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增燕 張任娜 朱建國,
(1上海交通大學農業(yè)與生物學院 上海市獸醫(yī)生物重點實驗室,上海市 200240;2江蘇天兆實業(yè)有限公司,江蘇省灌南縣 223500)
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科學發(fā)展,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養(yǎng)豬業(yè)的模式迅速地從散養(yǎng)改變成規(guī)?;?、集約化養(yǎng)殖,疾病的防控已經成為養(yǎng)殖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我國是豬產品消費大國,現(xiàn)今國家相關部門對于豬產品的品質檢驗和疾病的檢疫越來越嚴格,對養(yǎng)豬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豬傳染病往往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傳染病又有著波及范圍廣、感染時間長、撲滅困難、診斷與治療復雜、隱性帶毒、易復發(fā)等特點[1]。就目前而言,免疫仍然是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場傳染病防控的主要手段[2],而在免疫環(huán)節(jié),除了制定并執(zhí)行相對固定的免疫程序外,還應該注重疫苗質量檢測,確保使用質量合格的疫苗,同時應該實行抗體水平監(jiān)測,隨時調整免疫程序,確保免疫效果[2]。
據可靠數(shù)據分析,養(yǎng)豬生產中,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和豬圓環(huán)病毒病是當前危害中國養(yǎng)豬業(yè)的4種重要疫病。其中豬瘟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 《2012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中的必須進行強制免疫的兩種傳染病,可見其重要性。
所以通過上述三種疾病抗體水平的檢測來了解豬場的免疫水平,實時監(jiān)測群體免疫狀況,及時微調免疫程序,對于保證被檢豬群安全十分重要,同時,一定階段的抗體水平監(jiān)測數(shù)據積累,可為該豬場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據。
某規(guī)?;B(yǎng)殖場送檢2012年3~8月份采集的100份的豬血清,采血豬包括15周齡豬、33周齡豬及哺乳母豬。
IDEXX豬瘟病毒抗體、IDEXX豬藍耳病病毒抗體、IDEXX gB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賽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1 豬瘟抗體的檢測
采用ELISA方法,用IDEXX豬瘟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結果判定:如果被檢樣本的阻斷率大于或等于40%,該樣本就可以被判為陽性;如果被檢樣本的阻斷率小于或等于30%,該樣本就可以被判為陰性。
1.3.2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的檢測
采用ELISA方法,按照IDEXX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結果判定:如果S/P值低于0.4,樣品應判定為陰性,如果大于或等于0.4,樣品應判定為陽性。
1.3.3 豬偽狂犬病毒gB抗體的檢測
采用ELISA方法,按照IDEXX gB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在快速孵育模式下, (1小時孵育/室溫:18~25℃),若 S/N比值小于或等于0.60,樣品為 PRV抗體陽性。若 S/N比值小于或等于 0.70但大于 0.60,該樣品必須被重測。如果結果相同,則過一段時間后重新從動物取樣進行檢測。若 S/N比值大于 0.70,樣品則為 PRV抗體陰性。
豬瘟抗體監(jiān)測結果見表1。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見表2。
豬偽狂犬病毒抗體檢測結果見表3。
表1 豬瘟抗體檢測結果
表2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3 豬偽狂犬病毒gB抗體檢測結果
