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毛
在國外,我一共跟三個旅行團體有過接觸(那時候叫考察團),有次是間接的友人跟團來,有次是給拉去做零碎翻譯,還有一次是國內工商界組團來,當時我尚在給一家商業(yè)雜志寫稿,總編囑我去旅館看看寫一篇訪問。
旅館的大廳本來是一個公共場所,偶爾大聲說話并不犯法,可是同胞們一團總是二十多個人,大家目中無人的“喊話”,聲量驚人,四星高級旅館寧靜的氣氛因為同胞的入侵完全破壞,一些原先在看書或閱報的其他旅客在忍無可忍之下大半向我們輕藐又憤怒地瞪了一眼無可奈何地離去。
有一回我實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地微笑著向幾位中年同胞說:“我們小聲一點說話好吧?”這句話說出來我臉就先紅了,覺得對人太不禮貌,可是聽的人根本沒有什么反應,他們的聲量壓過了我太多,雖然我的性情并不太溫柔,可是總不能出手打人叫他們閉嘴吧!
碰見過很多游遍歐洲再來到西班牙的同胞,交談之下,他們所游所看的各國印象都很混淆,說不出什么有見地的感想,更有些人連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這當然是因為奔波太烈,過分走馬看花的必然結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書本再來,那么游覽時間的不夠消化是可以因為事先的充實預備而補足的。
親耳聽過國內帶團來的先生將西班牙最著名的古城多雷托叫做“鄉(xiāng)下”,在旅館宣布:“明天要去鄉(xiāng)下旅行,參加的人請繳十五塊美金?!薄班l(xiāng)下”是什么地方,離馬德里有多少公里來回,有些什么古跡文化和背景,帶隊的人自己都說不清楚。
去了“鄉(xiāng)下”回來的同胞在看過了大畫家格里哥的故居名畫,古城無與倫比美麗的建筑、彩陶、嵌金手工藝種種令人感動不已的景象之后,居然沒有什么感想和反應。這情形令我訝異非常,我覺得這是導游的失職,他帶領了他的羊群去了一片青草地,卻不跟這群羊解釋——這草豐美,應該多吃,可是羊也極可能回答牧羊人:我們要吃百貨公司,不要吃草。
這只是我看見少數(shù)同胞對文化的無感,并不代表我所認識的其他人,這是一定要聲明的。很可惜知識和財富往往并不能兩得,有家產的暴發(fā)戶并不一定有家教,而出得起龐大旅費跟團來旅游的往往是這批人占大多數(shù)。
我們一大群人上街了。途中經過一間小小的店鋪,里面陳列了成箱成排鮮艷如畫、彩色繽紛的各色水果。同胞們看了熱烈地反應起來。
那位留著小胡子的胖老板好端端地在店里坐著,突然間闖進一群吱吱喳喳的客人,連彼此照個面的時間都沒有,他的水果已經被十幾雙手拼命地又掐又捏又拎起來,無論是水蜜桃、杏子、梨還是西瓜都逃不過那一只只有經驗的指甲。
這個老板好一會才回過神智,氣得個發(fā)昏,大喊大叫地罵起山門來,我趕快跟他說:“這些捏過的我們買,對不起,對不起!”
這位老板還是狂怒著,啪一下把同胞手里抱的一個甜瓜奪了過去,瞪眼大喊了一聲:“野蠻人!”
我聽了這話也動了氣,死命拉了同胞們離開,臨走時對這老板說:“您太過分了,對顧客是這樣稱呼的嗎?”
他將玻璃門對我臉上重重地關過來,那一次真是灰頭灰臉,大家都掃了興。
又碰過一種同胞,在外步步為營,總覺得外國人要欺生,覺得所有的人都有騙他的可能,一天到晚擔心的事情便是怕吃虧。這種同胞因為心虛的緣故,所以往往露出架子十足,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銅墻鐵壁似的表情,望之令人生厭,他好似在對天下人宣告——本人不是好欺負的。好厲害的中國人啊!
有一個朋友單獨來馬德里,過分猜忌他人的心理已使這人成了一個不能快樂的怪物,任何一次付賬,少到相當于臺幣一兩百元的數(shù)目他都要一再地不放心地追問:“是不是弄錯了?會不會騙我們?你確定了嗎?剛剛計程車有沒有繞路?”
我因為那幾日一再地被這朋友無止無休地盤算金錢所困,煩得頂了他一場,兩人不歡而散。我呢,吃力不討好,出錢出力出時間,落得是一場不愉快,這真叫傷感情。
在有些古老的高樓建筑里,電梯是只限三個人一起進去的,有一次我的同胞們因為言語不通,擠了四個人,門房看了趕上來阻止,起了一場爭執(zhí),其中一位同胞氣著對門房揮拳,指著人家的鼻子說:“怎么,你看不起我,我揍你!”我死命地解釋,那個同胞不聽,硬說門房看不起我們。我又解釋,他沖著我來了,說我不愛國,我倒抽一口氣硬是閉上了嘴。這四個人都擠上了電梯,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我認識的一個西班牙朋友洛麗是一位極美麗而聰慧的西班牙女郎,她嫁的是中國丈夫,說的是一口許多中國人都及不上的京片子,去過臺灣三次,師大國語中心的高材生。當她與我談起臺灣時眉飛色舞喜形于色,顯見她對中國的深情。有一天我們在一起吃飯,她突然說:“臺灣只有一樣事情我不能忍受?!蔽覇査鞘裁?,她說吃完飯才能講。吃完飯我又問她,她說:“你猜?!?/p>
我很自然地回答她:“餐館內的廁所?!?/p>
后來我們都不再講了,因為彼此意見相同,不愿再嘔心一次。
隱地先生寫過一本《歐游隨筆》,三年前隱地隨團游歐數(shù)十天,在他的書里也曾提到一件類似的事情:同團的同胞在飛機上用了廁所不沖水,隱地接著進去看見黃金萬兩幾乎將他駭昏,趕快替前一位同胞做善后工作,又慶幸跟著進去的人恰好是他而不是一個外國人,總算保住一點中國人的顏面。
我個人在大加納利島上一共看過四次同胞隨地小便的情形,三次是站在漁船甲板上對著車水馬龍的熱鬧碼頭灑水。另一次是在大街上,喝醉了,當街出丑。
我其實并未看清楚,每次都是荷西將我的脖子用力一扭,輕輕說:“別看,你的同胞在方便?!薄澳阍趺粗朗侵袊鴿O船?”我也悄悄地問?!皣煸谀抢镲h呢!”荷西笑了。
愛之深,憂之切。懇請我的故鄉(xiāng)人在外旅行時自重自愛,入境隨俗,基本的行儀禮貌千萬不要太忽略。至于你會不會流利的外語,能不能正確地使用刀叉,是不是衣著時髦流行,反而是一些極次要的問題了——你看郎靜山先生一襲布衣、一雙布鞋環(huán)游世界,那份飄逸的美多么替中國人風光。
在國內也許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過彼此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當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時,請不要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