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陳亞西,陳前雪
(浙江省臺州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浙江 臺州 318000)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及腎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降壓藥物品種較多,如何規(guī)范、合理地應用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對2010年住院藥房口服降壓藥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等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資料來源于我院住院藥房信息管理系統(tǒng),查閱2010年口服降壓藥的應用數據,包括藥品名稱、規(guī)格、用量和銷售金額。運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2010年我院住院藥房口服降壓藥數據進行處理。參照《中國國家處方集》[1]將我院口服降壓藥主要分為8類,即鈣通道阻滯藥(CCB)、β受體拮抗藥、α受體拮抗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ARB)、利尿藥、復方制劑和其他類。按藥品名稱、藥品類別統(tǒng)計銷售金額、構成比、用藥頻度(DDDs)及日均費用。
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參照第15版《新編藥物學》[2]以及結合藥品說明書和我院臨床常用量設定。DDDs=藥品使用量/DDD值。DDDs越大,說明該藥的使用頻率越大。同一種藥物的不同劑型因DDD值不同,須分別計算DDDs后將結果相加,即為該藥的總DDDs。藥品的日均費用(DDC)=藥品的銷售金額/該藥的DDDs。計算銷售金額與DDDs排序比值,該值是反映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標。比值接近1,表明同步較好,反之則差[3]。
統(tǒng)計結果見表1至表3。
表1 2010年住院藥房各類口服降壓藥的銷售金額、DDDs及排序
由表1可見,我院住院藥房口服降壓藥銷售金額排在前3位的藥物類別是CCB,ARB和ACEI,DDDs排在前3位的藥物是CCB,ARB和利尿藥。CCB,ARB的銷售金額/DDDs排序比等于1,ACEI、β受體拮抗藥接近1,說明其銷售金額與DDDs同步性較好。利尿藥由于其價格便宜,故銷售金額排在后面,但用量較多,故用藥頻度排在前面。
CCB類藥物通過拮抗平滑肌上的L型鈣離子通道而發(fā)揮擴血管以及降低心排血量的作用。其降壓作用緩和,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可作為第一線藥物,不良反應輕微,較少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長期服用無耐受性,對血脂、血糖、尿酸和電解質均無不利影響,可用于各種程度的高血壓,尤其是高血壓或并發(fā)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老年人[4]。由表2和表3可見,長效制劑如硝苯地平控、緩釋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等,由于起效緩和,降壓平穩(wěn)且持續(xù)時間長,患者依從性高,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硝苯地平因日均費用較低,成為臨床降壓藥的主流。
我院應用較多的ARB類藥物有厄貝沙坦、纈沙坦和氯沙坦。該類藥物為新型的降壓藥,降壓作用明顯,作用持續(xù)時間長,具有改善心力衰竭、減輕心肌肥厚、保護腎臟、減輕醛固酮的分泌作用和不良反應少的特點,尤其適合于不能耐受ACEI類藥物所引起的頑固性干咳患者[5]。
ACEI類藥物通過抑制ACE酶使血管緊張素Ⅱ減少、增加緩激肽生成而降壓。其對各種程度高血壓均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可改善代謝,對靶器官有保護作用,可逆轉左心室肥厚,改善胰島素抵抗,被認為是伴有糖尿病、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4]。由于該類藥物具有干咳、血管神經性水腫等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院住院患者中應用較多的有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
β受體拮抗藥通過降低心率及交感活性使心排出量降低而達到降壓作用,常用于高血壓、心絞痛、慢性穩(wěn)定型收縮性心力衰竭和部分心律失?;颊撸猛据^廣泛。我院常用的有美托洛爾。美托洛爾為脂溶性藥物,選擇性作用于β1受體,能穿透血腦脊液屏障,有效降低猝死發(fā)生率[6]。
利尿藥通過利尿排鈉,降低容量負荷,改善增高的血壓。其降壓作用溫和,不良反應少,價格低廉,常與其他降壓藥合用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ARB+利尿藥組成的復方制劑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因療效好、使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而得到臨床的認可。
表2 2010年住院藥房銷售金額前10位口服降壓藥
表3 2010年住院藥房使用量前10位的口服降壓藥
調查表明,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壓藥應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國抗高血壓治療的基本原則。
[1]《中國國家處方集》編委會.中國國家處方集[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203-250.
[2]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新編藥物學[M].第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64-378.
[3]饒 燕.2007~2009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0,23(5):1 322 -1 325.
[4]陸 敏,張桂芬,朱愛國,等.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壓藥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9):791-793.
[5]符翠莉,陳曉宇,陳 英.2006—2008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1):15-17.
[6]沈正澤,向 萍.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用藥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