受檢豬場豬群按照常規(guī)免疫程序進行豬瘟疫苗,藍耳病疫苗及豬偽狂犬病毒gpI缺失疫苗的免疫,所以實時監(jiān)測豬瘟抗體、豬藍耳病抗體、豬偽狂犬病毒gB抗體水平,可及時微調免疫程序,對于相關疫病防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國家強制免疫計劃中規(guī)定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抗體合格率必須達到70%以上。從上述結果得知該規(guī)?;B(yǎng)豬場血清抗體陽性率處于可以接受的水平,尤其豬藍耳病的免疫保護率較高。但是要想控制上述幾種疫病,最為理想的豬群抗體陽性率應在90%以上[1]。而從近半年的檢測結果看,該豬場的抗體水平不太理想,不同生長階段的抗體水平也不一致,有的生長階段抗體水平還偏低,需要分析原因,及時增加免疫接種。
由表1豬瘟抗體檢測結果顯示,33周齡豬、哺乳母豬、15周齡豬的抗體陽性率依次降低。這表明33周齡豬和哺乳母豬經過多次免疫而達到較佳的抗體水平,15周齡豬免疫次數(shù)較少,所以免疫合格率最低,從而影響了整個豬群的豬瘟抗體水平。這不但提示該階段需要加強免疫,同時也應該從疫苗質量及疫苗注射操作方法上進行分析,也許預示著免疫程序調整的可能性。臨床上母豬很少出現(xiàn)典型癥狀豬瘟暴發(fā),這也與母豬的整體抗體水平較高有關,這一結果提示在臨床上應從免疫劑量和免疫程序上改進豬瘟免疫[3]。
由表2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哺乳母豬的抗體陽性率最低,而藍耳病不但引起懷孕母豬的流產、早產、產木乃伊胎和死胎等[4],還會由此引起仔豬發(fā)病及死亡。這說明哺乳母豬的免疫對防制藍耳病至關重要。本文所獲得的檢測結果提示需要加強哺乳母豬藍耳病的免疫,建議一方面分析疫苗質量及其注射操作方法,一方面在母豬的每個生產周期進行2次PRRS疫苗的防疫[5]。至于是否需要調整常規(guī)免疫程序,則有待于進一步積累更多的抗體檢測資料。
由表3豬偽狂犬病毒gB抗體檢測結果顯示,33周齡豬、哺乳母豬、15周齡豬的抗體陽性率依次降低。尤其是15周齡豬抗體陽性率最低,這表明要加強新生仔豬的免疫接種。豬偽狂犬gE抗體與gB抗體ELISA試劑盒為PR的根除創(chuàng)造了條件,豬群血清抗體的監(jiān)測成為制定免疫計劃、疫病根除計劃有效的手段[6]。本文所獲得的檢測結果,不但提示該階段需要加強15周齡豬偽狂犬病的免疫,同時也應該從疫苗質量及其注射操作方法上進行分析。該結果也說明,必須繼續(xù)進行抗體水平監(jiān)測,以進一步積累更多的抗體檢測資料,為最終決定是否調整常規(guī)免疫程序提供科學依據。
現(xiàn)今對于規(guī)模豬場應做好豬常見傳染病抗體免疫監(jiān)測,及時了解掌握豬群抗體水平,并根據抗體水平科學制定個性化的免疫程序,以確保免疫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母源抗體對免疫接種的干擾[7],并盡量縮短抗體水平較低的空窗期。對注射疫苗后產生的抗體達不到保護水平的豬群,應及時加強免疫,對加強免疫后抗體水平仍然達不到要求的免疫耐受豬,要堅決淘汰,逐步凈化豬群。并實施封閉式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8],盡量減少從外界引種傳入疫病的機會。只有采取以上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豬傳染病的發(fā)生。
[1]陳溥言.獸醫(yī)傳染病學(第5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2]朱建國,原泉水.疫區(qū)豬瘟免疫力水平評價標準的研究.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0,22(2):154-155.
[3]何啟蓋,陳煥春.規(guī)?;i場豬瘟、細小病毒、口蹄疫抗體水平監(jiān)測和免疫效果分析.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0,22(1),5-9.
[4]李智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綜合防控體會.中國動物保健,2011(11):40-46.
[5]王君瑋,徐天剛.山東省部分地區(q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血清學調查.畜牧與獸醫(yī),2004,36(4):32-33.
[6]戴愛玲.福建省龍巖市規(guī)?;i場偽狂犬野毒感染的血清學調查.龍巖學院學報,2011,29(2):80-83.
[7]韓崇江,張大丙.部分豬場豬瘟抗體有效保護水平的探.中國畜牧獸醫(yī),2009,36(10),191-192.
[8]王大林,索緒峰,王建新,等.海南省規(guī)?;i場豬瘟免疫抗體的檢測與免疫效果分析.養(yǎng)豬,200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