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偉
千里探“親”謝恩記
■曹 偉
報紙上的一條小消息,將兩個人緊緊地聯系起來。14年前,他資助她攻讀學業(yè);14年后,她順利大學畢業(y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位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去年金秋,剛剛從安徽中醫(yī)學院畢業(yè)的貧困女孩方園園,就千里迢迢趕到山西探“親”謝恩。
去年,金秋十月,三晉大地碩果飄香,處處一派豐收的景象。九九重陽節(jié)當天,蔚藍色的天空艷陽高照。中午12時,和諧號K906次列車緩緩駛入太原火車站。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一個年輕女孩滿懷激動走下火車,和正在焦急等待的一名軍人相擁而泣。這是一個跨越14年的擁抱,是一個感恩的擁抱。
這個年輕女孩,就是從安徽中醫(yī)學院畢業(yè)不久的方園園。這名軍人,則是武警晉中市支隊政治部宣傳科干事牛何松。14年前,兩個人本來素不相識,只因為報紙上的一條愛心求助消息,將兩個人緊緊地聯系起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方園園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但是在牛何松的資助下,她闖過了重重難關,勇敢地實現了自己的求學夢想,成為她們村里惟一的女大學生。
方園園很興奮,她不停地對前來接她的人說:“好高興啊,以前因為學習比較緊張,條件不太成熟,學業(yè)未成也無顏面對叔叔,只能等到我大學畢業(yè)了才能專程來看望叔叔,給他帶來一份滿意的答卷?!弊艘灰沟幕疖?,略顯疲憊、個頭不高、身形比較瘦弱的方園園一下火車,就雙手緊緊挽著牛何松的左臂,邊走邊向記者講述著14年來和牛叔叔之間的感人故事,“我3歲時就失去母親,1998年,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為了供兩個弟弟上學,父親辭去民辦教師的工作外出打工。原來就很拮據的家境每況愈下,姐弟三人中我排行老大,巨大的經濟負擔使我面臨輟學困境。就在此時,牛叔叔通過學校多方聯系,及時伸出援手,給了我重返校園的機會。叔叔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著我,他的點滴呵護讓我感受到了慈愛。”盡管有了牛何松的資助,方園園的求學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2005年7月,方園園高考落榜后心理壓力特別大,精神負擔特別重,感到自己對不起叔叔,對不起家人,對不起所有關心自己的人,每天不敢出門見人,絕望至極?!盀榱瞬蛔屛野胪径鴱U,對生活失去信心,叔叔多次寫信、打電話鼓勵我好好學習,不要想太多,還非常堅決地告訴我,一定要把我送進大學。在牛叔叔的激勵下,我發(fā)奮苦讀,終于考上了安徽中醫(yī)學院。”從此,方園園和牛叔叔通過書信往來互相鼓勵,她有什么心里話都會寫信告訴叔叔?;叵肫鹜拢@14年的愛心資助故事仍歷歷在目,說著說著,方園園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走出太原火車站,方園園一眼就看到了在出站口外迎接她的牛何松的妻子靳瑞青和兒子牛鑫宇。14年來,為了資助她上學,這個家庭幾乎是在省吃儉用中度過,看到嬸嬸仍然穿著2006年去合肥看望自己時穿的那件藍格子襯衫,再看看小鑫宇那件褲腿磨出了層層毛邊的牛仔褲,方園園的眼淚奪眶而出。為了圓自己的大學夢,14年來這個家庭舍去了太多太多。
方園園急忙從自己的行李包中拿出一件新衣服,披在靳瑞青的身上?!皨饗?,這是我用第一個月工資為您買的,快試試看合身不?這么多年我一直受叔叔和您的資助,難為你們了!”方園園這是第一次見小鑫宇,看著孩子簡單的穿著,與同齡孩子相比像一個山里娃,她憐愛地一把將小鑫宇摟入懷中,把自己帶來的糖果和玩具一件件放到他的手中,拉著他像親姐弟一樣在廣場合影留念。在簡短的休息之后,方園園執(zhí)意要先去長治壺關看望牛奶奶?!鞍偕菩橄?,奶奶養(yǎng)育了您,為了資助我卻沒能讓她老人家好好享受天倫之樂,我要去表示這份愧疚?!痹诜綀@園的執(zhí)意要求下,一行人驅車奔向牛何松的老家——長治壺關。
14年來,方園園也只見過牛何松兩三面,平時都是書信往來。在趕往壺關的路上,方園園將自己的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拿給牛何松看,“牛叔叔,您14年的愛心資助終于有了結果,園園沒有辜負您的期望,如今我已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如果沒有您14年的艱辛付出,我真不敢想我現在會是什么樣子!”看到嘴角掛著笑容進入夢鄉(xiāng)的小鑫宇,方園園再次想起了她的童年?!澳沩樌瓿蓪W業(yè),就是對我助學行動的最大肯定了”牛何松一邊說著,一邊從隨身的挎包中拿出一大疊報紙,“這么多媒體關注了咱們的故事,在新聞報道之后,我成了感動晉中十大公德人物候選人之一,并在各級文明辦的層層推薦下榮登了今年9月份的‘中國好人榜’?!薄疤昧耍鏋槟械礁吲d,我一定要以您的精神為我人生的標桿,好好向您學習?!痹谲嚿希瑑扇讼嗷ト∵^對方取得的“成績單”,高興地翻看著,分享著成功的喜悅。一路上,兩個人談笑風生,14年里發(fā)生的事情太多太多,說也說不完。
這是方園園第一次來山西長治看望牛何松的親人。聽說牛何松資助了14年的方園園大學畢業(yè)了,要專程回來看望牛奶奶,牛家門前聚集了許多鄉(xiāng)親。一進家門,方園園對著牛何松的母親就喊“奶奶”,語氣十分自然親切,好像是常年奔波在外的親孫女回家了一樣。兩個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互相問候著。
