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 ,劉玉華
(1.哈爾濱體育學院 競賽訓練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2.佳木斯第三中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北冰南展”是一項在國家宏觀領導下、依托社會、全民參與的系統(tǒng)工程,是動員和組織群眾積極投入冰雪事業(yè),提高冰雪整體素質的跨世紀冰雪建設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近年來,我國冬季競技項目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成績有大幅度的提高?,F代競技體育管理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競技體育管理者的決策過程[1]。以冬奧會冰球項目為核心的陸地冰球運動在我國迅速發(fā)展,一批新隊員、新技術、新戰(zhàn)術的應用,把陸地冰球運動推向所謂“第三次浪潮”的體育運動。這一根本性變化,使陸地冰球運動在我國南方迅速發(fā)展起來。陸地冰球運動的發(fā)展:可以給冬季冰球項目提供和輸送具有該方面天賦的運動員,從而增加冰球運動員選材的基數;可以擴大冰球運動的影響力,發(fā)掘其巨大的市場效應和潛力,吸引更多熱愛冰球運動的人士關心此項運動,改善冰球運動整體環(huán)境,真正做到“北冰南展”;還可以為冰球運動提供更多元化的訓練方式,解決夏季訓練與實戰(zhàn)脫節(jié)的問題,從而使冰球運動能夠不受時間限制,為我國冬季冰球運動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騰飛奠定堅實的基礎。
陸地冰球運動(Inline Hockey)來源于冰球運動(Ice Hockey),是國際冰球聯合會(IIHF)管轄下的一個正式競技體育項目。在規(guī)則上與冰球運動極為相似,不同的是每隊上場的運動員為4名隊員和1名守門員,運動員人數比冰球少1人;另外,陸地冰球比賽規(guī)則規(guī)定,比賽中不允許身體沖撞,這與冰球運動中規(guī)定的允許合理利用身體沖撞的規(guī)則大為不同。在比賽時間上陸地冰球與冰球有所不同,陸地冰球全場比賽共分為4局,分上半場和下半場。每局12min,局間休息5 min,上半場和下半場之間休息15 min。而冰球比賽共分3局,每局比賽時間為20 min(凈時間),局間休息15 min[2]。
其他的不同主要在于鞋子不同,陸地冰球的鞋子為輪滑鞋,冰球運動的鞋子為冰刀;比賽場地的材料不同,陸地冰球比賽場地的材質可以是木質、水泥、柏油或者塑料,可以在室外、半室外和室內進行,冰球運動的場地必須為平坦而光滑的冰面,要求在標準的室內冰球場內進行比賽;比賽用球不同,陸地冰球使用的球兩面較冰球的用球多了些塑料“疙瘩”,用于減少球與地面接觸面積,從而減小阻力。
陸地冰球誕生于1995年,它是國際冰球聯合會正式開展的運動項目,每年舉行一屆世界錦標賽[3],由于對場地等要求不高,因此普及非常迅速。目前世界上開展陸地冰球運動的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國際冰球聯合會每年都會舉辦陸地冰球世界錦標賽,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臺北、中國香港都曾參加過陸地冰球世錦賽。
受冰球運動的影響,在北美、加拿大地區(qū)職業(yè)冰球聯盟(NHL),歐洲冰球聯盟(EHL),加拿大的(CHL)、日本的(JHL),都是世界高水平冰球運動職業(yè)性的聯盟運動組織。他們不僅僅參加冰球世錦賽,其中有80%以上的職業(yè)冰球運動員在非冰期還從事陸地冰球運動。加拿大、瑞典、芬蘭、捷克、德國等均為世界強隊。
國際冰球聯合會已建立了陸地冰球委員會,由此可以看出陸地冰球運動在國外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賽事,參與的人數多、比賽場次多,有與冰球項目分庭抗禮、并駕齊驅之勢。在氣候較炎熱的國家和地區(qū),特別是大多數亞熱帶國家比較注重陸地冰球運動的開展。陸地冰球運動已從大眾休閑運動發(fā)展為競技體育運動項目,也是全世界在短時間內發(fā)展成長率較高的運動項目。目前陸地冰球運動已成為全球化的一項重要的國際頂級賽事。
我國最早于80年代引進輪滑球運動項目,并于1988年舉辦了首屆輪滑球比賽,參賽隊有廣州隊、香港隊和澳門隊。1989年6月,在吉林省白河舉行了第一屆全國輪滑球錦標賽[4],最好成績?yōu)閬喼掊\標賽亞軍。受輪滑球運動的影響,我國于90年代開展陸地冰球運動,目前為止已舉行了5屆全國陸地冰球錦標賽,由于其比賽場面激烈、攻防對抗性強、戰(zhàn)術的集體性、參與的健身性[5],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同時因其獨特魅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目前全國有7支隊伍,他們分別是:中國前衛(wèi)隊、北京體育大學隊、北京弘豐隊、上海極速之焱隊、廣州協(xié)和隊、天津颶風隊、北京陸虎隊,這標志著我國陸地冰球運動已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高水平發(fā)展的時期。
