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勁的對手,他們敢于挑戰(zhàn);承受種種的壓力,他們奮勇拼搏。
決戰(zhàn)倫敦,創(chuàng)下奧運客場競技最好成績,中國體育健兒的風采和魅力,展現(xiàn)了良好的國家形象,激發(fā)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情,贏得世界贊譽。
中國軍團創(chuàng)造6項世界紀錄6項奧運紀錄
中國軍團此次奧運會在多個項目取得突破性的成就,運動健兒們在游泳、舉重、自行車、田徑四個大項中創(chuàng)造了6項世界紀錄和6項奧運會紀錄。
》》》》世界紀錄
孫楊:男子1500米自由泳
北京時間8月5日,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中國選手孫楊以14分31秒02毫無懸念的奪取金牌,同時打破了他在上海世錦賽上創(chuàng)造的世界紀錄。
雖然在比賽中經(jīng)歷了“搶跳風波”,但實力超群的孫楊還是以巨大的優(yōu)勢摘得金牌。作為中國游泳軍團未來的領軍人物,孫楊交出了2金1銀1銅的成績。
葉詩文: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
北京時間7月28日,在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中國選手葉詩文以4分28秒43的成績奪得冠軍,并打破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作為中國女子泳軍領軍人物,葉詩文的未來無可限量。這個貌似瘦小的中國女孩,正在長期被西方統(tǒng)治的奧運泳池中,掀起屬于中國的巨浪。
呂小軍:男子舉重(創(chuàng)兩項世界紀錄)
北京時間8月2日,在男子舉重77公斤級中,中國選手呂小軍以抓舉175公斤,挺舉204公斤,總成績379公斤的成績摘得金牌,同時,他的抓舉和總成績都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奪冠之后,呂小軍與教練在場上激情慶祝的“摔跤”動作也成為本屆奧運會的精彩瞬間之一。
周璐璐:女子舉重75公斤以上級
北京時間8月6日,在女子舉重75公斤以上級的比賽中,周璐璐以抓舉146公斤,挺舉187公斤,總成績333公斤的成績奪得金牌,同時,她的總成績還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周璐璐在抓舉比賽中落后俄羅斯的卡什里娜5公斤,挺舉比賽變得至關重要。周璐璐穩(wěn)定發(fā)揮,最終以1公斤的優(yōu)勢奪得金牌,這場比賽也是中國舉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最精彩的比賽。
郭爽/宮金杰:女子場地自行車團體爭先賽
雖然郭爽和宮金杰在女子場地自行車團體爭先賽決賽中被判犯規(guī),到手的金牌變成了銀牌,但她們出色的發(fā)揮仍贏得了肯定。
北京時間8月2日,在女子場地自行車團體爭先賽預賽中,中國隊以32秒447打破了世界紀錄。在隨后的半決賽第一輪比賽中,郭爽和宮金杰又以32秒422再次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奧運會紀錄
孫楊:男子400米自由泳
北京時間7月28日,在男子游泳400米自由泳決賽中,中國選手孫楊以3分40秒14的成績力壓韓國名將樸泰桓獲得冠軍,拿到了中國男子游泳在奧運會上的首枚金牌,并創(chuàng)造新的奧運紀錄。
樸泰桓曾豪言400米孫楊只是自己的“陪襯”。比賽結束后,孫楊哭著說:“因為樸泰桓,我一直憋著口氣,我要強大,要徹底擊敗他。我的成績對于樸泰桓,以及所有韓國媒體都是最好的回應,證明了我自己,中國可以的。”
葉詩文: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
北京時間7月31日,在女子游泳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中,中國選手葉詩文以2分07秒57的成績獲得冠軍,并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紀錄。
在本屆奧運會上,葉詩文奪得了女子400米混合泳比賽、200米混合泳兩枚金牌,成為中國游泳奧運史上的第一個“雙金王”。
陳定:男子20公里競走
北京時間8月5日,在男子20公里競走決賽中,中國選手陳定以1小時18分46秒的成績歷史性的摘得金牌,同時他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
陳定也成為繼劉翔之后第二位在奧運會田徑賽事中摘金的中國男選手。即將迎來生日的陳定用一枚奧運會金牌及一項奧運會新紀錄來作為自己的慶生禮物。。
焦劉洋:女子200米蝶泳
北京時間8月2日,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中國選手焦劉洋以2分04秒06的成績奪取金牌,并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
四年前的北京,身為奪冠大熱門的她意外敗給了隊友劉子歌,遺憾摘得一枚銀牌。2011年上海世錦賽上,焦劉洋以2分05秒55斬獲200米蝶泳金牌,“無冕之王”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時代。8月6日是焦劉洋的21歲生日。一枚沉甸甸的金牌,無疑是她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李雪英:女子舉重58公斤級 (創(chuàng)兩項世界紀錄)
北京時間7月31日,在女子舉重58公斤級的比賽中,中國選手李雪英以抓舉108公斤、挺舉138公斤,總成績246公斤的成績奪得冠軍,同時,她還打破了抓舉和總成績兩項奧運會紀錄。
李雪英被譽為陳艷青的“接班人”,她在倫敦奧運會上打破的兩項奧運會紀錄,原本都由陳艷青所保持。據(jù)悉,她有破挺舉世界紀錄的實力,賽后她也遺憾的說:“平時訓練舉起過144公斤。我訓練時的最好成績是147公斤,但這次在奧運會上沒有拼下世界紀錄挺遺憾的?!?/p>
》》》》感悟
有一塊金牌 留給歷史補發(fā)
陳一冰,銀牌;埃蒙斯,銅牌;伊辛巴耶娃,銅牌;丘索維金娜,第五名……
每一屆奧運會,都有老將的離別。他們夢想在奧運金牌的輝映下急流勇退。但大多數(shù)人不能如愿。
伊辛巴耶娃多少次跳過5米?但這一次無法征服4米80。看著她一次次失敗的努力,看著她失望的眼神,看著倫敦碗里的夜風把她的長發(fā)吹亂,散落在光潔的額頭。
還有王治郅、朱芳雨、劉煒,還有譚宗亮,還有……一長串的名字。
這些老將并不完美的謝幕,他們的身影,他們帶著眼淚的笑容,會被后人長久銘記嗎?許多年后,午夜夢回,他們會不會想到,生命中曾如此渴求一塊用來告慰青春的金牌?直至遲暮之年,這塊失之交臂的金牌或許始終梗在生命中,或許早已隨時光而飄散,比輕風還輕。
然而,有一塊金牌,注定要留給歷史來補發(fā)。
1988年,李寧兵敗漢城,轉眼間由時代的英雄,變成時代的“棄兒”,在巨大的失意中退役。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李寧擔任萬眾矚目的主火炬手,此中意蘊,耐人尋味。
這同樣是一枚留給歷史頒發(fā)的金牌,無形的,也是有形的。
丘索維金娜,一個令世界動容的媽媽選手,為了給身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醫(yī)療費,她不得不在體操場上堅持。參加倫敦奧運會時,她已經(jīng)37歲了。如今她的兒子慢慢好了,她也可以說再見了。若干年后,她的兒子會給媽媽頒發(fā)一塊金牌,那是對偉大母愛的致敬。
在倫敦奧運會之后的歲月里,有許多人,同樣會獲得歷史補發(fā)的金牌,這是能夠穿越時光的致敬,為了他們年輕時的努力、不放棄,也為了他們秉承這種體育精神開始人生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