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功澤,王 晶,劉建華
(濮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河南濮陽457001)
肝硬化主要是由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膽汁淤積、自身免疫學肝病、遺傳和代謝性疾病等導致肝臟持續(xù)損傷,肝細胞廣泛壞死,肝內纖維組織彌漫增生,使正常肝小葉結構被破壞,從而形成再生結節(jié)和假小葉。目前,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約占9.09%,大約有1.2億;而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標志物陽性占70%~90%,肝癌患者 HBV標志物陽性率可達90%,顯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HBV與肝硬化及肝癌高發(fā)有關[1]。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通常治療療程較長,抗病毒應答率不滿意,部分患者停藥后易復發(fā),甚至出現(xiàn)病情急劇惡化,且長期用藥易耐藥和突變,整體治愈率低。2007年1月—2010年1月,筆者采用軟肝化纖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160例,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肝病門診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32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齡17~56歲;病程0.6~22 a。對照組160例,男97例,女63例;年齡19~57歲;病程0.6~24 a。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的診斷標準,治療前半年及治療期間均不再應用其他抗病毒、抗肝纖維化的藥物。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的診斷標準,影像學、生化學、血液學檢查證實有肝細胞合成功能障礙及門靜脈高壓癥,和(或)組織學符合肝硬化診斷,Child-Pugh 評分[3]屬 A 級,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肝硬化及伴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fā)癥者,可納入試驗病例。
對照組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由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86901523001751),每次0.5 mg,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軟肝化纖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48周,治療期間禁用其他保肝或調節(jié)免疫機能的藥物。
①肝功能指標,包括血清谷丙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②肝纖維化4項指標,包括透明質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③HBV-DNA,采用定量PCR法[4]測定;④臟活組織學指標,隨機選取100例進行肝臟穿刺,觀測活化肝星狀細胞(HSC)、凋亡活化HSC的變化。
自擬。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肝功能、肝纖維化4項檢查均正常,HBV-DNA陰轉,和(或)肝臟活組織學檢查示活化HSC凋亡>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明顯恢復,肝功能正?;蛎黠@好轉(ALT、TBIL、ALB較原水平下降50%以上),肝纖維化4項檢查正常或下降50%以上,HBV-DNA陰轉或下降50%以上,和(或)肝臟活組織學檢查示活化HSC凋亡>50% ~≤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變,肝功能、肝纖維化4項及HBVDNA檢查均無明顯好轉,和(或)肝臟活組織學檢查示活化HSC無明顯凋亡,或未按要求服藥及自行中止既定治療方案。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為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兩組對比,經Ridit分析,u=3.68,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LT、TBIL、ALB對比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LT、TBIL、ALB對比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
組 別 例數(shù) 時間 ALT/(U·L-1)TBIL/(μmol·L-1)ALB/(g·L-1)治療組 160 治療前352.11±25.40 86.44±6.37 30.47±5.72治療后 51.10 ±24.51**## 20.13 ±5.36**## 35.16 ±5.21**##對照組 160 治療前 353.12±26.65 85.66±6.51 30.01±6.02治療后 68.17±30.08** 25.57±5.41** 32.75±5.77**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HA、LN、PC-Ⅲ、Ⅳ-C 對比 ng·mL-1,±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HA、LN、PC-Ⅲ、Ⅳ-C 對比 ng·mL-1,±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
組 別 例數(shù) 時間 HA LN PC-Ⅲ Ⅳ-C治療組 160 治療前 245.33±28.68 186.54±30.28 231.44±26.42 176.80±29.36治療后 108.48±26.80**## 94.33 ±31.58**## 115.47 ±32.26**## 80.47±27.34**##對照組 160 治療前 248.72±26.39 182.42±31.56 230.47±29.69 173.63±28.40治療后 123.22±27.90** 109.83±35.50** 131.73±29.61** 95.19±28.44**
見表4。兩組對比,經卡方檢驗,χ2=18.19,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兩組治療后HBV-DNA對比 ±s
表4 兩組治療后HBV-DNA對比 ±s
組 別 例數(shù) HBV-DNA(<5.0E+02IU/mL)治療組160 106對照組160 68
