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牛國平/文
淺析“鹵菜”技法
山西
牛國平/文
何謂鹵菜?就是將經(jīng)過初步加工的原料焯水或過油之后,放入配有多種調(diào)味品的鹵汁中,用大火燒沸,再轉(zhuǎn)小火鹵制,使各種味滲透到原料內(nèi)部的一種烹制涼菜的技法。
鹵菜的特點:
用鹵法制成的涼菜具有油潤光亮,質(zhì)感軟嫩、味道濃香、形態(tài)美觀、鹵水芳香馥郁的特點。如香鹵豬肚、紅鹵嫩鴿、五香牛肉、鹵水肥雞、鹵水掌翼等都是常見代表菜例。
鹵菜的操作程序:
選用原料——初步加工——初步加熱——配制鹵水——鹵熟入味——成菜上桌。
鹵菜的操作關(guān)鍵及注意事項:
1.選用原料
選好原料是做好菜肴的先決條件。鹵菜的原料多以新鮮、肥嫩、血污少、異味小的禽、畜及其內(nèi)臟為主,如整雞、整鴨、雞翅、雞腿、雞肫、鴨肫、鵝頭、豬耳、豬尾、豬肚、豬肝、豬心、豬肥腸、牛肉、羊肉、牛肚、羊肚等。蛋類及豆制品類也是常用的鹵料,如雞蛋、鴨蛋、鵪鶉蛋、豆腐皮、香干等。有時也可用到嫩兔、狗肉、鮮魚等。
2.初步加工
原料在初加工時,禽類要放盡血,除盡黃膜絨毛,保持外皮完整,并洗凈血污,瀝干水分,用刀敲斷腿骨,兩爪彎曲插入腹內(nèi);禽畜類的內(nèi)臟,要收拾干凈,特別對污穢較重、異味較大的內(nèi)臟,必須徹底翻洗干凈;嫩兔、狗肉等一定要用清水浸泡數(shù)小時,以去凈血污。
3.初步加熱
制作鹵菜,原料必須經(jīng)過初步加熱處理,其方法有汆水和油炸兩種。
(1)汆水目的是排除原料中的血污,除去異味,這樣能使鹵出的菜品色澤鮮亮潔凈。方法是:將初步加工好的動物性原料同冷水入鍋,加入適量料酒、蔥段、姜片等,沸后煮數(shù)分鐘,撈出投涼,用清水沖凈污沫,控干水分即可。此法應(yīng)注意兩點;一是汆水時間要掌握好,一般來說,體積大的原料(如雞、鴨)和含有特殊氣味的原料(如豬大腸)汆水時間應(yīng)長些(約10 min);體積小的原料(如乳鴿、雞翅),汆水時間則應(yīng)短些(約5 min)。二是汆水后的原料,應(yīng)用清水沖洗,以除去污沫,同時瀝干水分。
(2)油炸是制作紅鹵菜品的一個過程。其目的是不但能除去原料內(nèi)部的一些水分,而且還能使成品更加紅潤油亮。適用于油炸的多是禽類原料。方法是:將初步加工好的整雞、整鴿、雞翅等原料用干潔毛巾揩干內(nèi)外水分,然后在其表面均勻地抹上一層蜂蜜,晾干,再入燒至六七成熱的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瀝油即可。油炸時應(yīng)注意三點:一是原料必須控干水分,才能均勻地抹上蜂蜜。抹上蜂蜜后必須晾干后才可下油鍋中炸制。二是炸制時最好用漏勺托住,以免與鍋底接觸部分炸煳而影響色澤的美觀。三是要旺火熱油,原料才能上色。
一般在家制作鹵菜,可不經(jīng)過油炸處理這一過程,因為用油量大,火旺,不便操作.采用汆水的技法即可。
4.鹵水配方為使鹵菜香味雋永,鹵水配方十分重要。在實際操作中,按其色澤的不同,可分為紅鹵水和白鹵水兩種,紅鹵水一般放有醬油、糖色等有色調(diào)味品及各種香料;白鹵水不放有色調(diào)味品,一般也不放糖。不論是紅鹵水還是白鹵水,南北各地配方不一,但都大致相同,也很復(fù)雜,現(xiàn)介紹適宜家庭使用的鹵水配方。
紅鹵水配方:豬骨500g,蔥25 g,姜25 g,料酒20 g,醬油、糖色、鹽各適量,香料包(內(nèi)裝花椒、大料各5 g,桂皮、丁香各 3 g,草果、肉蔻各1個,香葉3片)1個,清水2 500 ml。
白鹵水配方:豬骨500 g,蔥35 g,姜 15 g,料酒 20 g,鹽適量,香料包(內(nèi)裝花椒5 g,肉蔻1個,香葉3片、白芷、山柰各2 g)1個,清水2 500 ml。
鹵水配制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配紅鹵水,即可單用醬油或糖色。前者鹵出的成品色澤褐紅,但不透亮;后者鹵出的成品色澤紅潤油亮。還可醬油、糖色兼用??傊尤肓坎灰?,以免鹵出的成品色澤發(fā)黑。
(2)配白鹵水,應(yīng)少用或不用含鞣質(zhì)多的香料,如大料、桂皮等,以保證湯的顏色和風(fēng)味。
(3)鹽的用量要掌握好,以嘗湯略透咸味為度,否則,鹵出的成品味淡。
(4)香料包內(nèi)的香料不要死搬硬套,可靈活運用,少一味多一味對鹵菜也無大礙??傊莆找稽c,就是用量切忌太多,以免成品藥味太濃。操作時,如在家里配香料包不太方便,可到市場上購買現(xiàn)成的“十三香”料包使用,即方便又省時。
