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一次記者會上,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表示,2011年物價漲幅是5.4%,沒有實現(xiàn)年初確定的控制在4%左右這樣一個目標,“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我今天也借這個機會做自我批評”。
這是媒體第二次捕捉到張平的檢討。2011年,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在回應一些地方為了完成“十一五”的目標采取拉閘限電等措施時,張平曾經(jīng)說,“我也如實地向社會、向記者朋友作出檢討,因為在這些方面,關于能源消耗強度的下降、污染物減排,我們是第一次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作為約束性指標,所以我們還缺乏經(jīng)驗”。
2007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與浙江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談到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她說:“在這個問題上,群眾不滿意,我沒有做好工作,愧對百姓,應向大家道個歉!”
2011年,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到食品安全問題,他連稱,“很慚愧啊,剛吃飽,就出現(xiàn)了食品安全的問題”。道歉之外,王岐山還對這一問題作了進一步的解釋。他介紹說,食品安全本來是地方負責制,但在國務院開會的時候,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后來專門成立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罢f句實話,我們的工作業(yè)績很大,但離人民群眾的要求也很大”。
高層官員在“兩會”上的道歉頗受輿論認可。2011年3月9日,香港《大公報》刊文稱,這是“新興氣象”,反映了官員對公眾輿論前所未有的重視,展現(xiàn)了中國建設責任政府的努力和政治的開明與進步。道歉既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亦是對自身管理職責的一種尊重。輿論亦普遍寄希望于這種道歉意識能“自上而下地對地方形成很好的政治示范”。事實上,中央官員的做法已經(jīng)在地方產(chǎn)生了示范效應。
今年1月7日,廣東茂名市長梁毅民在茂名市“兩會”期間公布了政府去年未能圓滿完成的民生實事。隨后,梁毅民離開講臺,向全體代表鞠躬致歉。2月27日,山東濱州市長張光峰在人代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因187項承諾中有3件未能如期完成,向全體與會代表鞠躬致歉。
2011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玉鳳得到了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鄭重致歉。事情起自前一年王玉鳳的兩個提案。2010年“兩會”期間,王玉鳳提交了關于英才培養(yǎng)和政府特殊津貼的提案,前一份提案,教育部未能作出答復,卻向政協(xié)表示“與提案人及時溝通”并“得到了提案人的肯定”;后一份提案,雖然得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回答,但王玉鳳認為,該部門的答復令她無法滿意。
王玉鳳對回復較上了真兒,由此得到了兩大部的致歉。事后,她說,“自己理解,提案反映的問題未必能夠立即解決,但自己要較真兒的不是‘辦成了沒有’,而是‘你怎么辦的’”。后來,媒體追問王玉鳳:“公開在會上說這件事,會不會讓政府官員感到?jīng)]面子?”王玉鳳回答說:“我覺得沒有什么‘面子問題’。他們向我道歉,回答了我的詢問,彌補了之前的漏洞,恰恰是在給政府形象增光!”今年“兩會”期間,王玉鳳提交了一份關于政協(xié)提案的辦理跟蹤監(jiān)督機制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