭是不對的!嘴咧得跟個老太婆似的,哪會有男人會安慰你!來,親,跟我學!睜大眼睛,越大越好,讓眼淚一顆一顆地砸下來!對了,就這樣!隔壁的男同事過來一個,抱一抱!”眾同事當場笑噴,女大夫也破涕為笑了。
不能沉浸在“死亡”的悲劇里
在外人看來,于鶯的工作好像時刻充滿了喜劇的味道,可她卻說:“醫(yī)生工作的結果無外乎‘救得活’與‘救不話’兩個。雖然每一個醫(yī)生都有要救活他的病人的愿望,然而并不是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會以喜劇收場。醫(yī)生,尤其是急診科的醫(yī)生,事實上不得不面對更多的死亡。但醫(yī)生的職業(yè)特點卻要求我們,不能沉浸在‘死亡’的悲劇里。
“曾經(jīng)有一個4歲的孩子,突然倒在了公共汽車上,心臟猝死,來到我們急診科進行心臟復蘇,當時他還有很微弱的心跳,但是因為搶救時間過長,最后腦死亡了。這個孩子的父母已經(jīng)離婚了,你會發(fā)現(xiàn)離異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是不一樣的。孩子的父親對孩子不聞不問,媽媽也是很平淡地看了孩子中很了事。倒是跟孩子住在一起的外婆和保姆十分傷心。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的無奈,悲喜交錯,由不得你來選擇。所以,很多時候,醫(yī)生需要像爺們兒似的對自己狠一點,強令自己接受和化解每次面對死亡的負面情緒?!?/p>
正是這所有的一切,讓于鶯更加明白,她要活在當下。她還說這種自我調節(jié)的心態(tài),也貫穿了她的生活。對待生活中的“不盡如人意”,如果換一種態(tài)度去理解的話,再苦憋的生括也會變得輕松許多。
“幾年前,我住一高樓,正對八寶山,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上24小時班,歇24小時。下夜班到家倒頭就睡,醒來時天已黑,見媽媽在客廳看電視,決定惡作劇,做夢游狀走到客廳的落地窗前,對著空氣用平緩的聲調招手說:你們好,這不是1床嗎?你死于腦出血,下輩子要吃降壓藥啊!我媽大駭,堅決要求換地方住!”
于鶯就這樣解讀著她每天在協(xié)和醫(yī)院的加班工作。換個視角,果然非比尋常?!拔覀兛梢赃x擇輕松的時候,為什么不享受這種樂活的方式呢?”于鶯反問記者。
急診室超人的樂活人生
急診科住院部的一位姓劉的??停怯邡L最青睞的患者。那天,她早上查房,住院醫(yī)說那個老劉又來了,還是腎衰腸梗阻。沒等住院醫(yī)說完,她就一個箭步像見初戀情人一樣,沖出去和躺在走廊里的老劉打招呼。她把老劉安排到離自己最近的床位,以便每次進出都能看見他。老劉是個樂觀、豁達的病人,事業(yè)頂峰時,遭遇重病纏身,卻從不抱怨。這樣的患者常常能給醫(yī)生和病友帶來快樂,這種快樂的感染更是溫暖和信念的傳播。所以每當有他在的時候,病房里快樂的因子也會悄然增多。這是于鶯很想看到的,她常對同事和病人說:“敞開了笑,我都不怕長褶子,你們怕啥?!?/p>
還有一次,于鶯感冒了,見光流淚、鼻塞、流涕,還得堅持看病人。進來一患者,手拿外院CT片。她起身,打開燈箱,插上片子,抬眼望,強光下頓時紅了眼眶,淚流滿面。患者大驚失色,顫聲問道:“大夫,我,我,我莫不是得了絕癥?”于鶯故作鎮(zhèn)定地向后扭頭,擦掉眼淚,對那個嚇得半死的患者說:“絕癥你妹啊,沒見過大夫重感冒嗎?”患者聽后,哈哈大笑。
年近四十的于鶯就是這樣開朗而豁達,她這種對生活的輕松態(tài)度也使她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充滿了快樂。
今年1月,有朋友送給了于鶯一個十八羅漢手串,說能保佑她流年順利。不料,她當天就出了車禍,對方是輛嶄新的奔馳!處理的過程很和諧,她一口咬定自己負全責,認錯態(tài)度逗樂了交警,奔馳車主溫文爾雅,保險公司勘測員專業(yè)高效,最后在和諧的氣氛中事故圓滿處理結束。大家歡樂地互留電話號碼,聊天過程中,竟然發(fā)現(xiàn)事故雙方竟然住在同一小區(qū),而這位警察還是于鶯哥哥多年前的同事。世界真小啊!第二天一早,于鶯就告訴朋友,戴上手串回家的路上,就出交通事故,“我覺得你這手串根本就不是用來辟邪的,恐怕是用來避孕的!”
一起交通事故被于鶯嘻嘻哈哈地處理掉,順便還交了數(shù)個朋友。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隨意、樂觀,不需要計較得失,所謂“福星”不是依托他物,而是寄托于自己的內心。
好吧,那就讓這朵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的女人花繼續(xù)盛開下去吧,相信于姐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