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芳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qū)東龍中心衛(wèi)生院,廣西 貴港 537128
腰腿痛是以腰疼和腿疼為主要癥狀的傷科病癥。主要包括現代醫(y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等。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發(fā)病多由機體退行性病變、腰肌勞損及腰椎間盤突出所致[1]。中醫(yī)認為,風寒、腎虛、風邪入侵等因素可導致血氣經脈閉塞,不通則痛。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中老年腰腿疼的發(fā)生率逐年上升,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殺手之一。因此,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已成為解決中老年腰腿痛的關鍵所在。為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慢性腰腿痛的臨床療效,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腰腿痛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湯治療腰腿痛,臨床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共98例,均來自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25歲~86歲,平均 (52.4±2.3)歲;病程5d~16年,平均 (5.6±1.2)年,經診斷腰肌勞損28例,腰椎間盤突出32例,急性腰扭傷20例,腰椎橫突、梨狀肌綜合征18例。所選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9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棘突旁、壓痛點注射法,方法如下: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法消毒皮膚,進行局麻,取棘突旁2~3cm處為壓痛點,用9號針向椎體后緣斜刺,注入2%利多卡因5ml+丹參5ml+50mg曲安奈德,1次∕5d,連用30d。治療組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在給予中藥身痛逐淤湯治療,處方組成:川芎12g,秦艽12g,桃仁10g,甘草8g,羌活12g,沒藥12g,當歸12g,紅花12g,炒五靈脂8g,赤芍12g,香附10g,牛膝12g,桑寄生15g,地龍10g,白芍12g。水煎服用,1劑∕日,連服15d為1療程,服用2個療程。
療效判定參照崔學瑞[2]判定標準,分為3個等級,顯效:腰腿疼痛消失,四肢活動自如;有效:腰腿疼痛明顯減輕,功能明顯減輕,四肢活動稍受限制。無效:腰腿疼痛癥狀無改善,四肢功能未恢復。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3.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 (%),采用t檢驗。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7.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88%,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急慢性腰腿痛是疼痛診療中最常見的、嚴重影響勞動能力的病癥。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坐骨神經痛等癥。慢性腰腿痛常見于中老年患者,對中老年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中醫(yī)對該病早有認識,《素問·刺腰痛篇》曰:“橫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側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現代醫(yī)學認為腰腿疼痛與軟組織水腫、充血、粘連及纖維組織增生等無菌性炎癥,導致肌肉筋膜痙攣變性而造成疼痛等癥狀[3]。治療遵循活血通絡、祛瘀除濕、通痹止痛為原則。身痛逐於湯源自清·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祛風除濕止痛、抗炎鎮(zhèn)痛之功效。該方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沒藥具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赤芍、炒五靈脂活血化瘀止痛;秦艽、羌活、地龍、牛膝具行血舒絡、通痹止痛之功效;香附行氣活血;白芍活血舒筋,緩急止痛、桑寄生主治經絡痹阻痹痛;甘草可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水腫、缺血,使經脈暢通,共奏活血化瘀通絡,祛風除濕止痛、抗炎鎮(zhèn)痛之功效[4]。為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慢性腰腿痛臨床療效,將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7.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88%(P<0.05)。表明身痛逐瘀湯結合西醫(yī)治療腰腿疼痛可大大提高臨床療效。
總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慢性腰腿痛可明顯緩解腰腿疼痛,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黃海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慢性腰腿痛268例療效觀察[J].社區(qū)中醫(yī)藥,2011,8(13):131-132.
[2]崔學瑞.身痛逐瘀湯治療老年腰腿痛6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5):21-21.
[3]曹臣,汪經革.身痛逐瘀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頑固性腰腿痛40例[J].中醫(yī)中藥,2010,31(17):100.
[4]田旭光.活血化瘀加理療在腰椎間盤摘除術后腰腿痛治療運用中的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