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攝影遠不是光圈、快門時間、感光度這幾項簡單參數(shù)能夠概括的,閃光攝影是想象力和光線的組合,我們首先需要學會觀察身邊的光線,然后在需要的時候利用手里的器材創(chuàng)造光線,以獲得你所想象的影像,隨著閃光燈愛好者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閃族”也成為了這個群體的新興名詞,本文將介紹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熱靴圣典》一書中美國攝影師薩爾·阿瑞納(Sly Arena)的三招閃族必備的技法,以助您平日創(chuàng)作之需。
技法1
明膠片更具戲劇性
明膠片的使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用來改變光源色彩(比如,從日光變?yōu)榘谉牍猓?,另一種可以創(chuàng)造色彩效果(比如,把背景色彩變幻為亮紅色)。這兩種明膠片使用方式,同時配合相機白平衡的設(shè)置,可以創(chuàng)造出非常戲劇化的效果。
獲得戲劇化的色彩
一旦你掌握了兩種明膠片的使用技巧,明膠片的世界就變得非常多彩。彩色明膠片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色彩。如何在攝影中使用彩色明膠片呢?
創(chuàng)造氣氛—你能用明膠片徹底改變場景的氣氛。紅色代表奔放、激情,藍色代表靜謐、憂郁,每一種色彩都能表達一種情緒。
給影子染色—如果主體照明的光源是暖調(diào),那么可以用冷調(diào)明膠片為補光染色。你下次看電影時,會發(fā)現(xiàn)電影里都是這么做的。
改變乏味的場景—如果你來到拍攝現(xiàn)場,卻發(fā)現(xiàn)背景只是一片平淡、乏味的白色,那該怎么辦?你可以利用快門時間壓暗現(xiàn)場光,然后利用閃光燈上的明膠片,把背景變成你想要的任何顏色。
夜之色
我的朋友Mark Krajnak是黑色和類型小說的狂熱愛好者。當我決定拍攝他的肖像時,對于他會穿什么以及我會如何照明,早已心中有數(shù)。
隱藏現(xiàn)場光
我們的拍攝現(xiàn)場在一處廢棄的街邊店面外,我們在太陽落山后找到這個地方。你從夜之色現(xiàn)場圖可以看到,在光圈優(yōu)先模式下,相機曝光了足夠長的時間(3.2秒),拍攝了這張以街燈為光源的照片 。我把相機切換到手動模式,快門時間設(shè)定為1/60秒,從而消除了街燈對于畫面的影響 。
更多細節(jié)
在使用明膠片時,為了保持效果的一致,要記住一個重點,即不能把相機的白平衡設(shè)置為自動(AWB)。對于這幅影像,我使用了日光白平衡。
在相機的左側(cè),我在閃光燈上裝了紅色明膠片,并用大號旗板遮擋住射向鏡頭的光線,這個光線的作用是照亮鐵門。
在相機的右側(cè),我在閃光燈上裝了1/2密度CTO明膠片并使用了 1/8英寸蜂巢。1/2密度CTO明膠片讓照亮Mark的光線略帶些暖調(diào),蜂巢則讓光線的方向性更強。
“意外”的靈感
在這次拍攝之前,對于想要的照明效果我有著先入為主的想法。大約拍攝了一半之后,我使用從屬閃光燈組A完成了夜之色2影像。我隨即從這個“意外”中意識到,我還可以有其他的照明選擇。從夜之色2中我們可以看到單燈拍攝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技法2
離機引閃拍活動