放下行李,方園園馬上從包里拿出安慶麥隴香糕點、岳西翠蘭茶和板栗等安徽土特產送給奶奶,并教奶奶如何品嘗,還不時將剝了皮的熟板栗送到奶奶嘴里?!澳棠?,這么多年牛叔叔一直資助我,沒能讓您老盡享天倫之樂,這次我專程趕來就是替他好好孝敬您老人家。我已找到工作,今后我會像親孫女一樣好好報答您的恩情?!本渚滟N心話,就像久違了的親人一般,一點也不陌生。
互相問候過后,活潑開朗的方園園感覺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挽起袖子和奶奶一起進了廚房,又是燒火,又是炒菜。忙碌間隙,她告訴記者,牛何松叔叔就是她的親人,來到牛叔叔家的第一感覺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一陣忙碌后,熱氣騰騰的餃子湯端上了桌。牛何松的母親說,沒啥好招待大家的,就吃一頓當地的團圓飯吧。原來,在當地,只有除夕夜才會吃象征團圓的餃子湯??梢?,盡管牛何松的家人不久前才得知他資助方園園的事,但他們對牛何松的理解和對方園園的支持都在香濃的湯里了……
大山里的夜靜謐而神秘,牛何松家年代久遠的石頭小屋里里外外都是歡聲笑語。在鄉(xiāng)親們的張羅下,牛何松家屋前燃起了一堆篝火。在火光的映照下,方園園與牛何松家人及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一起唱著跳著。面對此情此景,方園園再次流下了感恩的淚水,激動地說:“14年前,如果不是牛叔叔幫我,就沒有我的今天,感謝山西人民培養(yǎng)了好兒子,更感謝山西人民對安徽人民的關心和厚愛。山西是革命老區(qū),在這片培育和造就了太行精神的熱土上,老區(qū)人民特有的淳樸、大愛、熱情、奉獻的精神幫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你們一如既往慷慨、無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山西人民的大恩我永生難忘。”
牛何松的父親因患肺癌不幸于2008年底病故,看到奶奶一直一個人生活,十分孤單,園園強烈要求和奶奶一起睡。“奶奶,我就是你的親孫女,就讓我好好陪陪奶奶,和奶奶說說話、聊聊天吧!”
“以前我們這里交通閉塞,條件艱苦,環(huán)境惡劣,貧窮落后。牛何松的哥哥、姐姐讀完初中就因交不起學費相繼輟學,先后外出打工。牛何松從小就很懂事,雖是家中的小兒子,卻從沒有嬌生慣養(yǎng)的習性,砍柴、提水、喂豬……家務事都搶著干,知道體諒父母的難處。在同學們中也喜歡幫助別人,誰有困難他都主動去幫忙,鄰居們都管他叫‘小雷鋒’。他不僅很懂事,而且很有毅力,決心要做一件事就一定會堅持做到底。他上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家庭貧困經常不吃午飯,他就把自己帶的飯分給同學吃,直到小學畢業(yè),那個學生的家長來家里感謝時我們才知道。在當兵后,家里更是幫不上他一點忙,事事都靠他自己。1999年,牛何松考上武警工程學院,可是當時家里太窮,到處借才湊齊上他上學的費用。特別是1999年,他父親患腦血栓導致半身不遂,行動相當不便,沉重的經濟負擔讓我們全家人度日如年。由于當時他正在上軍校,我們就沒有告訴他這件事,直到年底放寒假回來他才知道。他當時生活也很緊張,省吃儉用完成學業(yè),看著他著急的樣子,我和他父親就安慰他,你是咱們家鄉(xiāng)唯一的大學生,還是軍校生,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和本領就是報答了我們?!闭勂鹜?,牛何松的母親不由得一陣酸楚。
“如果當時牛叔叔把資助我的學費寄回家,可能現在家里要寬裕得多,14年來,不管發(fā)生什么事,牛叔叔都不言放棄資助我到大學畢業(yè),他給予我的是一種依靠、一種力量,一種一直讓我前進的力量,是叔叔讓我看到了希望,感到了社會的溫暖。我一直認為叔叔家很有錢,沒想到也是這么窮,在我們安徽也有很多貧困的地方,那里交通不便、地貧物乏,像我這樣家庭的許多孩子還上不起學。”
看著牛家簡陋的家具,方園園向奶奶承諾,“我一定要像牛叔叔那樣做個好人,做個樂于助人的好人,盡我所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一老一少雖然初次見面,但總有嘮不完的話題,話匣子一打開就關不上,兩人一聊就到了深夜。
短暫的探親之旅只有一天時間。看看村里一棟棟小二樓拔地而起,再看看奶奶家那座上世紀70年代的破舊石頭小屋;看看鄰居家都有了暖氣,奶奶家還是以前那個火炕……眼前的情景深深地觸動了園園的心靈,她真正明白了人為什么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臨別時,牛何松和鄉(xiāng)親們將方園園送了一程又一程,難舍難分,直走到鄉(xiāng)間公路上,大家才揮手道別?!笆迨澹銥槲腋冻隽四敲炊鄥s不要我的任何回報,如今我找到工作了,我會以你為榜樣,以苦為樂,無私奉獻,像叔叔一樣把蓓蕾行動繼續(xù)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失學兒童,為社會多做貢獻、奉獻祖國?!迸R行前,方園園向牛何松保證。牛何松勉勵道:“如今你已步入社會,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但我們一定要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本職工作,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讓我們把報效祖國作為最大追求、把奉獻社會作為最大責任,共同努力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為有用之材,來年相見時,相互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題圖說明:完成學業(yè)的方園園(右二)到山西探“親”。 曹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