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琴,張克志
(賓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賓川 671600)
賓川縣2008年至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張克琴,張克志
(賓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賓川 671600)
目的:了解賓川縣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布特點,為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從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中導出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賓川縣手足口病個案信息進行分析。結果: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全縣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861例,其中男501例、女360例,男女比例為1.39∶1.00。0~4歲幼兒報告738例,占病例總數的85.71%。職業(yè)以散居兒童為主681例(占79.09%),其次為幼托兒童148例(占17.19%)。2011年采集臨床診斷病例糞便標本13份,檢出腸道病毒EV71陽性3份,CoxA16陽性2份。結論:賓川縣手足口病以0~4歲幼兒發(fā)病為主,2歲組發(fā)病最高,達304例,防控工作的重點人群是散居兒童和托幼兒童。
手足口?。灰咔?;分析
手足口?。╤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兩者所致的手足口病在臨床上難以區(qū)別,EV7I不僅可引起手足口病,而且可引起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如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癱瘓等〔1〕。為了解賓川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積極探索相應的防控措施和策略,現對賓川縣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進行如下分析。
1.1 材料 疫情資料來自賓川縣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人口資料來源于賓川縣統(tǒng)計局。診斷標準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和《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
1.2 方法 運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和EXCEL 2003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實驗室檢測:按省州文件要求,自2011年起由縣級CDC對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糞便標本并上送大理州CDC,采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并反饋結果。
2.1 基本情況 賓川縣位于大理州東部,金沙江南岸干熱河谷地帶,轄10個鄉(xiāng)鎮(zhèn),86個村委會,總人口35萬人,境內主要居住著漢、白、彝、等25個民族和來自印尼、印度、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7個國家的歸僑、難僑。
2.2 發(fā)病情況 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賓川縣共報告手足口病861例,各年發(fā)病數位居丙類報告?zhèn)魅静“l(fā)病首位,其中男501例、女360例,男女比例為1.39∶1.00,無重癥和死亡病例。
2.3 時間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報告,其中4~7月是發(fā)病高峰,報告603例,占發(fā)病總數的70.03%(見表1)。2010年12月發(fā)病41例,2011年1月發(fā)病93例、5月發(fā)病77例,出現2個發(fā)病高峰。
表1 2008年5月~2011年6月賓川縣手足口病的分月發(fā)病情況
2.4 地區(qū)分布 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賓川縣共報告手足口病861例,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除拉烏鄉(xiāng)外)均有病例報告,發(fā)病主要集中在人口較多和經濟相對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發(fā)病數居前五位的為金牛鎮(zhèn)(384)、州城鎮(zhèn)(91)、喬甸鎮(zhèn)(84)、賓居鎮(zhèn)(82)、大營鎮(zhèn)(77),占發(fā)病總數的83.4%(718/861),其他4個鄉(xiāng)鎮(zhèn)占發(fā)病總數的16.6%(143/861)。
2.5 年齡分布 發(fā)病年齡主要集中在0~4歲組,發(fā)病738例,占病例總數的85.71%(738/861),而0~4歲組中又以2歲組發(fā)病明顯,發(fā)病304例,占41.19%(304/738)。其次為5~6歲組,發(fā)病88例,占10.22%(88/861);25歲組發(fā)病2例,占0.23%(2/861)。發(fā)病趨勢總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年齡越小,發(fā)病越高,以散發(fā)為主(見圖1)。
2.6 性別及職業(yè) 男性501例、女性360例,男女比例1.39∶1.00。職業(yè)分布依次為:散居兒童681例(79.09%),幼托兒童148例(17.19%),學生30例(3.48%),農民、干部職員各1例(0.23%)。
圖1 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賓川縣手足口病病例年齡分布
賓川縣手足口病發(fā)病以0~4歲兒童為主,占85.71%,而各年發(fā)病又以2歲組發(fā)病最高,共發(fā)病304例,占0~4歲組發(fā)病總數的41.19%(304/738)。職業(yè)分布主要是散居兒童和幼托兒童,散居兒童多于幼托兒童,這與普洱市周維宏、羅艷等調查一致〔2〕。發(fā)病時間4~7月為發(fā)病高峰,與國內有關文獻報道相似〔3〕,占病例總數的85.71%,但經調查顯示,賓川縣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出現一個發(fā)病高峰,形成冬春發(fā)病增加趨勢,這可能與賓川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全球環(huán)境氣溫升高,利于病毒存活有關。采集上送大理州CDC手足病患者標本13份,檢出EV71陽性3份,CoxA16陽性2份,表明兩種病毒感染交替出現,成為賓川縣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4〕。性別分布男性高于女性,與男孩生性活潑,暴露機會多于女孩有關,手足口病發(fā)病是否具有性別易感性有待進一步研究〔5-6〕。
