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tǒng)出版市場呈條塊化、地域化分割的情形不同,由于在同一平臺競爭,互聯網行業(yè)往往“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商業(yè)模式的模仿難以奏效。
由于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人們的閱讀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轉變,數字出版產業(yè)也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出版人一片悲觀:日本Inpress出版社社長冢本慶一郎1998年就預言在2030年左右紙質書將消失;2009年,臺灣出版人何飛鵬則撰文稱“我們是人類紙媒介的末代工作者”,并更為激進地預測出版業(yè)只剩下五年時間。拋開具體的時間預測,出版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在互聯網迅速普及和多元媒體大爆發(fā)的今天,傳統(tǒng)出版的黃金時光已一去不返,我們必須重新定位數字時代下的出版模式、范圍乃至概念本身。
出版業(yè)在幾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出版業(yè)務流程和商業(yè)邏輯,即便在數字出版規(guī)模大幅增長的今天,傳統(tǒng)圖書出版模式依然運行順暢,這導致多數傳統(tǒng)出版企業(yè)對出版變革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面對高歌猛進的數字出版,我們需要回到出版的本源,即根據其“通過可大量進行內容復制的媒體實現信息傳播”的定義,打破圖書出版的思維定式,結合互聯網技術和商業(yè)模式,探尋傳統(tǒng)出版在互聯網時代的模式再造之路。
首先,揚棄“圖書即出版”的思維定式。圖書是內容的軀體,內容是圖書的靈魂,在印刷時代,這二者合為一體,難以分割。數字技術使內容得以脫離載體,成為比特流穿行于互聯網,呈現在各類終端上。著名出版人程三國將數字內容比做水:水無定形,再用紙書的思維去做數字出版,難免膠柱鼓瑟,難以適應。明確出版的主體是內容而非“圖書”,我們就能打破傳統(tǒng)出版留下的重重禁錮,探尋新的出版模式。第一重禁錮:內容必須定型封裝。圖書是內容定型封裝后的產品形態(tài),要求每個產品都要內容完整,自成體系。而數字出版則強調內容的碎片化與結構化,可被各種應用重新檢索、組合、互操作?!皟热荼仨毝ㄐ头庋b”的思維定式在早期數字出版嘗試中經常出現,如原創(chuàng)電子雜志、各種私有格式的電子圖書等,但這些嘗試大多未能成功。第二重禁錮:編輯工作終止于印刷出書。圖書一旦推向市場,一般就意味著編輯工作的結束。而數字出版則相反,互聯網使內容的傳播由單向變?yōu)榛?,內容發(fā)布到網上,往往代表的不是產品的結束,而是服務的開始,讀者的參與甚至成為內容的一部分,內容的更新也不再受限于下一版印次。第三重禁錮:圖書必須計件定價銷售。傳統(tǒng)紙質圖書印刷、倉儲、物流的成本被分攤到每一本書上,因此其銷售符合實體商品的交易規(guī)則。而數字出版物幾乎沒有復制、存儲和分發(fā)成本,并具有極大的定價彈性——甚至可以免費,因為瀏覽量本身就是財富。
其次,做好出版變革準備。目前的圖書出版方式,即紙質媒介和手工編輯已無法適應出版變革,傳統(tǒng)出版社必須完成出版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如通過掃描與轉檔,將歷史圖書資源數字化,并建立數字版權管理制度,以盤活存量內容資產;通過搭建協(xié)同編纂平臺等方式,使內容生產流程在IT系統(tǒng)上進行,并建立出版內容資源數據庫,以適應多媒體、多平臺以多種形式呈現和推送的需要,為內容消費者提供各種形式的內容服務。編輯人員是傳統(tǒng)出版社的珍貴人才資源,在數字出版的背景下,對內容價值有判斷能力的編輯人員將成為出版社參與競爭的重要籌碼。數字時代在要求編輯具有傳統(tǒng)出版的編輯能力之外,還要具有更廣闊的思路、更長遠的目標,從項目開發(fā)、長尾效應的角度去思考、實施選題項目,并且跟蹤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而不僅僅以出版一本圖書為目的。同時,能熟練運用數字化編輯工具,了解各種數字內容的產品形式等等。
再次,傳播新鮮出版理念。隨著出版技術革命的到來,出版人必須明確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出版理念。數字出版時代,紙質書將不再是出版的主要形態(tài)?;ヂ摼W成為內容的主要傳播媒介,作為基礎資源,內容被各式各樣的應用所調用,從而表現為不同的產品和服務。作為出版商,需要從以產品為中心的圖書銷售模式,轉型到以用戶為中心的內容服務模式。出版社對內容資源擁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因此,最為典型的內容服務模式是在線數據庫出版:轉換或集成某個領域的內容資源,為用戶提供檢索、瀏覽和增值服務,并通過數據的持續(xù)更新,使復制品貶值,以此避開盜版難題。數據庫出版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數字出版模式。對中小出版社來說,微型數據庫出版是門檻較低的選擇。
與傳統(tǒng)出版市場呈條塊化、地域化分割的情形不同,由于在同一平臺競爭,互聯網行業(yè)往往“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商業(yè)模式的模仿難以奏效。出版企業(yè)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建立自己獨特的、難以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完成從圖書產品生產者到內容服務提供者的身份轉變。在新的出版模式下,為內容消費者提供快速、專業(yè)、周到的服務。
陳堅,資深編輯;曾編輯出版《世界經典戲劇全集》《中國越劇大典》等?,F為浙江文藝出版社對外合作出版中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