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我在池邊觀察水,發(fā)現(xiàn)有一種動物在水面上行走自如,速度極快。這是什么動物呢?
查閱資料后,我才知道這種動物叫水黽。
它是一種在湖面、池塘、水田、濕地中常見的小型水生昆蟲,有6條細長的腿,足上有纖毛,能在水上自如行走,而且還能像溜冰運動員一樣在冰面上優(yōu)雅地“飛翔”,被喻為“水中的溜冰者”。
它為什么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呢?
原來水黽腿部有數(shù)千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直徑不足3微米的多層鋼毛,這些鋼毛表面形成螺旋狀的納米結構構槽。吸附在構槽中的氣泡形成氣墊,從而讓水黽能在水面上自由穿梭飛行,同時腿也不會弄濕。
如果人們都能像水黽那樣在水面上行走,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水上娛樂健身活動呢?于是我就仿照水黽的運動原理設計了水上運動工具——水上蹦蹦樂。
首先我準備了這些材料:3個長80厘米、直徑23厘米的封閉圓柱形塑料桶,3根細鋼管(其中兩根長200厘米,1根長150厘米),1塊長100厘米、寬30厘米的塑料板,一根長300厘米、寬5厘米、厚10厘米的扁鐵條,強力膠,電焊機,鋼鋸,鋼卷尺。
之后,我開始動手制作水上蹦蹦樂。我用3根細鋼管焊接成1個等腰三角形鐵框,再在3個頂點上分別裝上1個塑料桶,并用鐵箍將它們固定好。接著,我在等腰三角形鐵框前端安裝方向盤,后端安裝驅(qū)動踏板,踏板的一端用彈簧固定好。然后我在踏板的后邊安裝好用扁鐵條做成的推水板。這樣,水上蹦蹦樂就做好了。
當人向下踩動踏板時,由于人體自身重量的作用,踏板會帶動推水板使其向后彈出,猛然推動水,而水又給推水板一個很大的反作用力,從而推動水上蹦蹦樂向前行進。只要重復這樣的動作,水上蹦蹦樂就能載著我們不斷前進,我們也能像水黽一樣漂在水上了。
水上蹦蹦樂這一裝置,仿照水黽的運動特點,讓人們能夠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鍛煉身體,樂意無窮。而且,它還不會沉到水中,非常安全。
水上蹦蹦樂適合于不同年齡的人玩,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玩這個沒有意思,不妨拉上你的朋友和家人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