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一切便顯得不安分了許多。特別是到了冬至,按照閩臺舊的習俗,吃了冬至圓,便是虛長了一歲,年也漸漸的逼近來了。此時,征帆的游子歸帆的念想便越發(fā)的急切,大齡男女尋找歸宿的步伐也越發(fā)的急促。
夜,好像知道今天是她最得意的時節(jié),早早便拉下了那一如既往的厚重的黑色帷幕,讓一切歸于安謐,歸于祥寧。
當大街上還在吆喝湯圓粉大削價時,母親早已把手頭的家務做完,掌燈時分,便吆喝大家把手洗凈,準備一起搓湯圓。我想此時,最開心的便是小外甥,如同小時候的我和我妹。
自從我懂事起,母親都喜歡自家搓湯圓,即便現(xiàn)在的超市里有一整包、一整包不同口味的湯圓。因為母親喜歡大家圍在一起,聽她講老鼠搬湯圓娶親的故事,聽父親講漳浦舉人蔡新苦對“九龍嶺下日日冬至,六熬海上夜夜元宵”的民間傳說。父親的這個民間傳說早已講乏了,而母親的這個故事每年都重復一次,因為那是外公唯一跟母親講過的一個故事,只是外公早在我三歲的時候便在另一個世界里福佑著這個家及這個家的一切一切。母親總是把煮好的湯圓,最先盛起一碗放在八仙桌上,說是給外公的。
那時,我早已習慣了母親的舉動,但我并不懂得母親那濕潤的眼里噙著幾多哀思,因為外公在我的印象里只是母親描繪給我的殘缺的片段罷了。對于我,更感興趣的是那秀才的精彩妙對及老鼠是如何娶親的?特別是老鼠娶親的故事,因為想看那個場面,我半夜里便偷偷的起來盯著老鼠常出沒的墻角,直至眼皮不聽使喚了朦朧地進入了夢鄉(xiāng),也未曾看到老鼠吹著喇叭,抬著花轎,搬著湯圓娶新娘的迎親隊伍。第二天,我困惑的告訴了母親,母親便哄著我,那是因為老鼠怕我們吵著了他們的美滿姻緣,所以等我們睡熟了才娶的親。每每如是,我越發(fā)的想看個究竟,但即使到了現(xiàn)在,故事還是那個故事,我仍然未能如愿以償。
“奶奶,我這個湯圓搓得圓不圓?”小外甥眨巴著眼睛,身上、臉上早已沾了很多的面粉,襯得那紅潤嫩白的臉蛋,更顯得可愛之極。
“圓,小瑜搓得最圓了。外婆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母親疊起了眼角的褶皺,瞇成了一條線,樂呵呵的說著。
“我不,我不,外婆這個故事說過了,不新鮮了。我給你們講小灰灰的故事,我喜歡懶羊羊、喜羊羊、美羊羊……”外甥一臉的不屑。
母親一臉的愕然!
小妹便呵斥外甥,說小外甥不懂事,叫母親別當一回事。
母親便一臉的心疼,對著小外甥說:“不礙事,小瑜說吧,看小瑜多聰明,會講故事了?!?/p>
“不,還是母親說。你說完了,再讓小孩子鬧?!蔽覉猿帜赣H說那個故事,因為我知道,在母親的心中這個故事永遠是那么新鮮,那么溫馨,直至老去。
“母親年紀大了,說不說故事不是很重要了。也不知什么時候會隨了你外公,和你外公團聚。小孩才是重要的,別顧著我?!蹦赣H溫存的看著小外甥,眼里濕潤了起來,不覺間抓起了衣角拭了拭。
轉而對著我說:“只是,你的大事,是我的心病,我夢里都想帶著瑜兒和你的孩子在戲臺下看看薌劇,聽聽那熟悉的老曲兒。人終究是要葉落歸根的,有個伴,有個孩子,才算有個家。有個家,才像這冬至圓一樣,才算圓滿。趁著年輕……”
“不會的,母親還年輕。我知道的,我會考慮的?!蔽覔嵛恐赣H。其實,我又何嘗愿意這樣?
小外甥還在吵嚷著故事,小妹還在擠眉弄眼的訓斥著。母親望著小外甥,瞇著眼睛緩緩的對小妹說:“別嚇壞小孩子!”
母親不等湯圓全部搓完,便自顧自的煮水,撈湯圓,融糖水,盛了一碗,放在幾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