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強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總膽固醇 (TC)/HDL比值與冠心病發(fā)病危險性關系的報道較多,認為高比值的TC/HDL為評估冠心病危險性的重要指標。HDL降低是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而單純HDL和TC/HDL比值與腦血管發(fā)病的危險性間關系報道相對較少,有研究認為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礎和發(fā)病因素之一是動脈粥樣硬化,TC/HDL比值的升高也應和腦梗死發(fā)病關系密切[1]。本研究采用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分析血脂各組分及TC/HDL比值與缺血性腦卒中及年齡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病例組來源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腦梗死患者共518例,均為發(fā)病2d內入院,其中男286例,女232例,年齡42~79歲,平均 (62.15±10.18)歲,對照組為同期我院健康體檢中心491例非卒中患者,男303例,女188例,年齡40~76歲,平均 (61.31±9.05)歲。通過問卷訪談收集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病例組和對照組共1 009例,其中40~49歲159例,50~59歲256例,60~69歲302例,70~79歲292例。因腦卒中3d內血脂有波動[2],取發(fā)病3d內血標本進行檢驗。
1.2 選擇和排除標準 病例組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對照組和病例組在平均年齡和性別構成上無顯著差異,凡有下列情況予以排除:心房纖顫、血液病、結核、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入院前1周內使用降脂藥物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在入院3d內進行血脂水平測定,采清晨空腹靜脈血,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血脂指標包括血TC、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HD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t檢驗,2組以上采用Oneway ANOVA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在年齡、性別構成上無顯著差異,提示病例組和對照組具有可比性。常見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吸煙史、飲酒史、家庭史病例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
2.2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 病例組TC、TG、LDL水平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P>0.05)而HD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病例組的TC/HDL比值為 (4.28±1.22),對照組為(4.09±1.24),病例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2.2 不同年齡組間血脂及TC/HDL比較 將100 9例患者分4組:40~49歲為1組,50~59歲為2組,60~69歲為3組,70~79歲為4組,并分別計算各組血脂水平。1組和2組、1組和3組、1組和4組TC差異有顯著性 (P<0.05);1組和2組、1組和3組、1組和4組TG差異有顯著性 (P<0.05);1組和4組HDL有顯著性差異 (P<0.05);1組與2組、1組與3組、1組與4組LDL均有顯著性差異 (P<0.05);而TC/HDL各組間無明顯差異 (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liquid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liquids between two groups
注: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
?
表2 各年齡組間血脂及TC/HDL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liquids and TC/HDL in different age-group
TG增高可促進中密度脂蛋白和小顆粒LDL形成。后兩者由于顆粒較小,易沉積在內膜下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此外,TG還具有促凝作用,可激活Ⅶ因子促進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同時可抵制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從而抑制纖溶系統(tǒng)。上述兩種機制都可導致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然而對于TG與卒中的關系,至今并無統(tǒng)一結論,眾多研究并未發(fā)現TG升高與卒中相關[3]。本研究亦未發(fā)現TG與腦梗死之間的相關性,病例組和對照組TG水平均在正常范圍或處于臨界水平。
關于HDL和缺血性腦卒中的關系目前研究結果比較一致,認為HDL的降低與腦卒中的發(fā)病危險性相關[4]。HDL在TC的逆向轉運 (RCT)起重要作用,HDL經由RCT途徑可將外周細胞多余的TC通過血漿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 (合成膽汁酸以及作為細胞成分等),因此具有抵抗動脈硬化形成的作用。HDL除了轉運膽固醇外,還可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異常血管收縮,同時有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目前實驗室測定HDL是用檢測HDL-C來表示,因而易將HDL和HDLC混淆[5]。如對HDL結構和功能進行綜合分析,可知HDL-C僅是HDL球狀結構的一個組分。因此,有文獻認為HDL-C和動脈粥樣硬化的負相關[6],本質上反映的是HDL和動脈粥樣硬化的負相關。本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的HDL水平較對照組低,支持HDL是缺血性腦卒中保護因素的觀點。
本研究中雖然不同年齡段間血脂有差異,而TC/HDL比值在不同年齡階段間差異性較小。因此,可以認為高比值的TC/HDL在不同年齡都可能是腦梗死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認為血脂隨年齡有增高趨勢。一項歷時八年的前瞻性研究從1986年開始對15 624例年齡20~61歲的患者追蹤觀察他們的體質量指數及血脂的變化。結果發(fā)現體質量指數發(fā)生顯著性變化,隨著體質量指數的增加血脂某些成分也發(fā)生顯著變化,這些隨年齡增加的血脂成分為TC、TG、HDL。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不同。根據研究結果,HDL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明顯降低,其保護因素降低可能是卒中發(fā)生的原因之一;而TC/HDL比值可更好地反應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TC、TG及LDL與缺血性卒中也有一定關聯(lián),但限于樣本量及回顧性研究,未能明確其與缺血性卒中的關系。總之,對于血脂與卒中的關系尚需進行更大樣本量的研究。
1 Aull S,Lalouschek W,Schnider P,et al.Dynamic changes of plasma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patients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nor stroke[J].American Journal Medicine,1996,101(9):291 -298.
2 Ebrahim S,Sung J.Serum cholesterol,haemorrhagic stroke,ischaemic stroke,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Korean national health system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BMJ,2006,333(7557):22.
3 李霞,王靜,易光輝,等.高密度脂蛋白型抗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機制[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8:16(9):743-745.
4 尹恝,王必宇,張愍.老年腦梗死患者血清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期限圖譜的彎化[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3(8):844-846.
5 Prospective Studies Collaboration.Blood cholesterol and vasculoar mortality by age,sex,and blood pressure:a meta-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61 prospective studies with 55 000 vascular deaths[J].Lancet,2007,370(19):1829 -1839.
6 賈巖.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腦梗死發(fā)病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