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李德前
(徐州市西苑中學 江蘇 徐州 221002)
現(xiàn)行上海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第2章第三節(jié)(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學任務,筆者計劃安排2課時;第1課時主要學習CO2的性質,以及它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第2課時主要學習CO2的實驗室制法。
【設計理念】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yǎng),筆者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質,注意緊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探究情景;在探究的過程中,筆者較多的使用了實驗手段,既尊重了課本實驗,也增加了“CO2密度比空氣大”、“燈火試驗法不可靠”等實驗,還改進了“CO2溶于水”、“CO2熄滅燭火”等實驗,這樣安排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筆者注意呈現(xiàn)生產(chǎn)生活中一些涉及CO2的健康、安全事例,同時引導學生學會使用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有害濃度。為了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并樹立低碳生活理念,筆者重視引導學生關注溫室效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CO2的狀態(tài)變化、溶解性和密度;知道CO2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認識CO2能與水、Ca(OH)2等物質反應;了解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知道減緩溫室效應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知道檢驗CO2有害濃度的簡易方法;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CO2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增強環(huán)境意識,樹立低碳生活理念。
【教學過程】
[引言]同學們在生物課上就已經(jīng)知道,CO2既是動物呼出的廢氣又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今天,我們就從化學的視角來研究這種奇妙的氣體。
[板書課題]奇妙的二氧化碳
[過渡]本節(jié)課我們首先研究CO2的性質,然后研究CO2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
[板書]一、CO2的性質
[投影]有關CO2三態(tài)變化的視頻。
[板書]1.通常是無色氣體,固態(tài)CO2叫干冰(易升華)。
[分組實驗](1)用電子天平稱量一瓶CO2的質量,倒去CO2后再稱這瓶空氣的質量 (裝置見圖1),發(fā)現(xiàn)CO2的質量比同體積的空氣質量大,說明CO2密度比空氣大。
(2)在集滿CO2的集氣瓶里倒入約1/6容積的水,蓋上玻璃片后振蕩,再把集氣瓶輕輕地倒過來,玻璃片不會掉下來(裝置見圖2),說明CO2能溶于水。
(3)用一次性注射器先吸入10mL水,再吸入10mL CO2,封閉針管后振蕩,活塞會自行前推到12 mL刻度處停止(裝置見圖3),說明1體積水里大約能溶解0.8體積的CO2。
[板書]2.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1∶0.8)。
圖1
圖2
圖3
[講述]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里約能溶解0.8體積的CO2,如增大壓強,會溶解得更多。汽水、啤酒等飲料里大量的CO2就是通過加壓溶解進去的,所以含CO2氣體的飲料瓶內的壓強較大。若飲料瓶是玻璃的(如啤酒),我們在搬運、開啟時一定要規(guī)范操作,以防爆炸(適時投影工人頭戴“玻璃啤酒瓶安全防護罩”在生產(chǎn)流水線上的圖片)。
[過渡]紫色的石蕊是一種色素,遇酸變紅,在化學上我們常用它去檢驗酸的存在。
[學生實驗]向上一步實驗得到的CO2水溶液里滴加紫色的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它溶于水時有酸生成。
[板書]3.二氧化碳 +水 → 碳酸
(CO2) (H2O) (H2CO3)
[講述]CO2溶于水時只有1%的能跟水化合成H2CO3,另外99%的CO2仍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水中。
[提問]汽水為什么又叫碳酸飲料?
[講述]在喝汽水時,如果喝猛了鼻子就會酸溜溜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猛喝汽水時會有一部分CO2跑進鼻腔,跟鼻粘膜上的水化合成H2CO3,正是H2CO3的刺激使得鼻子酸痛。
[學生實驗]用力振蕩上一步實驗得到的紅色CO2水溶液(或取樣微熱),溶液又變紫色,說明碳酸極不穩(wěn)定。
[板書] 碳酸 → 水+二氧化碳
(H2CO3) (H2O) (CO2)
[講述]在天氣炎熱時,喝碳酸飲料為什么會有涼爽的感覺呢?原來,碳酸在人體內極易分解,而分解會吸熱;同時,汽水在人體內極易揮發(fā)出大量的CO2(逸出體外),而揮發(fā)也會吸熱。
[學生實驗]把CO2緩慢倒入插有2支燃著蠟燭的燒杯里(裝置見圖4),發(fā)現(xiàn)下面的燭火先滅、上面的燭火后滅,說明CO2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同時說明它的密度比空氣大。
圖4
[板書]4.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過渡]讀小學時我們就知道了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原來,CO2與石灰水中的Ca(OH)2反應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aCO3。
[板書]5.二氧化碳 +氫氧化鈣 → 碳酸鈣 + 水
(CO2) [Ca(OH)2] (CaCO3) (H2O)
[展示并提問]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上常附著一層白色固體,它是哪種物質呢?
