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浩
解放軍總醫(yī)院內科臨床部心血管內科,北京 100853
PBL與LBL兩種教學方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比較研究
薛 浩
解放軍總醫(yī)院內科臨床部心血管內科,北京 100853
目的 比較PBL和LBL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效果。方法 連續(xù)入選在我院實習醫(yī)學本科學生36例,將其分為兩組:PBL教學組(n=18人)和LBL教學組(n=18人)。分別實施PBL教學方法和LBL教學法,出科前進行問卷調查和試卷考試,將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PBL教學方法組成績明顯高于LBL教學法,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能更好地提高醫(yī)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一門??菩苑浅姷呐R床科室,具有病種復雜,相關專業(yè)理論繁多,在心內科教學中如何提高基礎理論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培養(yǎng)獨立臨床思維方法和實際臨床工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以傳統(tǒng)授課為基礎(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單向教學方法,其核心是以學科為基礎,以教員課堂講授為主要形式,主要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完整, 條理清晰,長期以來一直是教學的主流形式。深受師生的歡迎。而目前國際醫(yī)學教育研究的熱點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正在成為心內科臨床教學改革的模式,PBL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其的核心是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的,因其特殊的優(yōu)勢,近年被引入我院心內科臨床教學,本研究旨在比較兩種教學方法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實際效果,以更好的提高心內科的臨床教學水平。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連續(xù)納入2010年9月~2011年12月五年制本科臨床醫(yī)學實習生36名,在心內科科見習時間均在2個月以上。將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LBL教學組和PBL教學組各18名,分別施行PBL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兩組均使用統(tǒng)一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內科學教材,對其中的五種疾病進行授課,授課的時間出科前進行問卷調查和理論試卷考試,將兩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LBL教學組 以傳統(tǒng)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式,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按照疾病概述、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順序思維模式授課,其教學程序與教材一致,實行以課堂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的方式,最后到病房示教典型病例以及體格檢查。其目的是使學生從老師授課中獲得知識,通過不斷的記憶、模仿,提高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1.2.2 PBL教學組 授課前老師將臨床典型資料、授課目標及問題提供給同學,課前要求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學習有關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教學查房時再現(xiàn)臨床典型病例,要求一名同學進行問診、體格檢查,結合其輔助檢查后匯報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以及治療方案情況。老師以問題為基礎進行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最后由老師進行系統(tǒng)歸納總結、針對學生存在問題對疾病進行系統(tǒng)的補充講解。旨在通過問題的引導,提高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教學效果評價
心內科見習結束后分別對PBL教學組和LBL教學組全部學生同時進行相同問卷調查和試卷理論測試,問卷包含6個問題:提高學習主動性、開闊臨床思路、加強理論理解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對疾病的記憶和理解力。理論考試滿分100分,題型包括客觀題40 分和主觀題60分。比較PBL和LBL教學法兩種教學效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均輸入計算機并建立數(shù)據庫,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統(tǒng)計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 學生對兩種教學法主觀認識情況比較
學生對兩種教學法主觀認識調查結果見表1,兩教學組學生主觀認為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習主動性、開闊臨床思路、加強理論理解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對疾病的記憶和理解力的學生比例在LBL教學組分別為82.1%、77.0%、71.2%、68.9%、69.2%和71.7%;在PBL教學法組分別為91.7%、87.4%、86.2%、92.9%、94.0%和89.2%,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學生對PBL教學法的認可明顯高于LBL教學法。
2.3 兩種教學法對學生成績比較
PBL、LBL兩教學組理論考試組結果見表2:PBL教學法組學生的理論考試總成績和理論考試主觀題、客觀題成績明顯高于LBL教學法組(P<0.05)。
表1 學生對兩種教學法主觀認識情況比較
表2 兩種教學法對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分)
本研究表明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學習的主動性以及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明顯高于LBL教學法。
傳統(tǒng)LBL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輸,學生經常是填鴨式地接受知識被動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在PBL教學法中,以傳授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并重代替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代替了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培養(yǎng)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在老師組織引導和參與下,將知識隱含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原知識為實踐服務的本質,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和掌握醫(yī)學知識,學生由知識的記憶者變?yōu)榱酥R的應用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理解能力及獲取新知識,有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3]。
心血管內科是一門發(fā)展非常迅速且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較緊密的學科,要求帶教老師除了具有精湛全面的理論知識,還要了解本專業(yè)相關的新進展。因此,在PBL 教學中應給予學生的是全面真實的臨床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具有復雜性。因為人的機體是復雜、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因此臨床問題常常是復雜的橫貫于各門學科,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將學校所教的各科知識當作一個統(tǒng)一體的意識[4],在處理臨床問題時應該注意到各個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多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因此擔任PBL教師應具備豐富的臨床知識,授課前詳細的制定討論提綱,選擇出適當而典型的臨床病例,規(guī)劃好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圍繞解決問題展開,讓學習者通過解決真實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LBL教學法,PBL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醫(yī)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PBL教學模式符合現(xiàn)代醫(yī)學教育發(fā)展方向,有利于醫(y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值得推廣和應用。
[1] 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2] 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l.Surgent-student e-Learning for reality: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surgery[J].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2008,65(2):120-125.
[3] 楊秀梅,潘冬梅,尹安春.PBL 結合LBL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2,33:442-444.
[4] 于愛軍,張學軍,劉金龍,等.PBL教學方法在普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教育論壇,2011,8:100-101.
薛浩,女,漢族,1968 年生,醫(yī)學博士?,F(xiàn)為解放軍總醫(y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在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血管心功能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臨床及實驗性研究?,F(xiàn)任全軍心血管委員會,中國老年學會老年醫(yī)學委員會心血管委員會常務委員;被聘為《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編委,《中華心血管病雜志》及《PLoS ONE》雜志特約審稿人,目前第一負責人承擔省部級課題三項,第一完成人榮獲省部級科研獎兩項;近年來發(fā)表論文30 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fā)表SCI 收錄論文6 篇。
Compa rative stud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cardiology
XUE Ha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method in and lecture-based learn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cardiology.Methods36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PBL group and LBL group.PBL and LBL teaching methods were respectively us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average score and the fine rat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PBL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BL group.Conclusion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PB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LBL, and PBL should be extensively applied in clinical teachingof cardiology.
Problem-based learning;Lecture-based learning;Cardiology
G642
A
2095-0616(2012)12-09-02
2010北京市醫(yī)藥產品和技術重大項目培育研究(NO:Z10 1107050210009)
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