如何在發(fā)展陸地冰球的基礎上,為冰球運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這也是我國冬季項目“北冰南展”的重要目標。我國冬季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已加大該項目管理力度,于2004年舉辦了全國陸地冰球教練員、裁判員學習班,并于2005年成功舉辦首屆陸地冰球錦標賽。陸地冰球在廣州、上海開展得也不錯。濟南、南京、沈陽、蘇州、天津都相繼創(chuàng)建了有關的組織和比賽活動。全國開展陸地冰球的城市和人數在逐年的上升。
據了解,陸地冰球運動也受全國的大學生的青睞,而且大中院校陸地冰球聯賽已經推出。經教育部已經批準,陸地冰球被列入大運會比賽項目,今后將亮相大運會比賽舞臺[6]。
陸地冰球運動是由冰球運動演變而來。在國際上雖然與冰球隸屬同一個聯合會,兩個項目相輔相成,為冰球運動競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冰球運動由于受地域、季節(jié)條件的限制,基本上都在東北開展,實際上主要是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展。哈爾濱市目前有冰球館4座,僅供專業(yè)隊伍訓練使用,學習冰球的人數僅200人左右。
由于陸地冰球運動受場地限制相對較小,可以在停車場、籃球場、公園廣場、河濱公園空地等木質、水泥、柏油或塑料的地面,立起齊膝高的擋板,圈地為場在室外、半室外或室內的場地進行訓練和比賽,促使陸地冰球的開展范圍要比冰球廣泛得多,運動員護具、服裝方面相對冰球要求簡單,器材也沒有冰球運動貴。
陸地冰球具有安全、簡潔、入門快等特點。只要有輪滑基礎的人都可以學習陸地冰球運動。目前從事輪滑訓練人數就有5萬~10萬,這些都構成了我國開展陸地冰球運動的基礎,因而更適合在中國南方的廣大地區(qū)開展,還可作為冰球運動員在夏季或室外的輔助訓練項目,對實現中國冬季項目的“北冰南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冰球館建造及經營等費用太高,而陸地冰球運動的整體經費投入低于冰球運動,使陸地冰球運動越來越受到大家青睞,尤其更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因此該項運動在我國得到了相對較快的普及。
陸地冰球運動不允許進行身體沖撞,在比賽中雖然競爭激烈,但主要是強調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及整體的戰(zhàn)術配合,是集速度與技戰(zhàn)術于一體,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的運動項目,受到廣大青少年的熱愛。在國外,各個年齡階段都有比賽,如少年、青少年、青年、職業(yè)選手比賽,隨著年齡和身體的成長比賽越發(fā)激烈。參加陸地冰球一年以上的孩子們在參加訓練和比賽時,無論是攻防轉換速度還是身體對抗都已經開始走向成熟。 根據亞洲人身體形態(tài)技術、靈活性強這一的特點,學習該項目應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
冰球攻方球員先于球進入攻區(qū)藍線,稱為籃線越位[7]。陸地冰球則不同,攻方運動員可以先于球進入攻區(qū),既增加了比賽的連續(xù)性,又提高了觀賞性。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運動和休閑活動當中[8]。陸地冰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而消費群體的不斷壯大則為其發(fā)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陸地冰球場地、器材、規(guī)則較冰球運動的要求要低,入門學習的難度也相對較低。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從事陸地冰球運動,無論年齡大小,高矮胖瘦,場地、器械設施乃至規(guī)則都可以根據參賽者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是一項符合全民健身、大眾普及和發(fā)展的運動項目。只要有一雙單排輪鞋、一支球桿、一顆球就可以自己練習,自得其樂,兩人可以斗牛,3人、4人都有不同的變化玩法,可以根據人數的不同,訂定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