[過渡]初中階段學習的幾種氣體中,只有CO2能使石灰水變渾,故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CO2。
[學生實驗]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有CO2,進而可知CO2不能供給呼吸。
[板書]6.不能供給呼吸。
[介紹]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1%時對人就有害處,達到5%時會使人氣悶、頭暈,達到10%時就會使人死亡。而人呼出的氣體中CO2的含量高達4%,所以教室里要經(jīng)常打開門窗換氣,以降低CO2濃度,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講述]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氣大,使得枯井、地窖里含有較多的CO2。因此在進入這些地方之前,為確保人生安全,必須先檢驗CO2的濃度是否有害。
[過渡]教科書上(第110頁)推薦了“燈火試驗法”檢驗CO2的有害濃度,這種方法真的可靠嗎?
[模擬實驗]將燃著的蠟燭分別放入CO2體積分數(shù)為5%、10%、15%的空氣中,發(fā)現(xiàn)燭火在CO2體積分數(shù)為5%、10%的空氣中均無明顯變化,在CO2體積分數(shù)為15%的空氣里才慢慢熄滅,所以不能用“燈火試驗法”檢驗CO2的有害濃度。
[介紹]實驗證明,使用石灰水檢驗CO2的有害濃度不僅準確,而且方便。
[展示]“地窖空氣取樣儀”(見圖5)。它用無色透明的礦泉水瓶做成,系在瓶口的細繩用來升降瓶子,系在瓶底的細繩提起后可把瓶中的水倒出,這樣窖內氣體就會進入瓶內;再向瓶內加入適量的石灰水振蕩(見圖6),若變渾則CO2濃度有害。
圖5
圖6
[討論]假如地窖內的CO2濃度有害,那么如何降低CO2濃度呢?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小結]用鼓風機把窖內空氣抽出,使窖內外氣體發(fā)生交換;或者向窖內潑水,使CO2溶解;也可向窖內噴灑石灰水,以吸收CO2。
[過渡]CO2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用途。
[板書]二、CO2的用途
[討論]根據(jù)CO2性質推斷其用途;教師引導、參與、總結。
[板書]用于滅火、人工降雨;配制碳酸飲料,作溫室肥料等。
[投影]有關光合作用、滅火器滅火、人工降雨的圖片或視頻。
[介紹]在撲滅1987年、2004年的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時,均使用了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每次作業(yè)的增雨效果都非常顯著。1993年5月,第一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將于9日在虹口露天體育場開幕,豈料上海市區(qū)9日會下大雨。為使開幕式不受陰雨天氣影響,氣象部門利用干冰影響天氣,使9日本來要下到上海市區(qū)的雨水,提前降落到上海西部的太湖地區(qū)。
[過渡]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空氣中CO2含量增加會引起溫室效應,危害人類生存環(huán)境(已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溫室效應的資料)。
[板書]三、減緩溫室效應
[交流與展示]學生把收集到的有關溫室效應的資料在班級交流、展示;教師參與、點評。
[投影]課本 40 頁圖 2-15(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
[講述]要想減緩溫室效應,保持自然界中碳-氧循環(huán)的平衡,我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就要:大量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少用化石燃料、多用無碳能源,促進節(jié)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
[板書]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倡導低碳。
[交流與評價]新課結束,學生用最精煉的話語說出CO2的奇妙之處(如:碳酸飲料我主配、石灰水清我攪渾、墻上石灰見我硬、呼風喚雨我操縱、降服火魔我不懼、光合作用顯神通、隨意排放我發(fā)火……);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探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本45-46頁的習題;2、預習本節(jié)課剩下的內容。
[1] 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質實驗的改進二則[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4,(12):14-15
[2] 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質實驗綜合設計[J].化學教育,2008,(10):49
[3] 李德前.CO2溶于水的實驗設計[J].化學教學,2003,(6):12
[4] 李德前.探尋“二氧化碳有害濃度檢驗方法”的實驗設計[J].化學教育,2009,(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