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日前,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結束了對美國的正式訪問,80多個小時,30多場活動,習近平的訪美行程安排相當緊湊,碩果頗豐。
一句“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讓美國人看到了這位中國領導人的態(tài)度和信心。
習近平此次訪美被稱為未來十年中美關系的“定調(diào)之旅”。2月15日下午,結束中美關系主旨演講后,習近平特意抽出一小時“非正式”造訪密西西比河畔的馬斯卡廷小鎮(zhèn),更像是重溫個人與美國老友的情誼。
這是時隔27年后習近平第二次來到艾奧瓦州的“珍珠之城”馬斯卡廷。1985年5月8日,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帶領代表團訪問并考察馬斯卡廷的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當時中美建交不久。
當年,作為艾奧瓦州姐妹省市友好委員會的主席,薩拉·蘭蒂在接待中國訪問團的過程中起著牽頭邀請、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如今老友重逢,這位73歲的民間“外交家”依舊活躍,她說,原本小鎮(zhèn)想要舉行一場大型歡迎會,但是中國領導人婉拒,稱只是邀請當年招待過他的老朋友,無需打攪小鎮(zhèn)其他居民。于是習近平抵達當?shù)貦C場后,就直接乘車前往蘭蒂家中,赴一場簡單溫馨的茶話會。
“闊別27年,這次再回到馬斯卡廷,當年的印象又重新浮現(xiàn),見到你們我感到非常地親切?!笨蛷d里生著溫暖的壁爐,坐在茶色條紋沙發(fā)上,看到17位重聚在一起的老朋友,習近平感慨地說,“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你們都不會體會到,因為你們是我見到的第一批美國人,我對美國的第一印象來自你們,對我來說,你們就是美國?!笨蛷d的墻上掛著一幅中文卷軸,這幅卷軸正是1985年習近平訪美時贈送給蘭蒂的。
湯姆·德沃夏克和艾琳諾·德沃夏克夫婦是與習近平有過更加親密接觸的人,當年習近平正是在他們家住了兩晚。雖然夫婦倆早已搬到佛羅里達居住,但當?shù)弥暯揭卦L馬斯卡廷后,他們非常激動,專程趕回老家與曾經(jīng)的中國客人相會。
“他和27年前我印象中的那個人一樣,專注、謙和、有禮,思維敏捷而且幽默。他是個非常鎮(zhèn)定的人,善于傾聽并吸取很多信息?!?2歲的艾琳諾接受記者采訪時,對當年的事情記憶猶新。她稱習近平也是她遇到的第一個中國人。當時艾琳諾的兩個兒子上大學住校,習近平就睡在她兒子的臥室里,與一堆《星際迷航》的玩偶相伴。
“那個時候誰能想到這位帥氣、細心的年輕人將來會成為中國國家副主席?”去年10月31日,艾琳諾接到了艾奧瓦州州長政策顧問打來的一通電話,說習近平可能來訪,希望和老朋友敘舊?!斑@個電話太不可思議,我們簡直不敢相信,呆了一會兒,幾乎要以為這是個惡作劇或詐騙電話。不過幾周后,薩拉·蘭蒂向我們確證了這件事?!?/p>
艾琳諾說,她很喜歡中國,愛讀賽珍珠寫的關于中國的書。習近平的第一次來訪更激發(fā)了他們夫妻對中國的興趣,兩年后(即1987年)他們還到中國旅游過。一晃27年過去,習近平的官方身份已經(jīng)有了很大變化,艾琳諾一方面期待重逢,另一方面也不免感到緊張。
“我買了一本《沙發(fā)上的奧巴馬》送給習副主席。這本書的作者賈斯汀·弗蘭克是心理分析師,試圖通過奧巴馬青少年時期的經(jīng)歷分析他的總統(tǒng)風格?!卑罩Z覺得,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習近平更多地了解奧巴馬,有助于兩人的溝通。
再次在蘭蒂家的客廳見到習近平,艾琳諾發(fā)現(xiàn)自己的緊張是多余的。“每個人都有機會站起來說幾句話,習近平始終帶著微笑,他的記憶力很好,居然還記得我是紐約出生的。在我看來,他更像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而不是端著架子的政客。我們都很放松,他也是?!?/p>
