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慶鴻
SOS兒童村“找媽媽”的尷尬
□ 莊慶鴻
她們還年輕,都獨身,卻是七八個孤兒的“媽媽”。為了養(yǎng)育孤兒,她們將永不結(jié)婚,不生自己的孩子,終老一生。
這似乎是國際著名福利機構(gòu)“SOS兒童村”媽媽們的宿命,而這一命運正在中國被打破。
“從今年5月3日開始,我們面向全社會招募‘志愿者阿姨’,不再限定一入門就要一生不結(jié)婚,而是兩年為期。”李進國說。今年初,他剛剛就任中國SOS兒童村協(xié)會會長。這個半官方的全國性慈善組織,也終于邁出了向“自公益”試水的第一步。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滿目瘡痍的奧地利。醫(yī)學博士海爾曼?格邁納爾來到一個安靜的小鎮(zhèn),想給戰(zhàn)爭后幸存的孤兒找個家。
他漫步街頭,映入眼簾的是剛痛失丈夫和兒子的小鎮(zhèn)婦人,她們沒有工作,愁眉不展?!耙贿吺呛⒆記]媽媽,一邊是女人沒孩子,怎么辦?”
就此,全世界第一個SOS兒童村誕生在這個安靜的小鎮(zhèn)——伊姆斯特。它獲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
村內(nèi)都是由一位單身媽媽和幾個孩子組成的“家庭”,孩子重新享有母愛和家庭溫暖,感到他們“不再是孤兒了”。
中國的SOS活動始于1984年,現(xiàn)有10所SOS兒童村,兩所格邁納爾學校。它們接受國際SOS兒童村組織和我國政府撥款、社會捐助,由我國民政部門主管,是救助社會孤兒的社會福利事業(yè)單位。
今年3月8日,協(xié)會給每個兒童村寄出了一封致敬信。
“媽媽、阿姨們:由于非常特殊的工作性質(zhì)和工作環(huán)境,你們是少數(shù)不能正常享受法定節(jié)假日的人群。并且,越逢節(jié)假日,你們越加忙碌。盡管協(xié)會和國際SOS兒童村組織最新增加了你們每年的假期,但因為同樣的原因,你們常常在最需要與親朋團聚的節(jié)假日不能休假。對此,我們深深同情、理解、欽佩和無奈。我們無法替代你們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替代你們在孩子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和對于他們生活的極端重要性?!?/p>
“我們始終堅信,SOS兒童村的媽媽、阿姨是人類文明和愛心的象征,是全世界、全中國最美麗的女人?!?/p>
時光流過63年,SOS兒童村已被各國公認為解決孤兒問題的成功典范?,F(xiàn)在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近500個兒童村和1000多個附屬機構(gòu)。2002年,國際SOS兒童村組織榮獲了全球人道主義最高獎項“希爾頓獎”。為紀念創(chuàng)始人,海爾曼博士的誕辰6月23日被定為國際SOS兒童村日。
海爾曼博士沒想到的是,他創(chuàng)立的大家庭,在63年后會找不到中國媽媽。
“現(xiàn)在招不到媽媽、阿姨,主要是工資太低?!崩钸M國說。
中國的10個SOS兒童村,他走訪了9個。阿姨試用期第一年月工資1100元,第二年1300元,“這水平現(xiàn)在來說,實在太低,怎么都招不來人”。工齡28年的老媽媽每月3650元,工作不到4年的新媽媽則月入2650元,“兒童村的工作性質(zhì)特殊,媽媽們有些想法”。
每個SOS村的6至15個管理崗位由我國民政部門“發(fā)餉”,媽媽和阿姨則由國際SOS村組織統(tǒng)一發(fā)工資,“所以中國媽媽和德國、老撾媽媽的工資是一樣的”。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物價上漲,媽媽們的工資已經(jīng)是世界SOS村里的“最低水平”了。
相對于低工資的,是全天24小時照顧8個大小孩子的“媽媽”角色。
很多SOS媽媽并不真正抱怨沒了80天休假。“我好多年都沒回家過春節(jié),就算你不給我補貼,我也不休假?!?/p>
她們最大的心結(jié),還是孩子。
SOS村的孩子是就近入學的,女孩一直在家庭生活,男孩年滿14歲后,遷至村青年公寓居住,直到完全獨立走向社會。
媽媽養(yǎng)到成人、走出村子的孩子,就和媽媽是一輩子的感情。但是越是臨近退休,她們就越焦慮。帶的孩子要送給新媽媽,“就跟把親生孩子送人的感覺一樣”。
“每個人都要過這一關(guān)?!崩钸M國說。
此外,媽媽們對未來的養(yǎng)老也擔憂不止。兒童村有退休媽媽公寓,國際SOS村組織出資,但前提是老媽媽要生活自理。
李進國在媽媽座談會上舉例,如果癱瘓或者老年癡呆了,“我們和地方老年福利機構(gòu)合作很好,能安排去敬老院”。但是媽媽們都非常不愛聽,反問:“將來我們老了,就只能去那兒?”
退休媽媽要領(lǐng)到國際組織發(fā)的退休金,門檻也不低:“第一要服務20年以上,第二要達到55歲?!崩钸M國一路走訪,一路聽媽媽們的質(zhì)問:“干部們是55歲退休,為啥我們這么辛苦也是55歲才能退休?”
在普通人看來,除了工資低、活辛苦,另一道門檻則更“嚇人”。
“在村期間,保持未婚或離婚、喪偶無親生子女或有親生子女,但子女必須判給對方”。這一條,不知嚇退了多少熱心的主婦和女孩。
這在當今中國,是不是太超前了?難道不能放寬?
李進國對這條60多年前“老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也感到“很糾結(jié)”。
“這個國際福利組織形成一個品牌、旗幟,長期吸引到大量國際捐助,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堅持這個傳統(tǒng)。如果我們擅自打破核心傳統(tǒng),還能不能繼續(xù)長盛不衰下去?這是個疑問?!?/p>
“而在中國,現(xiàn)在價值觀逐漸開放多元化,人們可以對自己的人生有各種選擇。當然,媽媽們還面臨來自父母家庭的壓力?!?/p>
這導致他們招人時反而要不停地“勸退”:“是不能結(jié)婚生子的,你真的想清楚了?”
北京SOS村曾經(jīng)有一位藥企總裁助理來應聘,最終還是在家人的阻止下離開了。
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是,現(xiàn)任的中國SOS媽媽們,走進村子時大部分并不是因為離異,而是未婚的20~30歲女性。
那她們到底是為什么下決心來了?李進國透露了媽媽們的“秘密”。
“其實大部分都有個人特殊原因,比如個人情感的重大挫折。我們SOS村等于是在社會人才里撿漏?!?/p>
但他們不再想“撿漏”。
“我們這次開放招收兩年志愿者,是希望招滿10個村的20位。我們最想招的是大學畢業(yè)生,因為坦誠地講,一直以來媽媽和阿姨的文化水平還不是很高,大學文化的只有寥寥幾個?!?/p>
李進國幽默地加了一句:“而且大學畢業(yè)可能又趕上個人感情挫折,我們這里也是很好的治愈地?!?/p>
但招收志愿者能否如愿以償還有待觀望。
26年來,“特立獨行”的SOS兒童村好似一臺永動機。根據(jù)協(xié)會在2011年底的最新統(tǒng)計,我國兒童村在村和離村孩子共有2263名。孩子成才情況為:中專595名,大專225名,本科104名(另留學8名),碩士4名(另留學3名),博士留學1名。
然而,這艘船上孤兒們的未來,取決于更多人的參與。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 編輯 汪文娟 □ 美編 王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