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波
(永興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3300)
腦梗死是指由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起的局部腦組織軟化壞死,約占所有腦血管疾病的75%~80%[1]。有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腦梗死的主要原因,而他汀類藥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還具有抑制炎癥及氧化反應、保護內(nèi)皮細胞,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等作用[2],為探討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75例,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本組共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齡48~76歲,平均64歲,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制訂的相關診斷標準[3],并經(jīng)顱腦CT或MRI確診。所有患者均于發(fā)病12h內(nèi)入院,系首次發(fā)病,入院前1個月內(nèi)未曾使用任何降血脂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及入院時間等基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方法:具體措施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靜脈輸注胞二磷膽堿保護腦細胞、使用奧扎格雷鈉抗血小板和擴張血管等,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適度采用20%甘露醇靜脈注射降低顱內(nèi)壓,糾正酸堿平衡失調(diào),預防感染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辛伐他汀20mg/次d,1次/d,頓服。兩組療程均為2周。
于治療前后檢測所有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療程結(jié)束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價[4]: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超過90%,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低于90%,但高于45%,病殘程度1~3級;有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低于45%,但高于18%;無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程度低于17%或無變化,甚至惡化。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基本痊愈24例,顯效28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9.33%,對照組基本痊愈7例,顯效9例,有效33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65.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TC、LDL-C、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各項觀測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后各項觀測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3.65±2.20*對照組 75 4.62±0.93 1.31±0.45 2.83±0.83 9.84±3.70 Hs-CRP(mg/L)觀察組 75 2.73±0.70*1.56±0.42*1.99±0.82*
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主要由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脫落,導致腦血管狹窄甚至閉塞致使局部腦組織血供障礙而引起,而腦組織局部過度缺血所引起的炎性反應又將進一步加重腦損傷,致使其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因此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阻斷腦缺血后的炎癥級聯(lián)反應是預防和治療腦梗死的理想策略[5]。
他汀類藥物為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屬于血脂調(diào)控藥,能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6]。目前,他汀類藥物正逐漸應用于腦梗死的臨床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他汀類藥物在調(diào)控血脂的同時,還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腦缺血后炎性反應的多個過程[7],并顯著降低炎性標志物C-反應蛋白的水平[8]。他汀類藥物還可通過直接激活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而恢復內(nèi)皮功能,保護內(nèi)皮細胞,此外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血小板作用等,通過諸多途徑達到改善神經(jīng)功能,保護腦組織、促進腦血管再生和新的腦梗死灶形成的作用[9]。
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89.33%,對照組總有效率65.33%,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TC、LDL-C、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果顯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早期使用他汀類藥物,能顯著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血脂水平,提高其總體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李征,王擁軍,梁德君,等.急性腦梗死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對炎性介質(zhì)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6,29(11):40-42.
[2]Welch KM.Review of the SPARCL trial and its subanalyses [J].Curr Atheroscler Rep,2009,11(4):315-321.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2.
[4]湯繼平.早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4-5.
[5]高娟,張杏紅,張平,等.青年腦梗死患者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對炎癥介質(zhì)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09,26(2):32-34.
[6]王彥闊,孫麗萍,張敏,等.他汀類藥物對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二級預防的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15):38-40.
[7]Erean E,Tengiz I,Altuglu I,et al.Atorvastatin treament decreases inflammotory and proteolytic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J].Kardiol Pol,2004,60(5):454-458.
[8]Lee KT,Lai WT,Chu,et al.Effect of withdrawl of statin of C-reactive protein [J].Cardiology,2004,102(3):166-170.
[9]李登花,夏英,王金蘇.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MCP-1、MMP-9水平及神經(jīng)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1,51(2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