艾琳諾的丈夫湯姆·德沃夏克問習近平是否還記得他之前帶來的禮物。習近平說是一瓶中國白酒,湯姆感嘆那是他喝過的最烈的酒,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八踔劣浀门R走前我送他一包爆米花!我自己倒忘了?!卑罩Z對習近平的記憶力十分佩服,而習近平告訴他們:“我要感謝你們專程從佛羅里達趕回來見面。雖然只有兩個晚上,但卻是和我們美國民眾接觸的兩個晚上。這個對我們而言是終身難忘的事情?!?/p>
馬斯卡廷市長霍普金斯說,習近平對馬斯卡廷的訪問無關政治和經(jīng)濟,而是關乎友誼。但習近平整個訪美過程,并非全然像馬斯卡廷茶話那樣輕松。人民幣匯率、貿(mào)易和知識產(chǎn)權、伊朗核武器、關于敘利亞決議投票等,無一不是中美之間的摩擦點。通過在美國國會的“交鋒”,美國政界也領略了習近平的性格特點和處事風格。
習近平抵達美國當天恰是西方情人節(jié),美國國務院午宴宴會廳的桌上擺著嬌艷的紅玫瑰,看上去氣氛甜蜜。但美國副總統(tǒng)拜登致歡迎辭時卻話里有話,稱中國目前取得的成就不是在真空中取得的,因此要遵循國際規(guī)則。
習近平淡定自若,絲毫沒有慍色。在接下來的發(fā)言中,習近平承認中美關系之復雜與艱巨,雙方正在尋求的合作是前無古人的,沒有先例、經(jīng)驗可循,所以特別需要摸索。其言外之意,摸索途中必然會經(jīng)歷紛爭。一句“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比什么大道理都通俗貼切。
習近平在洛杉磯的訪問更是讓記者們關注。在與州長的正式會晤中,當習近平講到地方合作大有希望時,他突然脫稿說:“我看到夏威夷州的州長拿了一盒巧克力,剛才他也送了一盒給我,我發(fā)現(xiàn)去夏威夷旅游的中國游客回來都帶著巧克力?!?/p>
聽到此話,夏威夷州州長尼爾·艾伯克倫比立即拿起自己桌上的巧克力對習近平說:“如果你喜歡可以吃一顆?!绷暯叫χf:“一會兒吃一塊?!?/p>
果然致辭完畢,習近平兌現(xiàn)“承諾”,拿起一塊巧克力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然后塞進嘴里吃了起來。
一位多年觀察中美外交的中國老記者笑言,過去中美之間舉行會議,雙方大多比較客氣,有時甚至還有交鋒,類似這種在正式場合一邊吃東西一邊開會之舉在過去中美外交史上聞所未聞,不過這恰恰說明與會雙方關系的融洽,只有朋友之間才會如此放松、自然,甚至不用顧及禮儀。
為了說明中美地方交流的源遠流長,習近平在洛杉磯出席午宴時還列舉了父親習仲勛的故事:“早在1980年,我的父親作為廣東省的省長就曾來過洛杉磯訪問,還獲贈象征友好的洛杉磯市的鑰匙。第二年洛杉磯市和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廣州市結為了友好城市,這也成為了我父親任內(nèi)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情?!?/p>
在參觀洛杉磯國際研究學習中心時,有學生問習近平是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習近平說:“要看文件,開會,還要下去調(diào)研,還要接待外賓,出訪,我也想盡量平衡,但是很難。就像美國電影的片名一樣,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庇哪幕卮鹨齺硪魂嚉g笑。
拜登在習近平參觀的那所學校告訴媒體記者,如此近距離地與美國公眾接觸,這對任何外國領導人來說都有些不同尋常,特別是一位中國的領導人。拜登說,習近平是真的想要感受和體驗美國的一切,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展示中國領導人的另一面,我想,讓美國人看到這一面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