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那年,她18歲,他20歲?;榍八麄冎灰娏艘幻?,一個在炕沿東邊垂首,一個在炕沿西邊臉紅,半天都沒說上一句話,而且還有一個媒人一直擋在中間,所以,她連他是單眼皮這件事都是在婚禮上才發(fā)現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她因為沒能嫁給一個濃眉大眼的男人而感到懊悔。
沒有愛情做基礎的婚姻很像一場艱難的孕育,身邊忽然就多了一個不熟悉的人,難免出現了強烈排斥反應,可能也要持續(xù)10個月或者更久,才能生下一個名叫愛情的“孩子”來。
不過她還是幸運的,在婚后3個月的某一天,她看著他大口喝著自己燉的魚湯,一直喝到眉間有汗?jié)B出,彼時,她猛然發(fā)覺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這個男人將踏踏實實地存在著,她便心動了。于是,那個叫做愛情的“孩子”呱呱墜地。
她細膩敏感,自然憂愁比他多,委屈也比他多,可是她有多擔心就會有多安心,她有多憂傷就會有多歡喜。天性浪漫的她,遭遇不拘小節(jié)的他,不得不在大喜大悲之間努力鍛造著自己的性情。
她在25歲那年有了真正的孩子,生產時遭遇大出血,切除子宮,婆婆頗有微詞,他摸著她的臉說:“這一個孩子就夠了,只要是你生的。”
她常以為他這一生都將不解風情,原來他也說得出這樣樸素又美麗的情話。她在淚光中看見那個叫做愛情的“大孩子”,正擁有最好的年華,笑靨如花。
后來,琴棋書畫詩酒花,統(tǒng)統(tǒng)變身柴米油鹽醬醋茶。小日子過成了日子,越過越繁瑣,越過越無趣,他們的爭吵越來越多,最嚴重的一次,她賭氣抱著孩子回了娘家,自以為作為女人這一生,帶走了孩子便帶走了一切,可是離得越遠、越久,方才覺腳步之艱難、內心之煎熬,她把她的“大孩子”遺失在他那里,他們即便吵翻了天,也將永遠息息相關。
他們就這樣一直吵到再也吵不動為止,慢慢就有了新的生命寄托,也有了對命運全新的認可。忙碌、奔波不止,生活不易,至于那個叫做愛情的“大孩子”也仿佛消失了一般,不再給她以任何方式的支撐與提示。她和他很少說話,因為這輩子該說的都已經說完。她了解他的口味,他的脾氣,他沉默的底線;他也知曉她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背后的含義,兩個人倒是默契,少了磕磕絆絆,日子就像被涂上了潤滑劑,轉得飛快。
兒子把女友帶回家時,她終于承認自己老了,老到認為堅持過去的情調是一件很累的事,覺得若現在還去追究那個迷失的叫做愛情的“大孩子”,更是一種非常無聊的行為。
兒子結婚搬走以后,她自感人生已經完結。那天他說:“咱倆出去走走吧?!彼憫?,兩個人還出去買了一套情侶裝,染了黑頭發(fā),最后決定一起去北京爬長城。她腿腳不好,走到半路上,氣喘吁吁地賭氣不理他,他嘆了一口氣,回去拉住她的手,說:“不急,咱倆就這樣慢慢走著,不和那群年輕人比,咱們走到哪就是哪,不是一定要爬到頭?!?/p>
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莫過于如此吧,越過年輕,走過坎坷,豐富過,寡歡過,世事皆可淡然處之,到最后梳一頭銀白色時光線條,已無心再抗爭,卻仍有人陪你一起知天命。
將手放進他手里的那一瞬間,她不覺心動,只覺心安。這時,她恍然間看到一個老人,影影綽綽地跟在他們的身后,有一臉似曾相識的微笑,她想了好久,才驚悟,這不是那個叫做愛情的“大孩子”嗎?怎么已經老到這種程度了呢?這些年,愛情你跑哪里去了?。?/p>
那個叫做愛情的老人似乎在用一臉的皺紋回答她:“這些年,我跑到歲月里去了啊?!?/p>
18歲那年,她生下了愛情,那時她美麗,愛情亦絢爛;如今她65歲,她生下的愛情以樸素低調的姿態(tài),在滾滾紅塵中走過了47年,一邊被現實忽略著,一邊執(zhí)著地追趕著,有人看得到,有人看不到。好在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后,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認出了愛情的樣子。當愛情與她一起變老,她便與他相濡以沫。
(責編 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