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有一個策劃很優(yōu)秀的評論電視節(jié)目,可惜無論請來多有名的嘉賓,節(jié)目總是缺乏“針尖對麥芒”的論辯高潮??鄲赖闹破苏业揭晃恍睦韺W家請教,專家建議“改變座位擺放方式”。果然,將每位論辯者由以往的橫排而坐改成兩人相對而坐后,幾乎每次節(jié)目都能掀起激烈的舌戰(zhàn),收視率節(jié)節(jié)攀升。這一心理現(xiàn)象,被稱為“坐向效應”。
一般來說,面對面相對而坐,會起到“心理施壓”的效果。因為此時,雙方很容易發(fā)生眼神接觸,造成壓迫感和不自由感。即使不是有意凝視對方,強烈的視線直視,也具有一種直刺對方心理的攻擊性。與之相反,橫向并排而坐,或斜對面而坐時,彼此視線難以直面相對,對立性大大減少。如果再需要轉頭或扭動身體去對視,就會更“懶”得去做,進一步避免了矛盾的發(fā)生。
因此,當需要與人爭辯、下達命令等“強勢”時刻,坐在對方對面,能占到先發(fā)制人的效果。而與人談心、商量、討論問題時,則要盡量避免正面相對,特別是在跟上級匯報成績或提建議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日常生活中同樣如此,與長輩聊天時,最好坐在他們旁邊或斜對面,讓對方覺得放松、被尊重;與愛人竊竊私語,可以并排坐在一張長椅上,既有效交流又避免矛盾;而孩子犯了錯,則可以讓他坐在你的對面,好好“檢討”。
摘自《江蘇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