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生
當前,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現(xiàn)在有的部門、有的干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影響干群關系的大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好多措施是治標不治本的,原因就在于,在一定意義上說,決定干部前途的并非是群眾。干部選拔民主是一方面,集中卻是決定因素。這就造成有的干部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講了無數(shù)大道理,但卻從不認真在群眾吃飯、洗澡、治病、住房、孩子上學等問題上下工夫。他們所做的工作并非是給群眾做的,而是做給能夠用“集中制”決定其前途的上級領導看的。所以他們明面上做的是群眾工作,實際卻并未把群眾的事當回事,群眾困難并未得到有效解決。結果這部分干部所說所做就難以引起共鳴,成了“唱高調,放空炮”,不但不能打動人,反而引起群眾反感,敗壞了黨和政府的聲譽。
所以,要想讓黨員干部真正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做出實績,讓社會和諧發(fā)展,一方面要加強黨員干部黨性教育,使黨員干部加強官德修養(yǎng),讓黨員干部自覺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始終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作為立身之本、為官之基;另一方面要從制度上保證真正把群眾答應不答應、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干部工作績效的唯一標準。只有讓群眾滿意度成為決定干部前途的重要條件,才能讓領導干部真正“眼睛向下看”、看“群眾臉色辦事”,才能讓領導干部真正做到“心里裝著群眾,關心群眾,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