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濤 薛志慧 敬繼紅 周元超 王奎生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在對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全面發(fā)展的積極向上的青年永遠是受社會的追捧,伴隨著高考擴招規(guī)模的增大,大學畢業(yè)生人數(shù)也隨之而漲。由于社會的重重激烈競爭,致使大多數(shù)學生把時間都用在了緊張的學習與就業(yè)當中,他們的神經(jīng)常常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長期如此,大學生的身體狀況不得不令人擔憂。因此,尋找一種能夠緩解大學生緊張情緒及健身于一體的鍛煉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隨機選取陜西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yè)的大學生共80人(其中男40人,女40人)為實驗對象,進行引體令柔十三式(第一套)的練習。實驗前對此80人進行體檢,結果顯示所有學生身體健康,無其他特殊病癥。
1.2.1 實驗安排
研究對象進行引體令柔十三式(第一套)的鍛煉。即:第一式:托掌觀天勢;第二式:左右傾身勢;第三式:托天旋轉(zhuǎn)勢;第四式:含胸仰體勢;第五式:躬身吊尾勢;第六式:吊尾左旋勢;第七式:吊尾右旋勢;第八式:躬身吊尾勢。第九式:白猿縮身式;第十式:挺膝吊尾勢;第十一式:蜻蜓抱柱勢;第十二式:直體站立勢;第十三式:展翅調(diào)息勢。在專業(y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每周鍛煉5次,每次1h的練習。鍛煉前做常規(guī)準備活動,前兩周以學習掌握引體令柔十三式的基本技術和動作為主。考慮到各學生的身體情況不同,動作不要求一次到位,盡自己最大努力即可。練習時要求松靜自然,以意引氣,運動強度逐漸增大,時間集中在下午5點到6點,共習練四個半月。實驗共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測試在習練之前,第二次經(jīng)過四個半月練習后,兩次測試的過程均取安靜狀態(tài)下,兩次測試的指標一樣。
1.2.2 測試指標
1.2.2.1 身體機能指標:肺活量(ml)、臺階試驗、安靜心率(次/分)、血壓(mmHg)。
1.2.2.2 身體素質(zhì)指標:坐位體前屈(cm)、仰臥起坐(次/分)、立定跳遠(m)、縱叉(cm)、握力(Kg)、50m跑(s)、4×10m折返跑(s)。
1.2.3 研究方法
根據(jù)研究的需要,研究主要是采取了文獻研究法,對通過SPSS10.0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
2.1.1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機能的影響結果
從表1得出,四個半月的引體令柔十三式練習之后,大學生的身體機能發(fā)生了變化。男女生的肺活量指標練習前后相比較,有明顯上升,呈現(xiàn)非常顯著變化,即P<0.01;臺階試驗、安靜心率指標在練習前后呈顯著變化,即P<0.05;舒張壓、收縮壓指標在練習前后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即P﹥0.05。
表1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機能的影響指標(±S)
表1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機能的影響指標(±S)
注:*表示練習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表示練習前后對比差異非常顯著,P﹤0.01,以下表相同。
指標 實驗前 實驗后男女男女2801±527**56.43±6.83*74.97±6.42*112±6.62 65±4.42肺活量(ml)臺階試驗安靜心率(次/分)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3429±517 57.29±7.31 69.74±6.42 115±5.38 70±4.87 2561±584 54.17±6.96 76.01±5.84 113±5.73 67±5.53 3873±490**59.85±7.01*68.08±6.29*114±4.74 68±5.32
2.1.2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經(jīng)過四個半月的引體令柔十三式練習,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指標發(fā)生了變化。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指標在練習前后,有非常顯著變化,即P<0.01;縱叉、握力、4×10m折返跑指標呈現(xiàn)顯著差異,即P<0.05;立定跳遠、50m跑指標沒有明顯變化,即P﹥0.05。
表2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指標(±S)
表2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指標(±S)
指標 實驗前 實驗后男女男女坐位體前屈(cm)仰臥起坐(次/分)立定跳遠(m)縱叉(cm)握力(Kg)50m跑(s)4×10m折返跑(s)11.29±2.03 36.3±4.92 234.02±8.92 17.32±4.32 36.32±4.68 6.68±1.69 9.93±2.01 10.01±1.92 34.2±6.86 168.47±7.44 15.63±4.32 21.31±3.62 9.45±0.45 11.68±1.57 14.38±3.29**39.4±6.03**239.34±9.37 15.29±6.27*39.78±6.67*6.56±1.78 9.01±1.21*13.96±2.18**37.5±5.86**170.02±8.73 13.24±4.49*23.92±4.27*9.21±0.57 10.01±1.46*
2.2.1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機能影響結果的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在沒有習練引體令柔十三式的情況下,實驗前后身體機能的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而經(jīng)過四個半月引體令柔十三式鍛煉的實驗后,評價身體機能的肺活量、臺階試驗、安靜心率都有顯著差異,特別是肺活量更有非常顯著差異。
