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詞義類型學(xué)就是研究各種語言里如何將語義材料轉(zhuǎn)化成詞語的特別方式(characteristic ways in which language package semantic material into words.)(Lehrer 1992: 249)。類型學(xué)的語義研究可以不分親屬語言,不分共時和歷時進(jìn)行,目的是找出不同語言語義演變的共同之處,探索人類思維的共性。 類型學(xué)是把意義或功能作為自己的出發(fā)點,努力尋找相應(yīng)的表達(dá)手段。先有一個概念,然后尋找不同國家中這個概念如何用語言表達(dá),不同的國家語義的演變是否有相同的路徑。本文先對英語核心詞wife(“妻”)進(jìn)行梳理,找出英語中所有表示“妻”這個概念的詞語,然后結(jié)合其他15國語言看看“妻”這個概念的語義聯(lián)系在不同的國家是否有相同的語義演變路徑。
先看看漢語和英語詞典中對“妻子”和“wife”的解釋?!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妻子”[P1066]的定義是“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牛津英語大詞典》(以下簡稱OED)對“wife”的解釋是“a married woman esp.in relation to her husband”(“一個已婚女子,特別是相對于她的丈夫而言的”)。
2.類型學(xué)視角“妻”的語義聯(lián)系
2.1 “女人”與“妻子”
范疇(category)與成員(member)之間及總稱和特指(generic-specific)之間的轉(zhuǎn)喻關(guān)系也屬于整體與其部分之間的轉(zhuǎn)喻,是轉(zhuǎn)喻常見的手段之一。
“Wife”[P2334]意思是“妻子,太太,夫人;已婚婦女?!垂耪Z〉女人,婦女,土里土氣的老婆子?!痹醋怨庞⒄Z wif [P352]“女人”,源自史前日耳曼語 *wiban,同源詞包括古弗里斯蘭語 wif,古諾斯語 vif,丹麥、瑞典語viv,荷蘭語 wijf,古高地德語 wib,德語Weib。
“Woman”[P2348]意思是“成年女人,婦女;(總稱)女人,女性;女子氣質(zhì);女子氣的男人;情人;情婦;妻子;〈口〉打雜工,女仆;宮廷女侍;女婢?!惫庞⒄Z后期“wimman”的出現(xiàn)代替了“wif”表示“女人”,“wif”逐漸只表示“妻子”的含義。
下面是其他語言中既表示“女人”又表示“妻子”的例子。
德語“Frau”[P470] “(成年)女子,女人,婦女,婦人;妻子。”
德語“Weib”[P1510] “〈口〉婦女,女人;〈口,貶〉 (討厭的)女人;〈舊〉妻子?!?br/> 荷蘭語“wijf”[P1322]“女人,妻子。 oud wijf老婦kwaad wijf 悍婦?!薄皏rouw”[P1287]“女人,婦女;妻子?!?br/> 法語“femme”[P1089]“女人,女子,婦女;成年女子,已婚婦女;妻子,老婆;女傭,女仆,侍女?!?br/> 意大利語“dònna”[P260]“婦女,女人;青年女子;女仆,女傭人; 〈古〉妻子; [宗]圣母?!?br/> 意大利語“signóra”[P738]“夫人,太太;妻子;女主人;婦女;文雅的女子;貴婦人?!?br/> 西班牙語“mujer”“女人;妻子?!?