目前,手足口病仍沒有安全有效的疫苗來預防,也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預防顯得極為重要。教育、衛(wèi)生部門要聯合行動,制定和完善防控預案,做好疫情報告,加大對轄區(qū)內醫(yī)療機構、托幼機構及學校的傳染病監(jiān)測力度,抓實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治的檢查指導工作??h疾控中心要加強疫情監(jiān)測,落實醫(yī)療機構預檢分診制度,并指導醫(yī)療機構抓實院內感染控制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重點抓好托幼機構的防控工作,學校、托幼機構要抓好教室、寢室、廁所、食堂等公共場所的常規(guī)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發(fā)現疑似手足口病病人時及時隔離治療,凡是病情未愈者不得返園,這也是預防控制手足口病在托幼機構發(fā)病的關鍵〔7〕。對散居兒童要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尤其是在發(fā)病高峰期,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知曉,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減少集會,盡量不讓兒童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同時,托幼機構及家長要教育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飲食習慣。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重點應對公眾進行心理疏導,并加強對重癥病例臨床表現的宣傳,提高家長對手足口病的認識,使具有重癥病例早期指征的患兒能及早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1〕楊秀惠.嚴延生.手足口病的病原學研究進展〔J〕.傳染病信息,2008,21(3):129-131.
〔2〕周維宏,羅艷,趙志佳.2008-2009年云南省普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J〕.云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15(4):61-63.
〔3〕段世彬,任立全,時忠明.2009年濟寧市市中區(qū)幼兒園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發(fā)病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0,36(2):37-41.
〔4〕陳德穎,林向利,楊正輝.利用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管理系統(tǒng)開展手足口病監(jiān)測報告〔J〕.疾病監(jiān)測,2006,21(8):435-436.
〔5〕張子根,金祝平,龐志峰,朱軍禮.2009-2010年浙江省金華市手足口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1,26(9):703-705.
〔6〕李蘭娟.手足口病〔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5-229.
〔7〕王健,劉曉青,潘歡弘,等.手足口病的流行及預防控制概況.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15(6):22-24.
Analysis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Binchuan County from 2008 to 2011
ZHANG Keqin,ZHANG Ke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inchuan County,Binchuan,Yunnan 671600,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distribution of Binchuan County from May 2008 to June 2011,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Methods:Analyze the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ase from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rom May 2008 to June 2011 in Binchuan County. Results:From May 2008 to June 2011,it was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861 HFMD cases in the county;501 were male;360 female; sex ratio of 1.39:1.738 cases which mainly involved in 0-4 years old children made up 85.71%of the total cases.There were 681 cases that were scattered children(79.09%),followed by preschool children 148 cases(17.19%of the total).Among 13 stool specimen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 in 2011,there were 3 enterovirus EV71+and 2 CoxA16+.Conclusion: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Binchuan County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ildren aged 0-4,304 cases in age group(2 years old).The key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cattered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hand-foot-mouth disease;epidemic situation;analysis
R54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2345(2012)03-0035-03
2012-01-04
2012-01-25
張克琴,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預防醫(yī)學研究.
(責任編輯 毛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