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朝輝
航拍,是把大家平常熟悉的場景從空中俯瞰,帶給受眾全新的視覺感受。由鄞州廣播電視臺制作的20集系列電視專題片《話說鄞州》大量運用航拍畫面。作為該片的攝影師,筆者也從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
航拍的前期準備包括拍攝設備的準備和飛行線路的確定和熟悉。根據鄞州區(qū)電視臺現有設備配置和拍攝需要,此次航拍選定了SONY MSW—930P和SONY HOW—790P兩臺不同型號的攝像機。這次航拍使用的MD900直升機是一種通用直升機,該飛機不具備機倉外掛攝像機固定點,臨時加架的固定點是在和飛行員及機械師進行溝通后,共同商議決定的。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震動會比較厲害,確定倉外攝像機固定點后,如何加裝帶有減震裝置的云臺至關重要。我們采用的是一套自制的航拍減震裝置,其原理就是通過液壓和彈簧的雙重作用,減少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產生的震動。
拍攝線路的確定則根據我國現行的航空管制要求,在航拍開始前數月就著手申請。這個申請包括飛行區(qū)域軍方的航空管制和民航的空管部門。拍攝之前,攝制組和機組人員一同對鄞州市的地形進行了勘察,熟悉拍攝環(huán)境,設計航行線路,制定了拍攝計劃。飛機升空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珍貴,所以制定的線路除了本次節(jié)目內容需要的線路外,還必須制定一些備用線路。在隨后幾天的拍攝過程中,我們在空中數次接到空管的指令,要求在空中進行避讓和等待。如有一次我們在鄞州市中心城區(qū)上空拍攝,當飛機抵達預定上空才拍攝了五、六分鐘時間,就接到空管命令,有民航飛機要經過,必須進行避讓。這時,我們立即按照事先制定的預案,向南飛行了四、五公里,到寧波市中心的三江口上空拍攝,這樣就把空中避讓和等待時間充分利用了起來。
攝影師要具備必要的心理素質和身體條件。有道是離地三尺就有險。航拍過程中,攝影師要克服恐高心理,做到膽大、心細、眼快。航拍中,我們在城市上空飛行高度一般在200米左右,田野、湖泊和公路上空飛行高度大約在100米左右。由于采用的是側掛式拍攝,當飛機以100海里的時速巡航飛行時,對需要探身在倉外進行長時間操作的攝影師來講,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一個考驗。
拍攝中的光圈控制和鏡頭運動。在地面拍攝較多采用的平視角度,天空光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地進入鏡頭。而航拍就是俯拍,所以在同等照度下,航拍時的攝像機光圈要略放一點。航拍畫面追求的是氣勢恢弘的效果,追求大的視角,因此拍攝時所選用的攝像機鏡頭是廣角鏡頭。放置在飛機倉外的攝像機吃風非常大,鏡頭的焦點容易發(fā)生飄移,造成拍攝出來的畫面虛。為此,鏡頭的調焦環(huán)應該事先用膠帶進行固定,聚焦可以控制在100米到150米之間。在直升機高速飛行中進行拍攝,實際就是移動拍攝,所以在航拍中要盡量避免推、拉、搖等鏡頭運動。100到200米的高度,對飛行器來講,已經屬于非常低的低空飛行了,這里既有空管部門對飛行高度作出的要求,同時這樣的低空飛行拍攝出來的畫面運動感非常強,如果在拍攝中再拍攝一些追逐地面上運動物體的鏡頭,就會使畫面的動感更加強烈。如在東錢湖上空拍攝時,當時湖面有載著游客的快艇在水面高速航行,當飛機以不足百米的高度追逐、飛越快艇時,可以清楚地拍攝到湖面的浪花和船上游客興奮地向飛機揮手的畫面。另外在同三線高速公路上拍攝時,鏡頭追逐超越一輛輛高速行駛的汽車的畫面也動感十足。
航拍時間和氣象條件的選擇。航空拍攝對天氣條件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須在晴天、光線柔和、天空通透的氣象條件下進行拍攝。一般來講,要避開中午前后頭頂直射光下進行拍攝,上午的八、九點鐘,下午的三、四點鐘都是比較理想的時間段。同時采用側逆光下拍攝,畫面質感最佳。夜航拍攝是一個特殊情況,在幾天的拍攝中,我們安排了其中的一天進行了夜景拍攝。八月的寧波,一般在晚上六點半到七點是夜幕降臨的時刻,這段時間也是最佳的拍攝時間,利用天光的藍色拍攝出來的畫面質感最佳。和許多城市一樣,景觀燈并不是每天都亮的,所以,在決定夜間拍攝時間后,要提前聯系控制景觀燈的城管部門,保證在拍攝這段時間里,景觀燈要全部打亮,這樣才能拍攝到絢麗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