土耳其語“avrat”[P165]“〈俗〉婦女,女人;妻子,老婆?!?br/> 俄語“женá”[P521]“妻子;〈舊,雅〉婦女,女人?!?br/> 捷克語“?觩ena”[P1466]“女人,婦女;已婚女子,婦人;妻子,老婆。”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觩èna”[P746]“女性,女人,婦女;妻子,老婆;已婚女子,婦人。”
芬蘭語“vaimo”“妻子;女人?!?br/> 黃樹先師(2012:50)提供了印尼語和民族語文的語料證實:印尼語“pedusi”“女人,妻”;“padusi”“女子,妻子”。黎語“pai3khau2”“女人;妻子”。臨高話“mai4l?藜k8”“女人;妻子”。景頗語,名詞“num33”“妻子,女人”,動詞“num55”“當(dāng)成(妻子)”。
2.2“雌性動物”與“妻子”
“wife”“妻子”,中古英語后期有 “母獸”的含義。
“l(fā)ady”[P1064]既表示“妻子”,又表示“雌的”含義。例如“a lady goat”“母山羊”。
“consort”[P1419] “妻子,同伴。” 18世紀(jì)后期動物的配偶。
德語“Weibchen”[P1510] 女人,妻子;雌性的動物。
荷蘭語“wijfje”[P1322] “矮小的女人;女人;雌性動物或植物”;“wijfjeseend”[P1322]“雌鴨”;“wijfjeskameel”[P1322]“雌駱駝”;荷蘭語“wijfjesvos”[P1322] “雌狐”。
拉丁語“ fēmina”[P222]“女人;婦女;雌的(動物)?!?br/>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觩êka”[P746]“母畜,雌鳥;女人;妻子?!?br/> 2.3“配對、結(jié)合”與“妻子”
“丈夫”和“妻子”的概念本就是相對于他們在婚姻中的關(guān)系而言的。
“consort”[P1419]“妻子,同伴。”16世紀(jì)早期來自中古法語“consort”“同伴,妻子”。來自拉丁語“consortem”“同伴,鄰居”,由前綴“com-”“一起”+“sors”“分享”。 根據(jù)OED[P1495]記載,1634出現(xiàn) “丈夫或妻子;配偶(尤指君主的配偶)”的含義。
德語“Ehe”[P325] “婚姻”;Ehefrau[P325]“妻子”;Eheherrin[P325] “妻子?!?br/> 德語“gatten”[P1499] [詩]結(jié)婚;結(jié)合; G□ttin[P1499](他人的)夫人。
德語“Gemahl”[P520] “妻子”;Gemahlin[P520]“(他人的)妻子”。
荷蘭語“echt”“婚姻;結(jié)婚”;echtgenote妻子。
拉丁語“mātrimōnium”[P341] 結(jié)婚,婚姻;已婚婦女,妻子。
法語“épousée”[P971]“〈方〉新娘子”;“épouser”[P971]“娶,嫁,和…結(jié)婚;〔轉(zhuǎn)〕贊同,支持,擁護(hù);貼合,適合”;“époux,se”[P972]“丈夫;妻子,夫人;〈書〉配偶。”
法語“marié”[P1681]“已婚的;新婚者;新郎,新娘”;法語“marier”[P1681] “為…主持婚禮;使結(jié)婚;替…娶;嫁出;使結(jié)合;使和諧;使融合”。
意大利語“sposa”[P774]“新娘;妻子; 〈方〉未婚妻”;意大利語“sposare”[P774]“娶,嫁,結(jié)婚;結(jié)婚,主持婚禮;嫁女兒;使結(jié)合;接受,支持,擁護(hù),信奉;[古]訂婚?!?br/> 葡萄牙語“c?觝njuge”[P256]“配偶;丈夫;妻子?!薄癱onjuga?觭?觔o”[P256]“結(jié)合,聯(lián)合,協(xié)調(diào)?!?br/> 葡萄牙語“consorte”[P259]“利害與共的人;配偶;丈夫;妻子?!薄癱onsórcio”[P259]“結(jié)婚?!?br/> 西班牙語“esposa”[P944]“妻子,未婚妻”;“esposar”[P944]“給…戴上鐐銬”;“matrimonio”“婚姻;夫妻”。
漢語“匹”[P81]指“配偶”《廣韻·質(zhì)韻》:“匹,偶也?!薄稑犯娂で偾柁o三·胡笳十八拍》:“我不負(fù)天兮,天何配我特匹?”
2.4“家、房子的主人”與“妻子”
“丈夫”和“妻子”主要的生活場所是在自己的房子里,房子的女主人就是“妻子”。另外可以用“家,家庭”表示“妻子”,從認(rèn)知語言學(xué)的角度來看,“家”和“妻子”同屬于一個認(rèn)知框架。
古英語表示“妻子”的主要用語是“húsbonde”[P169]“房子的女主人;妻子”,是與“husband”對應(yīng)的一個詞 。這個詞在現(xiàn)代英語中消失,被“wife”取而代之。
“Dame”[P462] 意思是“貴婦人;〈古〉(私塾的)女教師;〈古〉主婦。太太,夫人;〔美口〕婦女;少女;〔英國〕(騎士或男爵的)夫人。”13世紀(jì)初期出現(xiàn),源自古法語“dame”,來自晚期拉丁語“domna”,來自拉丁語“domina”“房子的主人”,來自拉丁語Domus“房子”。對于一個騎士或男爵的夫人的法律稱呼。根據(jù)OED[P597]俚語里作為“女人”的含義首次出現(xiàn)在 1902 年。
法語“ménage”[P1709]“家務(wù);[古]家;(男女)共同生活;夫婦”?!癿énager”[P1709]則指“家庭主婦,家庭婦女”。
法語“dame”[P698]“貴婦,公主;夫人,〈民〉太太婦女,女人,女子,女士。”
拉丁語“domina”[P178]夫人,女主人,主婦;女元首;女統(tǒng)治者。
拉丁語“domus”[P178]房子,住宅,住所;家,家庭。