如果我獨自拍攝,在擁擠的人群中快速移動,我會用OC-E3線纜把580EX連接到相機,并把它舉在一臂開外?!≈劣跒槭裁次蚁矚g手持閃光燈而不使用閃光燈架—這更多地是我個人風格而已。我知道很多婚禮和大型活動攝影師喜歡使用專用的閃光燈架 。使用閃光燈架的明顯優(yōu)點是你能用右手控制相機、左手控制鏡頭—就像你平日拍照。我有一個閃光燈架,很驚訝于無論我的相機是豎構(gòu)圖還是橫構(gòu)圖,它都能將閃光燈置于相機的中央上方位置。這個閃光燈架很輕巧,折疊起來也很緊湊,我總是會在包里帶著一個。
不過,我自己依然喜歡手持閃光燈,舉在左上方。如果我需要調(diào)節(jié)鏡頭變焦,我會暫時把閃光燈放在肩上。如果你不喜歡閃光與鏡頭位于同一水平線的感覺,那么放下閃光燈架,用左手驕傲地舉起閃光燈吧。
在開闊地獨自拍攝
有些活動是非正式的,人們松散地分布在較大的區(qū)域。如果我獨自拍攝這樣的活動,我會切換到佳能的內(nèi)置無線模式,把從屬閃光燈固定在燈架上。這讓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離機閃光的優(yōu)勢—也就是說,將閃光燈放在與鏡頭主體軸線成45°~135°角度的位置,視覺效果比僅僅靠我的左手離機舉起要好很多。
測光與補光
測光表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你的回答是把世界變成中性灰色。所以,當相機看到一個黑色為主的場景時,它通常會曝光過度,因為它被設(shè)計成把這個大量黑色的場景變成中性灰色。
這正是圖1的情況。這張照片絕對算不上吸引人,因為相機將場景嚴重曝光過度了。我們在云層中所看到的豐富色彩也被削弱了。
我的回應(yīng)是—把曝光補償調(diào)整為-1擋。你從圖2可以看到,云層的漂亮色彩回來了。當然,如果沒有閃光補光,這個照片依然沒有用。
要獲得漂亮的閃光補光有兩個秘密,而且它們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 。我在閃光燈上貼了一張1/2密度CTO明膠片,然后在外面罩上柔光罩。葡萄園婚禮影像通過器材與曝光組合很好地再現(xiàn)了當時場景。
1/2密度CTO使得閃光帶上暖調(diào),能與夕陽很好的混合。沒有它,閃光會很明顯地顯得偏冷。然后, 用曼富圖微型立架將閃光燈舉過頭頂,放在兩位新人的正上方,正好位于畫面之外的地方。
漂亮的光線衰減來自于閃光燈與新人頭部的近距離。如果把閃光燈稍微離得遠一些,光線會更加均勻一些—“戲劇化效果”也就更淡一些。
在活動現(xiàn)場觸發(fā)離機閃光燈
以下是我在活動現(xiàn)場觸發(fā)離機閃光燈時可能使用的三種方法。
佳能OC-E3離機線纜,這讓我在手持閃光燈時能保留全部E-TTL的功能。它也是你使用閃光燈架時的解決方案。
佳能內(nèi)置無線—如果我把離機閃光燈裝在立架上拍攝,我會使用佳能的內(nèi)置無線系統(tǒng)。為了確保主控和從屬能相互溝通,我會擺動主控閃光燈的燈頭,并將燈管變焦到105毫米。拍攝室內(nèi)活動時,你可以把閃光燈藏在海報或者某個人的后面,并依然可以觸發(fā)—因為來自主控閃光燈的信號會從墻面反射。
無線電波觸發(fā)器—拍攝大型活動能讓這些E-TTL無線電波觸發(fā)器大顯身手。在快速移動的拍攝過程中,從屬閃光燈的位置不斷變化,無線觸發(fā)器讓我再也不用擔心它們與主控閃光燈之間是否保持著可視連接。在拍攝大型活動時—活動現(xiàn)場人員會頻繁穿越很長的線纜—我會把它留在包里,避免它的不便。
隨時切換設(shè)置
如果在活動現(xiàn)場用無線拍攝,我一般會用一支580EX作為主控,因為它有一個外置的波動開關(guān)控制無線系統(tǒng)。所以,如果在我面前突然出現(xiàn)了值得拍攝的機會,我能在幾分之一秒之內(nèi)從無線模式(這時候我通常讓主控閃光燈禁閃)切換到普通閃光模式。如果使用580EX II,我就得從相機菜單里進行切換,等我完成切換,可能拍攝機會早就過去了。
