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多媒體輔助手段更加深入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并成為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的有力武器。物理教師應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添課堂教學魅力,突破課程教學難點,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物理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 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使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更新發(fā)展,多媒體輔助手段更加深入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成為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手段,并且已經開始引領課堂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多方面的深刻變革。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資源的綜合應用,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使之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將會為當前課程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下面筆者談幾點體會。
一、改革講授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多以灌輸為主,即使運用多媒體手段授課,也多為簡單的PPT課件,大量的文本、公式和簡單粗糙的圖形、圖片,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物理學科,概念嚴謹、科學抽象,學生更是容易望而卻步。要使學生學好物理,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他們把學習物理當成一種享受、一種樂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合理選取素材,設計課件,努力做到新、奇、趣,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由“被動學”變“主動學”。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盡量將物理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原理,或是在通常條件下很難演示的實驗和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通過圖形、圖像、動畫或視頻等手段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利用虛擬仿真手段,讓學生自己操作和體會,使得教學變得直觀化、趣味化、多樣化,通過對學生眼、耳、腦、手等感覺器官的多方面刺激,使他們的情緒真正興奮起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在講授“平拋運動”一節(jié)內容時,我們制作了一個Flash課件,前面演示飛機的投彈過程,后面設置一個小游戲。在游戲里,學生只有根據平拋規(guī)律準確地輸入相應參數,才能使飛機投出的炸彈準確地轟炸目標,完成打擊任務。通過這個課件,我們用真實的物體運動場景描述了抽象的物理規(guī)律,把枯燥的公式轉換成趣味游戲。學生學習興趣大增,紛紛舉手示意,要求上臺一展身手。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物理的概念和思想也潛移默化地進入了學生的腦海。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添課堂魅力
物理知識表述嚴謹、枯燥、抽象,往往給物理學習帶來不少困難,不少學生因此“見難止步”。如何讓學生克服恐懼感,積極投入學習之中呢?問題情境教學法是很好的解決之道,它可以通過多個問題的不斷展開,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求疑解惑的欲望和探究的熱情。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使創(chuàng)設的問題形象化、明確化,還可以將各知識點恰當地聯系起來,使學生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讓馳騁奔騰的思維有了充分的空間,更加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此外,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還為師生的交流提供了共同的途徑。教師通過幫助學生開展認識、分析、想象、表達等學習活動,能有效啟迪學生開展思維活動,讓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高效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特點,利用問題的鋪設和逐步展開把物理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來,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通過引發(fā)學生思考、質疑、討論,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提高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比如,在介紹“電磁感應原理”時,筆者采用的就是問題情境教學法,借助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媒體輔助,教學效果很好。新課伊始,筆者首先放了一段磁感應水雷的視頻資料,在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出問題:磁感應水雷是如何工作的?隨后介紹了電磁感應原理的由來和內容,并給出磁感應水雷的結構示意圖,讓學生結合電磁感應原理思考磁感應水雷的工作原理。在學生小組討論和發(fā)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播放了磁感應水雷工作的模擬動畫,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電磁感應原理的理解。在本次課的最后,教師又留下疑問:根據磁感應水雷的工作原理,如何掃除這種水雷呢?通過這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學生興趣極濃,討論熱烈,回答踴躍,課堂氛圍活躍。
三、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突破教學難點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常會遇到一些教學難點,它們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純理論敘述,枯燥難懂;有的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合適的實例。對于這類問題,以靜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很難將問題解釋清楚,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然而,現代教育技術恰恰能夠做到這一點,它能夠把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素材融為一體,將那些復雜、抽象的情景一一展現出來,使學生在更加貼近實際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動靜結合,實虛結合,將使學生在清楚地看到知識逐步呈現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
如在講解“機械波的疊加”時,過去教師只是根據幾張黑白圖片去講解,上面只有簡單的波形圖,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講授自己去憑空想象,教學效果可想而知?,F在,教師可以將機械波的疊加制作成動畫,把機械波細化為多個質點,兩列波相遇發(fā)生疊加,實質上就是構成這兩列波的質點相遇并發(fā)生運動的合成。這樣,通過緩慢的、動態(tài)的演示過程,機械波的疊加現象就直觀、清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了。利用動畫模擬,學生不但能夠明白機械波是如何疊加的,而且會對運動的合成疊加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傳統(tǒng)現代相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并不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的絕對取代,而是對其進行有效的補充和完善。因此,教師應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揚長避短,互為補充,形成最能符合教學要求的課堂模式,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圖像、聲音、動畫的輔助作用,能營造出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自覺地研究和探索,處于積極的學習活動之中。學生通過多種感官進行學習,還能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但是,教師要注意不能只重視多媒體的演示,而忽略知識的講解和介紹。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純粹的“放映員”,那么多媒體也就失去了它輔助教學的作用,變客為主了。另外,長時間的聲光電刺激也會使學生產生疲倦感,所以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各種媒體資源,內容講解和多媒體演示適當結合,當講則講,當演則演。教師在精講的同時,還要注意預留問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索、質疑和討論,讓學生自己通過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和細致觀察,得出正確的結論,改變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已經成為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有力武器。每一名物理教師都應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視聽結合、手眼并用、模擬仿真等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自覺探究,在課堂上體會學習的成功,體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鈴,王風英,李秀珍.現代教育技術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7).
[2]金淑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5).
[3]劉益三.淺析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物理課堂[J].課外閱讀:中下,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