肺活量是一個人全力吸氣后所呼出的最大氣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它能充分反映肺通氣功能的好壞,是反映呼吸機能的指標[1]。肺活量與人的肺和胸廓的彈性有關,也是反映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呼吸分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引體令柔十三式每式都強調(diào)呼吸,習練者根據(jù)自己身心的狀態(tài),呼吸會有各種變化。如“左右傾身勢”“托天旋轉(zhuǎn)勢”“舒胸仰體勢”“躬身吊尾勢”等就特別強調(diào)主動控制呼吸,切勿憋氣,吸入新鮮空氣,呼出濁氣,可以凈化臟腑提高肺通氣量。來自肺部的空氣從毛細血管中的血液中帶走二氧化碳,氧氣則進入其中。這就說明一定量的新鮮空氣被不斷的吸入肺部并供給到臟器內(nèi)部,可以完成有氧運動。由于引體令柔十三式的運動強度稍大,動作持續(xù)時間也較長,肌肉需氧量則增多,呼吸深度加大,從而增加了肺的通氣量,這可以強化心肌功能和增強肺活量。肺活量越大,說明身體健康狀況越好。
臺階試驗是反映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數(shù)。臺階試驗指數(shù)值越大,則反映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心血管系統(tǒng)是一個封閉的管道系統(tǒng),由心臟和血管組成。隨著心臟的搏動,機體的血液循環(huán)不斷。在試驗結束后脈搏的搏動次數(shù)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所用的時間縮短,臺階試驗指數(shù)增高。安靜脈率是一項較易測量的機能指標,是指人體在安靜時,每分鐘脈搏的次數(shù),正常情況下與心率一致。而表1中測試的安靜心率指標指數(shù)表現(xiàn)為降低,引體令柔十三式是一項有氧運動,在運動時,通過心臟有節(jié)律的收縮與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循環(huán)流動,并且機體內(nèi)無乳酸堆積,心率保持在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而此項目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的功能。
2.2.2 引體令柔十三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影響結果的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在沒有習練引體令柔十三式的情況下,大學生在實驗前后身體素質(zhì)的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而經(jīng)過四個半月引體令柔十三式鍛煉的實驗后,評價身體素質(zhì)的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縱叉、握力、4×10m折返跑都有顯著差異,特別是坐位體前屈和仰臥起坐則呈現(xiàn)非常顯著差異。
坐位體前屈反映了關節(jié)和肌肉的柔韌性,特別是腰部和腿部的柔韌性。柔韌性在目前的國內(nèi)外健康體能測試中均處于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個必測指標[2]。引體令柔十三式中“左右傾身勢”“托天旋轉(zhuǎn)勢”,要求上體向左、向右傾斜,拉伸了體側的肌肉,在長期的習練過程中,加強了腰部的柔韌性?!笆嫘匮鲶w勢”在習練時強調(diào)上體盡量后仰,此動作可以活動腰部脊椎,達到增強腰部韌性的目的?!肮淼跷矂荨币笊眢w盡量前傾,可以拉長腰部肌肉,提高關節(jié)附近的韌帶和皮膚的伸展性。故坐位體前屈的指標在習練前后發(fā)生明顯變化。
仰臥起坐主要反映機體腹部力量,在長期的習練引體令柔十三式后,此項指標呈現(xiàn)顯著變化,這是因為這項運動中有很多是增強腹部力量的鍛煉。例如,“左右傾身勢”“躬身吊尾勢”“吊尾左旋勢”“吊尾右旋勢”等,這幾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活動了腹部和腰部,長期習練,可以增強腰部和腹部的力量。
縱叉反映胯關節(jié)和肌肉的柔韌性。在習練四個半月的引體令柔十三式之后,男生和女生的縱叉成績都有明顯改變。其中的“挺膝吊尾勢”“蜻蜓抱柱勢”要求腿伸直,上體盡量前傾,這樣除了增強腰腹部肌肉力量外,也可拉伸腿部肌肉和胯關節(jié)韌帶,經(jīng)常習練,則可增強腿部和胯關節(jié)的韌性。
肌肉力量是通過肌肉收縮克服和對抗阻力完成動作的能力[3]。握力反映了手臂力量,在“托掌觀天勢”“左右傾身勢”“托天旋轉(zhuǎn)勢”“舒胸仰體勢”中,都要求手臂伸直上舉,無形中加強了手臂的力量和肩關節(jié)的靈活性?!罢钩嵴{(diào)息勢”要求手臂在身體兩側平舉并落下,即是上臂肌肉收縮與放松交替進行,如此反復,可以使三角肌肥大,肩、臂的肌肉肥大則力量增長,故而握力指標有明顯變化。
4×10m折返跑反映機體的靈敏性。靈敏性素質(zhì)是指運動員迅速改變體位。轉(zhuǎn)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4]。引體令柔十三式中各式都要求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吊尾左旋勢”“吊尾右旋勢”可以提高腿部的旋轉(zhuǎn)靈活度,“挺膝吊尾勢”是在雙腿全蹲和伸直的交替運動下,逐漸增強腿部力量和各關節(jié)的靈活度。
四個半月的練習使陜西師范大學男女生在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和仰臥起坐等測試項目上的指標都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引體令柔十三式是一項強度較大的運動,并且以拉伸為主,這樣就增加了關節(jié)的靈活性,因而在不斷地練習過程中,學生們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zhì)逐漸得到提高和增強。
引體令柔十三式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可以把其納入當?shù)卮髮W生的體育選修課中,在增進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水平的同時有利于它自身的傳承;另外,引體令柔十三式在練習時對場地、器材的要求沒有限制,易于進行,對練習者的身體狀況要求也不高,適用于某些身體情況特殊的大學生。
[1]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118.
[2][4]盧昌亞,李潔.運動生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7,11.
[3]王步標,華明.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