加強陸地冰球的領導與協(xié)調工作。把陸地冰球項目納入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陸地冰球應著眼于社會化,除國家給予必要的政策措施和物質保障外,主要依靠社會,因此在經費、活動、指導和場地等均要依靠社會化解決。
近年來,陸地冰球運動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各地市均成立俱樂部,學習陸地冰球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根據國際發(fā)展趨勢,結合我國發(fā)展的現狀,將陸地冰球運動推向更廣泛、更深入的社會化發(fā)展方向,將該運動推向社會,面向社會,服務于社會。
陸地冰球不僅具有增強體質、培養(yǎng)頑強拼搏精神與品德的基本功能,同時還具有為冰球運動服務的功能。結合我國冰球運動從事人數少、訓練場地少、隊伍少的現狀,利用陸地冰球運動易學、場地多、隊伍多、不受季節(jié)影響等特點,增加我國從事陸地冰球運動的人數,同國際接軌,培養(yǎng)一批“雙料”的體育競技人才,為推動和提高我國陸、冰項目整體水平奠定基礎。
加強對陸地冰球運動的宣傳,建立陸地冰球的官方網站,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各種傳播媒介宣傳陸地冰球的優(yōu)點,出版陸地冰球雜志和書籍以及各種宣傳品。對不同人群提出相應的組織形式,改變人們傳統(tǒng)的冰球觀念。結合國際陸地冰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根據自己的體力、年齡、目的進行相應的陸地冰球運動,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和愉悅精神的目的。因此,人們已經把發(fā)展陸地冰球運動與發(fā)展終身體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陸地冰球相對于冰球運動有相當大的發(fā)展優(yōu)勢,其中大力宣傳和廣泛開展陸地冰球運動是提高我國冰球運動水平的要點。從廣大群眾開始,修建陸地冰球專用場地,向愛好者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采用人才交流制度,在社會、體育院校聘請教練員,更快、更有效地提高科學訓練的質量。在教練員培養(yǎng)方面,有計劃選派部分教練員走出去,學習國外先進科學訓練手段,保證我國陸地冰球的發(fā)展跟隨世界的發(fā)展。按不同年齡和不同的人群進行比賽,并不斷增加全國性的比賽次數,以競賽促發(fā)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提高陸地冰球運動員的比賽經驗和競技水平,培養(yǎng)更多的陸地冰球運動員,也為其運動員轉向冰球運動提供優(yōu)勢條件,使之成為促進我國冰球運動發(fā)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徑。
[1] 楊 燁.關于冰季競技體育項目管理決策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5(3):82-84.
[2]付進學.陸地冰球裁判規(guī)則[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2:47-48.
[3]陸地冰球簡介.中國輪滑協(xié)會官方網站[EB/OL].http://www.rollersports.sports.cn/.
[4]李瑤章.輪滑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3):96.
[5]韋見凡.輪滑[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214-217.
[6]陸地冰球悄然走來.新浪競技風暴[EB/OL].http://sports.sina.com.cn/.
[7]中國冰球協(xié)會.冰球裁判規(guī)則[M].2010-2014:26.
[8]魏玲玲.對我國冰雪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6(6):51-53.
[9]劉春華,劉玉華,等.對我國男子冰球運動員對抗能力的應用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8:17-19.
[10]王安洪,袁 焰.我國女子冰球運動發(fā)展善及存在問題[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9(4):9-11.
[11]劉青健.我國體育產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8(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