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活化HSC、凋亡活化HSC對比個,± 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活化HSC、凋亡活化HSC對比個,±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
組 別 例數(shù) 時間 活化HSC 凋亡活化HSC治療組 56 治療前23.44±11.40 7.05±3.47治療后 16.95±11.59** 10.78±5.72**##對照組 44 治療前 22.67±12.25 7.37±3.22治療后20.48±13.35 8.12±2.78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長期作用于肝細胞,使肝細胞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肝內微循環(huán)障礙,彌漫性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肝纖維化。該病是肝硬化的早期階段,亦屬于肝硬化代償期,經積極治療有逆轉的可能。對于該病的治療,現(xiàn)代醫(yī)學往往更多的依賴抗病毒藥物,再結合一定的調節(jié)免疫、保肝降酶治療,但是抗病毒藥物長期應用存在耐藥及基因突變致使療效降低的缺點。近年來,筆者對軟肝化纖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做了充分的研究,臨床實踐已顯示出中西醫(yī)結合療法的優(yōu)越性。中醫(yī)學認為:該病是由于脾腎虧虛,精氣不足,瘀血阻滯,導致氣血陰陽失調而發(fā)病。治療以益氣健脾、補腎填精、活血化瘀為主。
軟肝化纖膠囊是本院肝病科研制的純中藥制劑,由黃芪、淫羊藿、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當歸、赤芍、桃仁、莪術、土鱉蟲、皂角刺、雞血藤、山慈菇等藥物組成,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機體免疫、促進肝細胞再生、恢復肝功能和阻斷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發(fā)展的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5]證實:黃芪對干擾素系統(tǒng)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包括自身誘生、促進誘生和活性發(fā)揮3個方面;該藥能促進小鼠對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從而一定程度地抑制病毒繁殖;黃芪煎劑給小鼠每日口服,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的作用;黃芪有效成分黃芪甙有明顯的抗肝損傷作用,同時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淫羊藿能明顯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還可使外周白細胞數(shù)增多;其有效成分多糖給小鼠皮下注射,能誘生干擾素;淫羊藿煎劑多糖、黃酮灌胃可使循環(huán)中血小板數(shù)量增多,促進血小板生長,增加血小板聚集。菟絲子醇提水溶液能明顯抑制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摻入艾氏腹水癌細胞DNA的合成,提示其有抗癌作用;此外,菟絲子有抗肝損害的作用。熟地黃水煎劑給失血性貧血小鼠灌服,可促進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恢復,加速造血細胞的增殖、分化;熟地黃還對纖溶酶原有激活作用,可顯著抑制肝臟出血性壞死及單純性壞死。山茱萸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對于某些白細胞下降能促使其升高;其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均能增強體液免疫。當歸對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能防止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小鼠肝糖原減少;且該藥能保護細胞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5-核苷酸酶和琥珀酸脫氧酶的活性,提示其具有保護肝細胞的作用,并對恢復肝臟某些功能有一定作用。赤芍注射液對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桃仁主要成分苦杏仁苷的水解產物氫氰酸和苯甲醛對癌細胞有協(xié)同破壞的作用,苦杏仁苷能幫助體內胰蛋白酶消化癌細胞的透明樣黏蛋白被膜,使白細胞能夠接近癌細胞,甚至吞噬癌細胞;其水解產物氫氰酸及苯甲醛的進一步代謝產物,分別對改善貧血及緩和腫瘤患者的疼痛亦有一定作用;桃仁提取物對肝細胞壞死變性及纖維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采用適當濃度的莪術油注射液處理的艾氏腹水癌瘤苗 L615進行主動免疫后,可使小鼠獲得明顯的免疫保護效應,并具有一定的特異性,這可能與經莪術處理過的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發(fā)生了特異性增強有關;莪術煎劑對家兔腹腔內的自體血液和血塊,有較好的促進吸收作用。土鱉蟲除了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還可使D-半乳糖胺所致肝損傷程度明顯減輕。雞血藤煎劑對小鼠脾細胞白細胞介素II的產生有促進作用,針對白細胞減少癥有較好的療效。山慈菇對改善肝硬化臨床癥狀和恢復肝功能有一定效果,尤其對降低血清γ-球蛋白、提高白蛋白的療效顯著。軟肝化纖膠囊方中采用大量黃芪,益氣健脾;熟地黃、山茱萸、淫羊藿、菟絲子補腎填精,陰陽雙補;桃仁、當歸、莪術、土鱉蟲、赤芍、雞血藤補血活血,化瘀消癥;皂角刺、山慈菇清熱解毒。全方以益氣活血為主,輔以補腎健脾、解毒化瘀,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本研究表明:軟肝化纖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真正發(fā)揮了中醫(yī)藥特色,突出了中西醫(yī)結合的優(yōu)勢,從整體上增強了機體的抗病能力,抑制病毒復制,提高免疫調節(jié),保護、修復肝細胞,阻止肝內結締組織的異常增生,促進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降解與吸收,防止了肝硬化的發(fā)生,促進肝硬化逆轉的療效顯著,應積極推廣應用。
[1]韓硬海,李樹桐.臨床肝臟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肝病雜志,2005,13(12):881 -891.
[3]袁繼麗,劉成海,趙長青.肝硬化Child-Pugh評分的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3):270 -272.
[4]徐靜,張英波,樸素萍.熒光定量PCR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5):20 -21.
[5]丁安偉.現(xiàn)代中藥臨床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