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浡,胡定煜,李雙石,辛秀蘭,陳亮,劉琦
(1.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北京 100029;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3.北京化工大學,北京 100029;4.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金花葵,錦葵科、秋葵屬,別名黃秋葵、菜芙蓉。產(chǎn)地在北方,草本一年生,在200多個秋葵植物中最具藥用和保健功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1]。金花葵籽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膽固醇的作用,進而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疾病發(fā)病率,同時不飽和脂肪酸在維護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不飽和脂肪酸產(chǎn)品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醫(yī)藥、營養(yǎng)補充劑、保健食品等領域。因此測定不飽和脂肪酸,對評價金花葵藥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2]。
國內(nèi)外對于不飽和脂肪酸的分析測定方法很多,有氣相色譜法、銀離子高效液相色譜法、氣質(zhì)聯(lián)用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薄層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未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3-8]等,但存在一些問題,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比較麻煩,分析時間較長,而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儀器要求較高等。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GC-MS)技術的發(fā)展較快,采用GC-MS分析法測定不飽和脂肪酸效率較高,彭志兵等利用GC-MS對金花葵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進行了定性與定量分析,樣品提取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浸泡法以及超聲波提取法提取金花葵籽油,并對3種提取方法的出油率進行比較,選擇最佳提取方法,并對氣相和質(zhì)譜的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提高了GC-MS分析結(jié)果的準確性,為探討金花葵籽油的營養(yǎng)及市場開發(fā)提供了參考的數(shù)據(jù)。
氣相色譜/質(zhì)譜儀(美國Agilent 7890A GC/5975C MS);ZKSY-6恒溫水浴鍋;9960A超聲清洗器:美國CBL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Laborato 4000 effiencient旋轉(zhuǎn)蒸發(fā)儀:德國海道夫儀器有限公司;TDZ4A-WS離心機;SY150超聲波提取器。
金花葵籽產(chǎn)于河南省平頂山;甲醇(色譜純)、正己烷(分析純)、氫氧化鉀(分析純)、石油醚(分析純)、無水硫酸鈉(分析純):均購自北京化工廠。水為二次蒸餾水。
1.3.1 索氏提取法
準確稱取已粉碎的金花葵籽樣品10.00 g于濾紙筒中,放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200 mL石油醚,于80℃水浴中提取8 h。
1.3.2 石油醚浸泡法
準確稱取已粉碎的金花葵籽樣品10.00 g,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0 mL石油醚,并不斷振蕩48 h。
1.3.3 超聲波提取法
準確稱取已粉碎的金花葵籽樣品10.00 g,加入100 mL石油醚置于超聲波提取器中超聲處理30 min,在石油醚中浸泡過夜。
將上述3種方法提取的金花葵籽油,然后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于60℃蒸發(fā)至無石油醚,在100℃的干燥箱中烘干至衡量,稱取金花葵籽油質(zhì)量。
脂肪酸的甲酯化:提取的金花葵籽油0.2 g,加入1 mL 0.5 mol/L的KOH-CH3OH溶液,70℃水浴1 h,加2 mL正己烷,加5 mL蒸餾水,超聲處理5 min,吸取上層清液,用亞硫酸鈉干燥,備用。
1.6.1 氣相色譜條件
HP-5MS 30 m×0.25 mm,0.25 μm 彈性石英毛細管柱;載氣為高純氦氣(純度99.999%);程序升溫,初溫140℃,保持1 min,以10.0℃/min升至200℃,保持1.0 min,再以 5℃/min升溫至 280℃,保持 6.0 min;運行時間:30 min;分流比 100∶1,流速 1.0 mL/min;進樣口溫度 280℃,進樣量 1.0 μL。
1.6.2 質(zhì)譜條件
接口溫度280℃,EI電離源,電子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電子倍增器電壓1.624 V,Scan全掃描方式,溶劑延遲5 min。
在索氏提取法中,稱取金花葵籽油重量為2.74 g,測定含油率為27.4%,超聲提取法中,提取金花葵籽油重量為2.93 g,含油率為29.3%,浸泡提取法中,重量為1.36 g,含油率為13.6%,根據(jù)幾種提取方法測定的結(jié)果,超聲提取所需的時間較短,而且提取率高,效果比較好些。
柱溫是影響組分分離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溫度太低,柱效較低且保留時間長,分析速度慢;但溫度太高,不同組分的分配系數(shù)差別變小,不易分離,特別是對保留行為差別較大的應采用程序升溫方式,以獲得較好的分離。實驗中對柱溫條件進行了設定,見表1。
表1 程序升溫色譜條件Table 1 Chromatography Conditions of programmed temperature
在程序1中分離效果不理想,兩個峰沒有分開,程序2分離效果較好,各組分峰形尖銳,但是分離時間較長。程序3分離效果較好,各組分峰形尖銳。綜合以上的條件分析,可以確定程序3為最佳升溫程序。
金花葵籽油甲酯化后經(jīng)GC/MS分析,其脂肪酸甲酯的總離子流圖如圖1所示。
經(jīng)計算機質(zhì)譜數(shù)據(jù)庫(NIST08.L)檢索,與標準譜圖對照、比較,確認了金花葵籽油的化學成分,并按面積歸一化計算各峰面積的相對百分含量,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分析可知,金花葵籽油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占76.64%,其中亞油酸32.35%,油酸43.89%和棕櫚油酸0.40%。