技法3
閃亮瞬間
高速同步(HSS)改變了閃光燈的閃光方式。你的閃光燈不再發(fā)出單個、強烈的脈沖光線,它發(fā)出的是一系列超高速、低功率、頻閃脈沖光線。因為這些頻閃脈沖光線彼此非常接近,從實際效果上看,閃光燈在閃光瞬間內(nèi)變成了一個連續(xù)光源。
高速同步使你能夠使用相機的任何快門速度—在最高的型號中,可以達到 1/8000 秒。代價是閃光的功率大幅度下降—曝光值會下降2.5擋。
高速同步如何改變了我的職業(yè)生涯
當我剛從膠片轉(zhuǎn)變到數(shù)碼時,我總是用傳統(tǒng)的拍攝方式拍攝。從相機到電腦,整個工作流程的融合,需要我學習的東西太多, 好幾年的時間里, 我笨拙地以為,我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閃光拍攝時能使用的最高快門速度是 1/200 秒。有一天,我的朋友 MD Welch 給我簡短地介紹了高速同步,他說,“只要按一下 H 按鈕,傻瓜。”一 下子,高速同步的世界在我面前展現(xiàn)出來。
X- 同步速度
X- 同步速度,通常也稱為同步速度,是普通的閃光脈沖能與相機同步的最高快門時間。機身型號不同,快門同步時間也各有不同。對于EOS 5D Mark II來說,是1/200秒,在EOS 7D上則是 1/250 秒,而EOS 1D Mark IV 的同步時間則達 到 1/300 秒。
數(shù)碼單反相機上的焦平面快門實際上是在感光元件前面的兩塊幕簾。當相機準備拍攝時,兩塊幕簾都關(guān)閉,擋在感光元件前面??扉T按鈕完全按下的瞬間,后簾完全打開,然后前簾打開。當前簾完全經(jīng)過感光元件后,整個感光元件暴露在光線下。閃光燈可以在后簾開始關(guān)閉之前閃光。同步時間是在后簾開始關(guān)閉之前,前簾能完全經(jīng)過感光元件的最高速度—此時感光元件完全暴露。
炎炎天氣里凝固水珠
拍攝水珠非??简為W光燈的高速同步功能,很多大型影棚閃光燈都很難做到高速同步,但是小小機頂閃光燈在這點卻做得非常好,每顆水珠都能在閃燈釋放的瞬間被定格。
創(chuàng)意再創(chuàng)意
我最初的想法是用高速同步拍攝一張水滴簾的照片,展示 HSS 凝固動感的能力。于是,在拍攝了計劃好的照片之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在 40攝氏度的氣溫下,每一個在陰影里的人都會這樣?!《?,你能看到,我們絕對沒有在陰影里。
相機可以證明,如果把水管直接對著 Tony 的頭部噴水,奇跡就會發(fā)生。所以我再一次地,請允許我這么說,在半路改變了創(chuàng)意想法。雖然已經(jīng)拍到了一張很保險的照片,我不想停步不前,我想進一 步拍攝一張水在 Tony 充滿表情的臉部周圍凝固的超現(xiàn)實照片。
一開始,Tony 很享受水柱的沖擊,而我們其他人則非常嫉妒。但是最后,冷水顯然太多了,在拍攝結(jié)束的時候,Tony 在正午的陽光下顫抖—這證明超現(xiàn)實有很多種形態(tài)。
我將兩支從屬閃光燈舉得很高,分開一些距離放在我肩后一點的地方。我嘗試了一下用機頂主控閃光燈來觸發(fā),但也許是強烈的陽光干擾了從屬閃光燈的感應(yīng)器,也許是從屬閃光燈的位置分得太開,主控閃光燈無法同時兼顧。
所以,我把從屬閃光燈轉(zhuǎn)過身,讓它們的感應(yīng)器背對太陽,然后把燈頭重新對著 Tony。我通過超長 E-TTL 線纜連接主控閃光燈,讓它位于我身后大約4.6米的地上,這樣從屬閃光燈毫無困難地閃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