5.鹵熟入味
將鹵水配方中的所有料放在干凈的砂鍋內(nèi),放入經(jīng)過初步加熱的原料,用旺火燒沸后,去浮沫,加蓋,立即改用小火或微火慢慢鹵至原料軟爛入味,離火,趁熱撈出,控凈水分,均勻地刷上一層香油,晾涼即好。此步驟是保證鹵制菜品具有美好色澤、香氣和質(zhì)感的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鹵制時宜用砂鍋。這樣才能保證成品味道醇正。如用白鹵水鹵制,忌用鐵鍋。否則,鹵水發(fā)黑,成品色澤灰暗,有損菜品質(zhì)量。
(2)鹵制時的火力,必須先旺火燒開再改微火緩緩進行。湯汁保持微沸即可,切忌用大火。
(3)鹵制時還應(yīng)隨時撇凈鹵水表面的浮沫,以保持鹵水的純凈。
(4)在鹵制過程中,還要適當(dāng)翻動,使之均勻受熱入味,防止粘底。
(5)鹵制時間要按原料的性質(zhì)而定。老的和體大的原料時間要鹵長一些,嫩的和體小的原料可鹵的時間短一點。如雞、鴨等,一般要用微火鹵1.5~2 h,并以筷子輕微用力能戳透為度;而蛋類及豆制品則以入味為好,不能過爛。
6.成菜上桌
將鹵好的原料趁熱撈出,控凈汁水,在其表面均勻地抹上一層香油,以保證成品油潤明亮。形小的直接裝盤,形大的需改刀成條、塊等形狀,按原形裝盤。白鹵菜品需配帶味碟上桌食用,而紅鹵菜品多數(shù)是直接上桌食用。為保證鹵菜品質(zhì)量,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對鹵好的鹵菜成品,如暫不食用的,一定要浸放在鹵汁中。否則,經(jīng)風(fēng)吹后,肉質(zhì)干硬,變老,使鹵菜不鮮不嫩,有損鹵菜的風(fēng)味特色。
(2)味碟可根據(jù)成菜的特點要求而隨意調(diào)配,不拘一格。如蒜泥汁、紅油汁、魚香汁、怪味汁等。
最后再說說鹵水的處理。
如果鹵水要留作下一次做鹵菜用,應(yīng)妥善保存。需注意:一是鹵水要冷卻過濾存放,不能隨便晃動,更不能摻入生水,以防變質(zhì);二是要定期對鹵水進行高溫消毒處理,或入冷藏柜中保存;三是鹵水每用一次,都要酌加調(diào)味品和熱水,香料包一般用上兩三次即需更換,以保證鹵水的量和味道充足。
如果不計劃將鹵水做菜用,也不要棄之。在做燴菜、打面條鹵、制湯時適量加點,可使味道更好,香氣誘人。
為了使大家更好掌握鹵菜技法,特舉兩款實例如下。
一、鹵辣味肥腸(紅鹵)
原料:凈肥腸 750 g,料酒、洋蔥各50 g,香料包1個,蔥段30 g,姜片、干朝天椒各20 g,香菜根10 g,糖色、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1.肥腸同冷水入鍋上火,燒沸約10 min撈出,用清水沖洗去污沫,瀝干水分;洋蔥去皮,切塊。
2.不銹鋼鍋上火,注入適量清水后,放入肥腸,下入香料包、蔥段、姜片、料酒、香菜根、洋蔥塊、干椒朝天,接著加糖色、鹽調(diào)好色味,再壓上一圓盤子,旺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鹵至肥腸軟爛且入味時離火,加味精攪勻,原湯浸泡至稍涼。
3.將鹵好的肥腸撈出瀝干水分,在其表面抹上一層香油,改刀裝盤,即成。
特點:紅潤油亮,軟爛香嫩,咸鮮帶嫩。
烹飪心得:① 肥腸要洗凈且焯水,以去除黏液和異味。
② 肥腸異味大,應(yīng)加足除異增香的調(diào)料。
二、鹵水鮮魚(白鹵)
原料:鮮草魚2條,豬肥膘肉50 g,香料包1個,料酒25 g,蔥段20 g,姜片15 g,糖色、鹽、味精、醋、白糖、香油各適量。
制法:1.凈砂鍋置火上,放入水、香料包、蔥段、姜片、料酒、糖色、肥肉片,用小火熬約1 h至香味溢出。
2.草魚刮鱗、摳鰓、剖腹去內(nèi)臟,去頭,洗凈血污,在魚身兩側(cè)剞淺一字花刀,投入到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用清水沖洗去黑膜和黏液,擦干水分。
3.將草魚放入熬好的鹵汁中,加入鹽、味精、醋、白糖調(diào)味,用小火鹵約15 min離火,然后在鹵汁內(nèi)浸泡約1 h,撈出裝盤,淋香油即成。
特點:色澤褐紅,魚肉細(xì)嫩,味道香嫩。
烹飪心得:① 此菜忌用油炸作為初步熟處理,因為油炸后,鹵出來的魚會發(fā)黑,吃起來皮發(fā)韌,不利口。
② 加入豬肉片可去除魚的腥味。如無,加入豬骨或用豬肉熬的湯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