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教師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提高高校教師人格魅力的內(nèi)涵: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熱忱的師者情懷;崇高的道德情操。
關鍵詞: 高校教師 人格魅力 專業(yè)知識 師者情懷 道德情操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教師個人的榜樣,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一種非常有益的陽光。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jù),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chǎn)生出來,任何規(guī)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yè)中教師人格的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師在思想感情和個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質和魅力。它是教師作為職業(yè)主體在長期的職業(yè)生涯中,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斷完善所達到的一種至高境界,是基于其出類拔萃的人格構成而升華的,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fā)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鼓舞力、親和力、向心力與號召力的總和。教師人格的影響具有導向、凝聚、使學生親師等多種功能,教師的良好人格品質一旦得到學生的認同,就會激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由認同到模仿乃至內(nèi)化;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如同一種黏合劑,能將每個學生都緊緊地凝聚在他的周圍;富有魅力的教師能以獨特的教育風格,使學生迷戀而愛聽他的教誨。學生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高校教師在教師群體中更有其特殊的定位。高校教育培養(yǎng)的不但是學識上的人才,更是有著良好品行的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增知識、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時期,其思想活躍,追求人格獨立,民主意識強,批判精神強,對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學識、處事能力,還是人格。高校教師應該是知識和社會良知的化身,不但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濟世情懷,用自己的良知感染學生,以自己的品行打動學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滋潤學生,使學生們感覺到道德的尊嚴和人格的高尚對一個社會人的重要意義和存在價值。高校的魅力在于教師的魅力。高素質教師是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學識魅力是高校教師的執(zhí)業(yè)之基,人格魅力是高校教師的事業(yè)之魂。高校教師作為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主體性高度弘揚的群體,對自身的職業(yè)應該有著明確的角色意識,明白社會對自身的素質有哪些期待,明確自己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行為或社會實踐進行自覺有效的反思,才能提升教育智慧,履行高校教師的神圣使命。
2007年教師節(jié)前夕,胡錦濤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要求廣大教師“以人民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全社會的尊重”,并提出了“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等四點希望。如何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每個教師內(nèi)心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高校教師的人格魅力等問題。
一、深厚的專業(yè)知識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苯處?,首先是知識的傳播者,沒有深厚的知識積淀,就是誤人子弟,就辱沒了站在講臺上的資格。尤其是高校教師,知識的“博、大、精、深”是高校教育的要求?!熬痈摺辈拍堋芭R下”,“深入”方可“淺出”,“厚積”乃會“薄發(fā)”。
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不允許自己的知識有缺陷。完整的知識結構必須是“U”形的,那就是:扎實系統(tǒng)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廣泛而深厚的文化科學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的職業(yè)具有雙專業(yè)性,即“教什么”和“怎么教”。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勤于鉆研,勇于站在學科專業(yè)知識前沿的人,能熟練掌握學科的知識體系,了解最新的學術動態(tài)。一個好的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總是處于流動狀態(tài),常流常新。“怎樣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學習的心理機制和學習成敗的心理原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的效果。
二、熱忱的師者情懷
“師者”是社會賦予教師的神圣職責。教師對自己的教師身份,對教師的社會價值及意義作用,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學生中產(chǎn)生的影響應該有充分的認識。只有強化“師者”意識,才能不斷產(chǎn)生自我塑造的需要,繼而產(chǎn)生自我塑造的內(nèi)驅力,激發(fā)和維護教師人格塑造的行為。教師人格自我完善的需要越強烈,則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自覺性越高,積極性越強。在當今社會形勢下,教師主體內(nèi)部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比以往增多,要做到排除干擾和誘惑,就必須嚴格地進行自我要求、自我監(jiān)督、自我磨煉,不斷實踐。教師只有具有一種教好學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責任感、義務感,才能全身心地撲在教育事業(yè)上。
“教育之沒有愛猶如池塘之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夏丏尊)。教育事業(yè)是春風化雨、深及靈魂的事業(yè)。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是精神航行的舵手。只有教師用大愛之心,負責之態(tài),哺育之情,才能擔此重任?,F(xiàn)代大學生大多是“90后”,是自我的一代,自私張揚,現(xiàn)實功利;缺乏團隊精神;迷茫,反叛意識強。面對現(xiàn)實社會的物欲橫流,燈紅酒綠,部分人盲目跟風,容易迷失。而對于師訓校規(guī),也敢于說“不”。此時教師的身份要兼具父母的角色。關愛學生,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引導他們遠離流毒,轉向更加積極健康的人生方向。要反復執(zhí)著地堅持這樣的情懷,即使學生不理解甚至反感,也要負責地擔負起這份責任。
三、崇高的道德情操
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榜樣,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一種非常有益的陽光?!蹦岵烧f:“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苯處熓且耘囵B(yǎng)人為終極目標的,因此在擔當培養(yǎng)人的任務之前,教師自己就必須成為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她需要一身正氣和傲然不俗的風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教師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朗如日月,清如水靜”,積善成德,度己達人。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師肯定是一位有抱負有追求的教師,往往呈現(xiàn)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煥發(fā),精力充沛,性格堅毅,樂觀向上,作風嚴謹,給人以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他教育與影響下的學生,必會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覺受教師的影響,形成堅強的意志與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進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美國一位教育家花了40年時間,收集了9萬份學生來信,概括出作為一個好教師的12種素質,包括:友善的態(tài)度,尊重課堂內(nèi)的每個人,仁慈和寬容;耐性,興趣廣泛,良好的品性,良好儀表,公正、幽默感,對個人的關注、坦率,有方法。這集中反映出人格魅力在教師素質中所占的比例。
于丹教授認為:高校教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伴隨學生成長。高校學生正處于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師的一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身心。教師淵博的知識,廣闊的知識面,讓他們感覺到深不可測,進而好奇、欽佩,這對培養(yǎng)其對學習的興趣是大有裨益的。教師的正直、善良、公平、公正、愛崗敬業(yè)、積極進取、不卑不亢都能糾正學生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憤世嫉俗、逆反的情緒,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
“一朝聆教誨,終身銘師德”。高校教師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培養(yǎng)者,能影響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每個高校教師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必當誠恐誠惶,殫精竭慮,務求高遠。
參考文獻:
[1]畢鳳琴,王玥,張旭昀.淺談素質教育視野下專業(yè)教師的素質與能力[J].教育探索,2010(1).
[2]陳彩芬,韋紅鋼,楊彩玉.現(xiàn)代教師人格魅力的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5(12).
[3]柳禮泉.高校教師人格魅力與學識魅力的生成要素[J].文史博覽(理論),2008(06).
[4]肖紅利.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及塑造[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0(07).
[5]張聰慧.高校教師人格魅力在學生人文素養(yǎng)建構中的作用.http://www.yscbook.com/yingyu/jsxxlw/201205/52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