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永泉
如何做好會務攝影
□ 于永泉
無論作為職業(yè)攝影師還是兼職攝影師,我都熱衷于通過自己手中的相機,實現(xiàn)一次次的藝術構思和創(chuàng)作惟妙惟肖的畫面。飽和的色彩,優(yōu)雅的線條讓我們將自己的攝影作品視如珍寶,更激發(fā)了我再度創(chuàng)作的熱情,相比之下似乎就不太喜歡拍攝比較缺乏藝術性的會務照片,但作為一項工作來講,拍攝好會務和領導人物的照片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難就難在對會議照片的正確把握和如何拍攝出不同會議的不同特色、不同風格的照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了解會議的議程,要把整個會議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片段拍攝下來。其中包括:會議開幕式、領導講話、會議中心議題、先進代表講話、投票選舉、頒獎儀式、閉幕儀式等。
一般來說,會議一開始主持人開場白要用特寫鏡頭,因會議桌一般較高,不宜正面拍攝,否則只看見臉部,拍攝效果不佳,正確的拍攝角度應是45度,給領導拍攝照片最好在會議一開始拍攝,這時的領導精神飽滿,拍攝出的照片效果最好,但也要注意主席臺背影的一些不和諧畫面重疊,最好各種角度都要拍一些,以備選擇之用。給領導拍照構圖時,還要注意麥克風不要遮住領導的臉部。
拍攝發(fā)言人照片時一定要將發(fā)言人的神態(tài)拍出來,最好當發(fā)言人講得最精彩的時候,手也舞起來了,臉也笑起來了,這時,要盡量多拍幾張,最好啟動連拍功能拍攝。
拍攝會議照時,主題一定要突出,會議照要將會場橫幅的會議標題拍進畫面,要讓大家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什么會議,還要注意畫面的充實性,做到三位一體。即:會議橫標,主席臺領導,參會人員都要拍出來,使會議照隆重、生動又有立體感,但會議照要注意,不要將會場過道拍攝進來,否則照片顯得松散,調(diào)整一下角度便可以避開會場過道。
會議結束拍攝集體合影時,一般的次序是按照領導或重要人物坐第一排的中間位置;女同志或比較矮的男同志站在第二排;第三排開始是階梯,也是比較矮的同志的排位;第四排、第五排是中個子同志的排位;第六排、第七排是高個子同志的排位;這樣,前后排的高差就比較相似了,照出來的集體合影效果較好。
在領導發(fā)言交接的時候不妨把畫面對準聽眾,拍攝他們聚精會神的神態(tài)或做筆記的動作,切忌不要拍攝他們打盹或交頭接耳的畫面,否則將會成為會議拍攝記錄的敗筆,大場景和個別場景都要多拍幾張,以備選擇使用。
領導頒獎時,領獎人員要由臺下走向臺上,人是在運動著的,因此拍攝時一定要用閃光燈,否則容易使畫面虛掉,這就和拍攝人物的方法差不多了,近距離拍攝的時候,要注意閃光燈的角度,不能調(diào)節(jié)閃光燈角度的,盡量不要離拍攝人物太近,以免使拍攝對象發(fā)白,同時也要抓拍好會議開始和結束時的握手照片。在會務攝影中,常常要拍攝揭牌、剪彩照片,拍攝前一定要靠近臺前位置,銅牌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反光,取景時只要稍微側(cè)一下角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光,拍攝揭牌照片可以取近、中、遠景,另外,拍攝剪彩或揭牌時都要抓拍瞬間美好畫面。
當然,各種不同形式的會議會有不同側(cè)重點,不同拍攝要求,這主要憑工作經(jīng)驗,在理解不同會務、不同精神的基礎上進行拍攝,同時拍攝一般還要注意:拍攝領導講話、會議上有特點的代表人物的照片時要用閃光燈,如果是近距離拍攝,閃光燈不要直接對著人物,可以稍微向上,通過天花板的反光來進行補光,這樣人物的臉不容易出現(xiàn)發(fā)白的現(xiàn)象。另外,如果照相機有防紅眼的設置,要打開,不然,拍攝的人物眼睛會發(fā)紅。如果是遠距離通過長焦拍攝的人物,那閃光燈可以直接對準人物,或者根據(jù)距離遠近而定,要注意測光,一般選擇中間測比較好,可以兼顧兩頭。另外,會務拍攝還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第一是要盡量用大光圈,,因為拍攝人物需要大光圈,拍攝全景的時候是最廣的角,大光圈對景深基本上沒有什么影響;第二是速度,這需要根據(jù)光圈來定;第三是用好閃光燈,調(diào)節(jié)好角度和閃光量。總之,掌握了以上攝影方法就會拍攝出比較滿意的會務照片。
(作者單位: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