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錦銘
“這三年你幸福嗎?”這是一位高中老師對畢業(yè)生的提問。
“你長得帥,有人喜歡你,我‘羨慕你,但早戀會透支你未來的美好人生,那時我就該替你惋惜了?!边@是一位中學校長和一位男孩的對話。
“回到家他經常問的是今天有體育課、藝術課嗎?”這是一個女兒對校長爸爸的印象。
北京立新學校校長曾軍良有一套“幸福教學法”,果真讓學生輕松不少,而且成績還有提高。針對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吊瓶班”現象,曾校長說,高考是一段人生,不能全拿分數衡量。其實幸福感是成績的基礎,幸福了,成績也差不了;不幸福,成績也好不到哪去;即使暫時考高分,也是帶著“受傷”的心進大學,這樣的大學生極可能隨時“崩潰”、放松無度。
離高考不到一個月,走進立新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電子屏上正滾動播報一條消息:學校管樂團在上海國際音樂節(jié)中華杯中國第六屆非職業(yè)優(yōu)秀管樂(交響)團隊展演中,獲高中組金獎第一名。曾軍良對這樣的成績喜形于色,他介紹,學校近日還在北京海淀區(qū)中學音樂器樂教學比賽中榮獲特等獎。
他希望人們多年后再評價他的教育方法以及他教過的學生,不僅僅記住高考成績,還有“我教育過的學生有后勁”。
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校長,今年49歲的曾軍良經歷有點“復雜”,他有在北京、長沙、岳陽等地26年一線教育的經歷。讓學習變成快樂的事,讓學生產生內動力是他一貫的追求。
從農村到地級市,從省會城市到北京,曾軍良從班主任當起,他喜歡接受挑戰(zhàn),更愿意接“水平低”的班級或“有問題”的學生。事實上他也做到了,每到一地,學校的成績總是被大幅拉升。這也得益于他的“幸福教育法”,不追求成績反而成績好,奧秘就是要讓學生感到內心愉悅,然后自己迸發(fā)力量去想去做,這樣學習就會有幸福感,即使有些苦,也樂在其中。
孩子需要激勵,教師同樣需要。曾軍良說,他從教以來從沒有正面批評過一位教師和學生。他每到一個學校都會利用櫥窗、電子屏、年級學生會和家長會隆重介紹每一位老師。學校還成立校務委員會和課程委員會,目的是行政和教學分開,課程委員會集體決定學校教學事宜,一段時間下來,更多的老師感到自己是主人,更加投入地研究教學。
學校開展學生“每周七彩之星”評比活動,有“道德之星”“學習之星”“禮儀之星”“勞動之星”“文體之星”“文明之星”和“進步之星”。“在學生身上找不同的閃光點并放大,激勵鼓舞學生,他們在溫暖的被重視的環(huán)境中長大,缺點就會減少?!痹娏及肷慕逃w會是,“走進老師和孩子的內心世界,教育才會有力量?!?/p>
他倡導快樂學習、主動學習,踐行贊賞教育、激勵教育。曾軍良說:“千萬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簽,每個生命都要珍重,都有希望?!币粋€學生在課堂睡覺,曾軍良反倒“好心”理解學生,說他一定是昨天晚上學習累了。后來,這個學生找到他,慚愧地承認,自己昨晚是去網吧了,從此以后就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
曾軍良還率先提出“魅力課堂”的概念,他認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多屬于應試教育范疇,缺少師生的思維碰撞。而“魅力課堂”則把美感、藝術感帶進課堂。不少學校在高考前夕掛著“倒計時”牌子,他卻不以為然,“這樣反讓學生緊張,有了美感和藝術感,刻苦學習就沒那么苦了?!?/p>
北京立新學校前身是香山慈幼院,由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慈善家熊希齡先生于1920年10月創(chuàng)建,1953年遷入現校址,發(fā)展成為目前集中、小、幼一體的公立學校。針對“15年學制”特點,曾軍良到任后設置“引橋教育”,使得年級之間無縫對接。新建的食堂則讓“師生吃飯叫外賣”成為歷史?!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他說。
曾軍良現在還有一個希望,那就是家長和社會都來參與“幸福教育法”,家長也應改改回家只關心成績的習慣,多想想孩子是否幸福。他希望父母和孩子平等對話,如果只是問作業(yè)催促學習,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甚至可能引發(fā)沖突。他建議父母和孩子多幾個“一分鐘”:一分鐘傾聽、一分鐘參與、一分鐘游戲、一分鐘贊美、一分鐘矯正,增加家庭的民主、溫暖、輕松氛圍。
“教育是大事業(yè),不是小買賣,要以長遠的、為國家為民族負責的精神辦教育。理想的教育應該是這個模樣——‘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痹娏歼@樣想,也正在為此努力著。
摘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