荷蘭語“huis”[P558]“房子”;“huisvrouw”[P560]“家庭主婦;妻子?!?br/> 德語“Haus”s[P603]“房屋,住房,房子; (某些專用) 建筑物;家;家園,家鄉(xiāng);家庭;全家人;住家,住戶; 〈口,謔〉人”,“Hausdrache,Hausdrachen”[P604] [俗,貶]悍婦,潑婦。
德語“Hausehre”[P604]“家務(wù); [漸舊]家風(fēng),門風(fēng);[謔]家庭主婦,妻子?!?br/> 法語“ménage”[P1709]“家務(wù);〈古〉家;夫婦;一戶人家”。“ménager’[P1710] “家庭主婦,家庭婦女”。
日語“おく(奧)”[P211]“里頭;里屋;夫人,太太”;“住宅;舍下;婦女對別人稱自己的丈夫”。
日語“おくさま(奧樣)”(對別人的妻的尊稱)夫人,尊夫人,太太,(您的)愛人。
日語“かない(家內(nèi))”[P333]家內(nèi);家屬,全家人;內(nèi)人,(我的)妻子。
韓語“ ”“房屋;家;妻子”。“ ”內(nèi),里,里屋,里面,內(nèi)人,妻子 。“”內(nèi)室,對別人妻子的尊稱。
漢語“室”指“家庭”,也指“妻子”,《禮記·曲禮》:“三十曰壯,有室。”注:“有室,有妻也?!?br/> 2.5“妻”與“娶妻”
根據(jù)OED,“wife”在中古英語后期到18世紀(jì)早期產(chǎn)生動詞含義“娶妻,結(jié)婚”。20世紀(jì)早期有“成為妻子”的含義。
捷克語“?觩ena”[P1466]“妻子,老婆”;“?觩enit”[P1466] “給…娶妻?!?br/>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觩èna”[P746]“妻子,老婆”;“?觩èniti”[P746] “給…娶妻;使…結(jié)婚。”
法語“épousée”[P971]“〈方〉新娘子”;“épouser”[P971]“娶,嫁,和…結(jié)婚?!?br/> 法語“marié”[P1681]“已婚的;新婚者;新郎,新娘”;法語“marier”[P1681] “替…娶;嫁出;使結(jié)合?!?br/> 意大利語“sposa”[P774]“新娘;妻子; 〈方〉未婚妻”;意大利語“sposare”[P774]“娶,嫁,結(jié)婚;結(jié)婚。”
漢語“妻”讀qī時意思是“妻子”,讀qì時意思是“以女嫁人;娶女子為配偶”,如《廣韻·霧韻》:“妻,以女妻人?!薄睹献印とf章上》:“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
3.結(jié)語
通過類型學(xué)角度的語義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表示“妻”的概念在其他語言中也可以用“女人”表示(調(diào)查的15種語言中的13語言可以);“妻”可以表示“雌性動物” (調(diào)查的15種語言中的5語言可以);“妻”與“結(jié)合,婚姻”有關(guān)(調(diào)查的15種語言中的9語言可以);妻”與“家,房子的女主人”有關(guān)(調(diào)查的15種語言中的8語言可以);“妻”可以表示“娶妻”(調(diào)查的15種語言中的6語言可以)。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相隔萬里的國家在語義的演變發(fā)展上有相似的路徑,這揭示了人類思維的共性。
參考文獻(xiàn):
?。?]北京外國語學(xué)院《新捷漢詞典》編寫組編.新捷漢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8.
?。?]北京外國語學(xué)院《意漢詞典》組.意漢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陳用儀 葡漢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
?。?]陳振堯.法漢大詞典[Z].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Z].湖北辭書出版社,1987.
?。?]黃樹先.比較詞義探索[M].成都:巴蜀書社,2012:52,53.
?。?]黑龍江大學(xué)俄語語言文學(xué)研究中心辭書研究所.大俄漢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孔泉.現(xiàn)代荷漢詞典[Z].北京:大世界出版有限公司,1995.
?。?]潘再平.新德漢詞典 [Z].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0]宋文軍. 現(xiàn)代日漢大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
?。?1]孫義楨.新時代西漢大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2]牛津英語大詞典(簡編本)[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Lehrer,A.“The influence of semantic fields on semantic change.”Historical Semantics-Historical Word-Formation[M].Jacek Fisiak(ed.)Mouton de Gruyter,Berlin,New York,Amsterdam,1992: 283-296.
?。?4]Mallory J.P.& Adams D.Q.The Oxford Introduction to Proto-Indo-European and the Proto-Indo-European Worl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