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地
日光溫室進行深冬茄子栽培,畝產(chǎn)量4000~5000千克。接穗品種選用豐研2號。砧木選用托魯巴姆或刺茄。砧木7月下旬播種。接穗8月中旬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嫁接,10月下旬定植,翌年1月中下旬采收,直到6月份。
一、育苗
1、用種量:快圓茄畝用種40克,托魯巴姆畝用種10克。
2、種子處理:將砧木種子置于55-60%溫水中。攪拌至水溫30℃,然后浸泡2小時。取出種子稍加風干,置于200毫克/千克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小時后催芽。快圓茄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撈出淘干凈,再放入55℃溫水中浸種(用水量為種子的5倍)。浸泡15分鐘,再用25℃溫水浸泡8~12小時用細砂搓去種皮上的黏液,洗凈后攤開晾一晾,準備播種。
3、播種與分苗:7月下旬將催好芽的砧木種子均勻播入苗床,把裝好營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袋入畦。當砧木苗銅錢大小時移到營養(yǎng)袋,接穗8月中旬播種。2葉1心時分苗。
4、嫁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砧木長有5片真葉,接穗長有3片真葉時為嫁接適期。前一天下午給茄苗消毒。利用劈接方法嫁接。
5、嫁接后的溫濕度管理:嫁接茄苗用拱棚覆蓋。頭3天白天保持28~30℃,夜間18-20℃,土溫25℃左右。3天后逐漸降低溫度,白天掌握25~27℃,夜間17~20℃。6天后可把小拱棚的薄膜掀開一部分,逐漸擴大。逐步降低空氣相對濕度。8天后去掉小拱棚。
二、定植
1、施肥整地: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25千克,深翻平整。定植前進行藥劑熏棚,然后南北向開溝,小行距60厘米,大行距80厘米。定植溝深5~6厘米,澆足底墑水。
2、定植:要在晴天無風條件下按株距40厘米栽苗,然后覆土澆水,水滲透后第三天培土起壟,壟高10厘米。7天后澆緩苗水,15天后蓋地膜,開口引苗出膜。每畝2500株。
三、定植后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1~2天內(nèi)中午要放苫遮陽,緩苗期白天30℃,夜間18~20℃。緩苗后白天28-30℃,夜間15~18%。10月下旬蓋草苫。11月下旬蓋棉被,翌年3月份以后要加大放風量排濕。
2、水肥管理:定植7天后澆1次緩苗水,直到門茄謝花前控制澆水,追肥。當門茄長到3~4厘米大時,開始追肥澆水,膜下暗灌。1月份盡可能不澆水,2月至3月中旬要澆小水,地溫到18℃時澆1次大水,3月下旬以后每5--6天澆1水。第一次追肥后,每隔15天追1次,每次畝追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5千克,及時澆水。
3、整枝:待門茄采收后,將下部老葉摘除,待對茄形成后,剪去上部兩個向外的側枝,形成雙干枝,以此類推。當四門斗茄坐住后摘心。一般每株留5~7個茄子。
4、蘸花:開花前后2天內(nèi)用濃度25毫克/千克的2.4~D丁酯蘸花,處理過的花冠要在果實大后輕輕摘掉。
四、采收。一般開花后25天便可采收。茄子萼片與果實相接處白色或淡綠色環(huán)狀帶即將消失,即可采收。
五、病蟲害防治
1、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和茶黃螨。苗定植3~4天,在苗床上用15%噠嗪酮2500倍液防治茶黃螨,現(xiàn)蕾至結果期再查治1次。白粉虱采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每畝2~3克,對水30千克或以青霉素噴藥與黃板誘殺的辦法結合進行。蚜蟲可用韶關霉素防治。
2、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綿疫病、黃萎病三大病害。
灰霉病防治方法生態(tài)防治保護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溫濕度。一般上午遲放風,超過30度開始放風,當降到25度,中午繼續(xù)放風,下午溫度維持在20-25度,至20度時停止放風,以使夜間溫度保持在15-17度之間,陰天打開通風口換氣。加強栽培管理,定植時施足底肥,避免陰雨天澆水,發(fā)病后控制澆水,病果、病葉及時摘除并集中處理。
藥劑防治移栽前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淋幼苗。移栽后噴霧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劑150倍液、50%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配方可用灰即定600-800倍液+云大120-1500倍液噴霧。以上藥劑每7-10天用一次,連施2-3次。
綿疫病防治方法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以上介紹的品種耐熱耐濕不易發(fā)生本病。選擇較高地勢栽培。及時清除病果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性。與瓜類、豆類等蔬菜實行3-4年輪作。
藥劑防治一旦進入發(fā)病盛期基本無藥可治,須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保護,可選用687克,升的銀發(fā)利懸浮劑600倍液(砩吡菌胺+霜霉鹽酸鹽)、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
黃萎病防治方法農(nóng)業(yè)防治除選用以上抗病品種外,還注意重病地與非茄科蔬菜進行4-5年輪作,用無病土育苗,施用充分腐熟的糞肥。有條件的采用嫁接方式,以茄子為接穗,以托魯巴姆、赤茄等為砧木嫁接。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選用枯萎立克(37%的多菌靈草酸鹽)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300倍液、60%琥乙磷鋁500倍液灌根。
(作者單位:161400黑龍江省嫩江縣人民政府移民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