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后代出了三位高官
李大釗,河北省樂亭縣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著名學者。李大釗雖然早早就走了,卻留下了寶貴的革命遺產和精神財富。他打造的清正勤謹?shù)募绎L,延續(xù)了100年,傳承了三代人。其子李葆華,逝世前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黨委書記;李葆華長子李青已從中共浙江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和省政協(xié)副主席崗位退休;李葆華次子李宏塔現(xiàn)任安徽省政協(xié)副主席。
李大釗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他由爺爺一手撫養(yǎng)長大。雖然出生于農家,但爺爺非常重視對李大釗的教育。從五六歲入私塾,到從日本留學回國,李大釗前前后后上了18年學。早年,李大釗也像同時期的知識分子一樣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尋求救國的辦法。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后,李大釗把關注的目光轉向了馬克思主義。1919年,他發(fā)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從此確立了自己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一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并影響了一批青年學子。毛澤東后來回憶說,“我在李大釗領導下?lián)伪本┐髮W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思想迅速朝著馬克思主義方向發(fā)展”。
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時,工資是140塊大洋,后來他任教授時漲到200塊大洋,再加上他在別的大學兼課,每月收入至少在250塊至300塊大洋。但他去世后,家里的財產僅有1塊大洋。由于沒錢安葬,只好舉行公葬,也就是以向公眾募捐的形式安葬遺體。
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釗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80塊大洋作為組織的活動經(jīng)費。此外,只要有窮學生向他張口,他都會仗義疏財。每到發(fā)工資時,李大釗就會拿回來一把欠條。后來,為了不讓李家斷炊,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只好囑咐會計科,每月從李大釗的工資中拿出50塊大洋直接交給李夫人。李大釗的高尚品質感染了許多人。在為李大釗舉行公葬的募捐中,就連政見相左的汪精衛(wèi)也捐了1000塊大洋。曾因“問題與主義”與李大釗進行過論爭的胡適,在《胡適文存》第四卷的扉頁上寫道:這一卷獻給李大釗等四位先生。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余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英勇就義,時年38歲。
李大釗被殺害后,他的家人顛沛流離。兒子李葆華為躲避反動軍閥的抓捕,在友人的幫助下東渡日本,當時他還是一個中學尚未畢業(yè)的青年,蔡元培先生給李葆華開了一張高中畢業(yè)文憑。李葆華用了半年時間,補習日文和其他課程,考取了東京高等師范學校物理化學系,還在日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熬乓话恕笔伦兒?,李葆華中斷學業(yè)憤然回國,并未獲得學位,他的淵博學識來自于長年的革命實踐和勤奮自學。
李葆華1909年出生于河北。十幾歲時,他就在父親李大釗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過安徽省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等重要職務。然而,這樣一位高級干部的家中簡樸得讓人難以置信——老舊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客廳的沙發(fā)坐下就是一個坑。房子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建筑。2000年,中央有關部門要為李葆華調新房。他說,“住慣了,年紀也大了,不調了”。
李葆華次子、現(xiàn)任安徽省政協(xié)副主席李宏塔談起父親感慨地說,“父親對我們沒有什么條條框框的規(guī)定,更多的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常用祖父的事跡教育我們,說祖父為革命英勇犧牲,雖然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任務完成了,革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要我們嚴于律己,不斷進步”。
三年困難時期,李葆華調任安徽省委書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城鎮(zhèn)居民的糧食供應配額。李葆華借了一個糧本,自己到一家糧店買糧。營業(yè)員給了他3斤大米、7斤紅薯干,李葆華說,“不對,國家規(guī)定是每人每月7斤大米、3斤紅薯干”。營業(yè)員說,“是上邊讓我們這么賣的”。兩人爭執(zhí)起來。糧店營業(yè)員給派出所打電話,公安人員帶走了這個戴著眼鏡、知識分子模樣的大個子……后來,問題弄清楚了,糧食供應配額問題解決了,省委書記微服私訪的故事也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李葆華卻說,“我沒搞過什么‘微服私訪’,下去不浩浩蕩蕩就是了”。
從1966年起,李葆華全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讓幾個子女刻骨銘心。李葆華兒子李亞中回憶,“父親從作為省委第一書記到被沖擊、被揪斗、被抄家、被罷官、被軍管、被長達數(shù)年地在全省游斗,失去人身自由達6年之久。不過,子女們看到的父親依然保持著樂觀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1978年,李葆華調到中國人民銀行主持工作。
父親去世后,有記者問李宏塔:“你父親給你們留下了多少遺產?”李宏塔說:“我們不需要什么遺產,李大釗的子孫有精神遺產就夠了?!鼻靶┠?,在安徽合肥的長江路、六安路上,總能看到一個身材魁梧、滿頭灰發(fā)的中年人騎車行走在上下班的人流中,路上的交警都和他親熱地打招呼,他就是李宏塔。擔任領導工作20多年,李宏塔騎壞了4輛自行車,穿壞了5件雨衣、7雙膠鞋。隨著年齡增大,近幾年他才將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后來因為上班路途太遠,開始坐汽車。他笑稱,“自己會在能力范圍內盡量節(jié)儉,但也沒必要為此作秀,真實就好”。
1987年,李宏塔調任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曾先后4次主持分房工作,共分房近200套,卻從未給自己要過一套房子。在擔任廳局級干部期間,他全家一直住在60平方米的舊房里。后來,省里給他補了一個20平方米的套間,他正在讀研的兒子才有了自己的空間。 (據(jù)《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