結(jié)果表明,3種提取方法中,超聲提取法提取金花葵籽油含油率為29.3%,提取率最高。超聲波可強化萃取分離過程的傳質(zhì)速率和效果,從而有利于油脂的提取[9-10]。在植物油脂提取中,采用超聲波可大大縮短提油時間。經(jīng)過比較,本實驗中選擇的氣相色譜條件是柱溫140℃,保持1 min,以10.0℃/min升至200℃,保持1.0min,再以5℃/min升溫至280℃,保持6.0min;運行時間:30 min;分流比 100∶1,流速 1.0 mL/min。在此氣相條件下,分離效果最佳。采用GC-MS測定金花葵籽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76.64%,其中亞油酸32.35%,油酸43.89%和棕櫚油酸0.40%。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內(nèi)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脂肪酸,具有穩(wěn)定細胞膜的功能,維持細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的作用,對高脂血癥患者的血脂和載脂蛋白水平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夠降低血脂[11-14]。油酸可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減少機體內(nèi)自由基脂質(zhì)超氧化物,從而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患冠心病的危害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亞油酸具有顯著的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還具有免疫、抗炎癥、抗腫瘤等功能[15-16]。因此,金花葵籽可以作為優(yōu)質(zhì)食用油源,具有很好的開發(fā)價值和應用前景。
圖1 金花葵籽油脂肪酸甲酯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of Hibiscus manihot seed oil
表2 金花葵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鑒定結(jié)果Table 2 Analyzed results of fatty acid of Hibiscus manihot seed oil
[1]劉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金花葵中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8,25(7):27-29
[2]徐文暉,王俊儒,梁宗鎖.不飽和脂肪酸分離技術研究概況[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7,28(8):153-156
[3]洪濱,劉會洲.國內(nèi)EPA及DHA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化工冶金,1996,17(1):82-84
[4]馮家力,潘振球,陳波.奶粉中EPA及DHA的衍生氣相色譜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7,31(4):239-240
[5]吳冀華,裘愛冰.氣相色譜法分析共軛亞油酸異構(gòu)體[J].中國油脂,2002,27(1):65-67
[6]張亞剛,樊莉,文彬,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共軛亞油酸定量分析中的應用[J].新疆石油學院學報,2002,14(2):59-63
[7]榮會,姜莉,安曉紅,等.月見草油中γ-亞麻酸含量的快速測定[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02(1):57-58
[8]蒙締紅,任立偉.未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螺旋藻粉中γ-亞麻酸含量[J].分析科學學報,2000,16(1):58-60
[9]熊犍,宋臻善.超聲波技術在油脂工業(yè)中的應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6,27(8):194-196
[10]胡愛軍,丘泰球,劉石生,等.物理場強化油脂浸出技術[J].中國油脂,2002,27(3):10-13
[11]Curb J D,Werowske G,Dobbs J C,et al.Serum lipid effects of a high-monounsaturated fat diet based on macadamia nuts[J].Arch Intern Med,2000,160(8):1154-1158
[12]Williams C M,Francisknapper J A,Web D,et al.Cholesterol reduction using manufactured foods high in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Br J Nutr,1999,81(6):439-446
[13]Chang N W,Huang P C.Comparative effects of polyunsaturated to saturated fatty acid ratio versus polyunsaturated an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ratio versus polyunsaturated an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to saturated fatty acid ratio on lipid metabolism in rats[J].Atherosclerosis,1999,142(1):185-191
[14]Lopea R,Frail A C,Herrade Z B C,et al.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rich diet for mild hypercholesterolemia[J].Arch Med Res,1996,27(4):519-523
[15]劉家仁,陳炳卿,鄧皓,等.共軛亞油酸誘導人胃腺癌細胞(SGC-7901)凋亡的作用[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01,27(3):129-133
[16]Hung P,Kaku S,Yunoli S,et al.Dietary effect of EPA rich and DHA rich fish oils on the immune function of Sprague Dawley rat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1999,63(1):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