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O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洛陽471003)
隨著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開展臨床實驗室認可已成為大勢所趨。因此,作者對本院的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按照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制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儀器與試劑 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質(zhì)控品;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雅培CD-32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
1.2 樣本采集
1.2.1 校準用血 本科室健康人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全血10 mL(EDTA-K2抗凝),將血液在一個容器內(nèi)混勻后分裝成3份,第1份用于定值,第2份用于校準,第3份用于校準后驗證。室溫下保存,并保證4 h內(nèi)完成檢測。
1.2.2 評價用血 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全血的常規(guī)樣本剩余血(EDTA-K2抗凝)。
1.3 儀器準備 待校準的儀器為本院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先開機預熱15 min,清洗至本底空白全部符合要求;參考儀器為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以及對比儀器雅培CD-32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先開機預熱15 min,清洗至本底空白全部符合要求;具體要求為WBC≤0.3×109/L,RBC≤0.03×1012/L,HGB≤1.0 g/L,HCT≤0.005,PLT≤10.0×109/L。
1.4 方法
1.4.1 血細胞自動計數(shù) 全血細胞計數(shù)及白細胞分類自動分析嚴格按照西門子ADVIA2120、雅培CD-3200和希森美康XE-2100儀器操作說明書進行。
1.4.2 血細胞自動分析性能評價實驗 西門子ADVIA 2120測定全血細胞計數(shù)及白細胞分類的各種性能包括:精密度、線性范圍、攜帶污染率、總重復性和可比性,均嚴格按照ICSH制定的評價標準進行。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所有結(jié)果均采用配對t檢驗,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精密度測定 (1)批內(nèi)精密度測定:選用本院住院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并已知是高、中、低值的樣本各1份,將其充分混勻,在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用全血模式手動測定方式,連續(xù)測定10次,按精密度=標準差/均值×100%計算,結(jié)果滿足1/4美國臨床檢驗修正法規(guī)(1/4CLIA′88),WBC≤3.50%,RBC≤1.50%,HGB≤1.75%,HCT≤1.50%,PLT≤6.25%)要求。經(jīng)計算各參數(shù)批內(nèi)精密度均滿足要求,見表1。(2)批間精密度測定:取西門子ADVIA 2120原裝中值質(zhì)控品1支,每日充分混勻在西門子ADVIA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用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測定1次。滿10d后按精密度=標準差/均值×100%計算,結(jié)果應滿足1/3 CLIA′88(WBC≤5.00%,RBC≤2.00%,HGB≤2.30%,HCT≤2.00%,PLT≤8.30%)要求。經(jīng)計算得到WBC=3.25%,RBC=1.56%,HGB=1.89%,HCT=1.39%,PLT=5.26%,各參數(shù)批間精密度均滿足要求。
表1 西門子ADVIA 2120測定批內(nèi)精密度測定結(jié)果(%)
2.2 攜帶污染率 按照ICSH推薦方法,樣本制備。選本院住院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并已知高值和低值樣本各1份,將高值樣本混勻后在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用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連續(xù)測定3次,記錄為I1、I2、I3,然后立即取低值樣本混勻后在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用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測定3次,記錄為J1、J2、J3,然后按公式:攜帶污染率(CO%)=(J1-J3)/(I3-J3)×100%,分別計算攜帶污染率。見表2。
表2 西門子ADVIA 2120測定攜帶污染率實驗結(jié)果
2.3 線性范圍(即稀釋效果) 將選用本院門診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并已知是高濃度的樣本1份,移去部分血漿后充分混勻,用西門子ADVIA 2120稀釋液對倍稀釋成100%、80%、60%、40%、20%、10%共6個稀釋濃度,混勻后由低濃度至高濃度分別進行測定,每個濃度各測定3次,取后2次結(jié)果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以100%濃度樣本的測定值×稀釋度為期望值,并將WBC、RBC、HGB、HCT、PLT的測定值與期望值間作線性回歸分析得到相關系數(shù)(r),要求r≥0.995。經(jīng)計算測定值與期望值的相關性良好,符合要求。見表3。
表3 西門子ADVIA 2120測定線性范圍實驗結(jié)果
2.4 總重復性
2.4.1 選用本院住院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并已知是高、低值的樣本各5份,中值樣本10份,按常規(guī)方法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測定,記錄結(jié)果,再將樣本室溫放置2、4 h后再測定,記錄結(jié)果。按下列公式計算:(1)SSQ=∑(各測定值)2-∑(各樣本三次合計)2/n;(2)CV%=均值}×100%;結(jié)果需滿足1/4CLIA′88要求。
2.4.2 經(jīng)計算得到WBC=3.15%,RBC=0.89%,HGB=1.12%,HCT=0.79%,PLT=4.56%,各項參數(shù)總重復性均符合標準要求。
表4 西門子ADVIA 2120與希森美康XE-2100以及雅培CD-3200的相關性
表5 西門子ADVIA 2120與希森美康XE-2100的r值比較
2.5 可比性分析[1]每天按比例隨機選取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樣本8份,收集后2 h內(nèi),分別在西門子ADVIA 2120、希森美康XE-2100以及雅培CD-3200采用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按1號至8號再8號至1號的順序測定,取2次結(jié)果均值,共測定5 d。使用統(tǒng)計軟件分析西門子ADVIA 2120與希森美康XE-2100的40次結(jié)果的相關性,以及西門子ADVIA 2120與雅培CD-3200的40次結(jié)果的相關性,要求r≥0.975。經(jīng)計算5個測定參數(shù)均有良好的相關性,見表4。
2.6 準確性 隨機選取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常規(guī)樣本剩余新鮮全血樣本40份,相同條件下,同一操作人員,分別采用全血模式自動測定方式在西門子ADVIA 2120和參考儀器希森美康XE-2100上測定,各測定1次,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配對t檢驗,r值均能達到儀器出廠前的實驗值,WBC、RBC、HGB、HCT、PLT 5項參數(shù)結(jié)果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按照ISO15189要求,臨床實驗室在建立或?qū)υ蟹治鱿到y(tǒng)進行改進時,必須對分析方法的分析性能進行評價。加之環(huán)境如運輸、搬動和安裝過程變化的影響,儀器進樣系統(tǒng)、檢測系統(tǒng)以及其他部件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變化,導致其準確度降低、偏差加大,實驗室在使用前應通過對檢測系統(tǒng)的性能評價和校準,檢測結(jié)果能達到臨床實驗需求[2],方可投入使用。用能夠溯源的配套校準品,校準本實驗室的參考儀器XE-2100和某醫(yī)院的比對儀器CD-3200作為溯源參考檢測系統(tǒng),對本實驗室用于常規(guī)檢測的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比對和必要的校準[3]。用“定值”的健康人新鮮全血進行儀器的溯源傳遞,為保證多臺儀器測定結(jié)果之間的可比性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4]。新鮮全血樣本作為校準物和質(zhì)控物理論上很適合,但穩(wěn)定性差,為了保證校準和性能評價的有效性、樣本的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作者把檢測時間控制在4 h內(nèi)[5],這樣可以保持樣本的新鮮,避免因固定、保存處理所帶來的檢測誤差。
通過本次用臨床新鮮全血系統(tǒng)評價西門子ADVIA 212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發(fā)現(xiàn)[5],本機自動沖洗系統(tǒng)良好,各參數(shù)均具有良好的線性(r≥0.995),且攜帶污染率均小于1.00%;其總重復性滿足CLIA′88要求;批內(nèi)精密度均滿足1/4 CLIA′88要求,同時批間精密度均滿足1/3 CLIA′88要求;在與雅培CD-3200以及希森美康XE-2100可比性實驗中,各參數(shù)差異均有良好的相關性;在與希森美康XE-2100準確性實驗中,各參數(shù)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可見西門子ADVIA 2120各項評價試驗均達到評價要求,能滿足臨床診斷預后及治療的需要,可以投入使用。
[1]彭黎明,蔣能剛.多臺血細胞分析儀校準方法的建立[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05,28(5):539-542.
[2]王文娟,李雪芬.新鮮血比對方法在血液分析儀室內(nèi)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7(1):88-92.
[3]王華梅.應用新鮮全血對血液分析儀質(zhì)控檢測溯源性傳遞的評價[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43(4),331-334.
[4]葉應嫵.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141.
[5]高原,楊劍敏.應用新鮮全血對多臺血液分析儀比對的臨床應用[J].檢驗醫(yī)學,2008,23(3):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