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yǎng)殖中抗生素可增加飼料消化率并阻止疾病的發(fā)生,但是其對動物的全部影響還不清楚。抗生素可誘導(dǎo)某些細菌的原噬菌體變異,促進耐藥基因轉(zhuǎn)移。我們運用基因組學(xué)評估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對豬腸道噬菌體基因組 (viromes)的影響,抗生素為卡巴氧和ASP250(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我們通過檢測16SrRNA基因序列檢測了細菌群落。ASP250導(dǎo)致細菌和噬菌體的群落改變,卡巴氧沒有導(dǎo)致細菌和噬菌體群落的改變??股氐目剐曰?,例如具有多重耐藥性的細菌外排泵基因在viromes中被鑒定出,但是飼喂抗生素不能明顯改變它們的數(shù)量。在服用抗生素組的viromes中編碼噬菌體整合酶基因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證實服用抗生素誘導(dǎo)原噬菌體變異。
這個研究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運用抗生素促進動物生長是不安全的。這個研究證實了服用抗生素促進噬菌體耐藥基因在腸道中轉(zhuǎn)移。
圖 豬糞便分離的病毒粒子的電子顯微圖
譯自:Allen HK,Looft T,Bayles DO,et al.Antibiotics in feed induce prophages in Swine fecal microbiomes.MBio,2011 Nov 29.[Epub ahead of print]
白細胞介素-1β (IL-1β)是感染后產(chǎn)生的重要的炎性介質(zhì),而且它可以當(dāng)免疫佐劑使用。在這個研究中,我們構(gòu)建了一個重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 (vP129/swIL1β),將表達IL-1β的mRNA插入到 ORF1b and ORF2f基因組之間的區(qū)域。vP129/swIL1β感染MARC-145細胞,每2×105細胞在感染后36小時分泌出1 947 pg的IL-1β。經(jīng)過MARC-145細胞動力學(xué)分析顯示vP129/swIL1β病毒與改造前的病毒具有相同的復(fù)制率。感染了vP129/swIL1β的豬并沒有復(fù)制出病癥,然后用未改造的病毒接種,可見呼吸癥狀和嗜睡癥狀。外周血單核細胞表達細胞因子用熒光微球免疫測定,顯示在感染vP129/swIL1β以后 7天和 14天 IL-1β、IL-4和 IFN-γ表達水平明顯增加。然而,在感染vP129/swIL1β或未改造毒株后沒有檢測到血清中 IL-1β水平的增加??傊@個研究說明一個重組PRRSV可作為一個用于疾病發(fā)展和免疫中研究不同細胞因子作用機制的工具,為治療和免疫新策略的研究提供了資料。
譯自: Lawson S, Li Y, Patton J, Langenhorst RJ, et al.Interleukin-1βexpression by a recombinant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Virus Res,2011 Nov 20.[Epub ahead of print]
豬囊蟲病是由豬帶絳蟲引起的,該病對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和豬的健康是一個威脅,對于該病既沒有一個很好的免疫診斷方法,也沒有一個有效的疫苗??紤]到宿主及寄生蟲的個體差異可能是該寄生蟲變異的原因 (變異導(dǎo)致診斷試劑與疫苗的研發(fā)很難成功),我們檢測了九個自然感染囊蟲病的病例。用二維IgG免疫印跡技術(shù)檢測囊蟲小皰液 (VF)中的抗原對病豬血清的影響。我們發(fā)現(xiàn)在這九個病例中,VF中蛋白和抗原存在巨大的變異。而且9只豬的血清中的IgG抗體反應(yīng)也有很大的差異,以至于2維免疫印跡圖像顯示的相同數(shù)量的斑點和相似度只有6.3%~65.3%。
囊蟲抗原的顯著變異和感染豬IgG抗體的相應(yīng)反應(yīng)可用來設(shè)計診斷和預(yù)防豬囊蟲病的免疫學(xué)工具,囊蟲抗原的變異性大是豬帶絳蟲致病性和感染性多樣化的原因。
譯自: Esquivel-Velázquez M, Larralde C, Morales J, et al.Protein and antigen diversity in the vesicular fluid of taenia solium cysticerci dissected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pigs.Int J Biol Sci, 2011, 7(9):1287-1297.
2008~2009年我們在中國雜交野豬群中進行了一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 (PRRSV)血清學(xué)調(diào)查。PRRSV新的遺傳標記回收。通過實驗室感染豬只的試驗,顯示野豬參與了PRRSV的傳播。
譯自: Wu J, Liu S, Zhou S, et al.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ybrid wild boars,china.Emerg Infect Dis, 2011, 17(6):1071-1073.
圖1 在中國提取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非結(jié)構(gòu)蛋白2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畫線表示刪除)
圖2 家豬和雜交野豬接種ZCYZ后的病變對比觀察
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噴霧干燥豬血漿 (SDPP)對于腸道屏障功能、黏膜炎癥及豬腸道健康診斷指標的影響。用離體試驗ussing箱法依據(jù)經(jīng)上皮電阻和3H-甘露糖和14C-菊粉細胞旁流測定回腸和結(jié)腸的屏障功能,用組織形態(tài)分析和促炎細胞因子黏膜水平估測腸道炎癥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日糧添加2.5%和5%水平的SDPP降低了斷奶后7天仔豬盲腸的14C-菊粉細胞旁滲透性。日糧添加2.5%和5%水平的SDPP降低了斷奶后14天仔豬回腸3H-甘露糖和14C-菊粉滲透性。與0和2.5%SDPP添加水平相比,日糧添加5%水平的SDPP降低了斷奶后7天和14天仔豬盲腸的短路電流、凈電離子轉(zhuǎn)運及糞便評分。組織學(xué)分析結(jié)果表明斷奶后7天和14天飼喂2.5%和5%水平的SDPP仔豬回腸和盲腸的黏膜固有層細胞數(shù)量較少。斷奶后7天和14天飼喂5%水平的SDPP仔豬結(jié)腸而不是回腸的促炎因子TNFα的水平低于對照組。斷奶后7而不是14天飼喂2.5%和5%水平的SDPP仔豬結(jié)腸和回腸促炎因子IFNγ的水平低于對照組??傊?,此研究證實了日糧添加SDPP對斷奶仔豬的腸道屏障功能、炎癥反應(yīng)和腹瀉具有有益效應(yīng)。
譯自:Peace RM,Campbell J,Polo J,et al.Spray-Dried Porcine Plasma Influences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nflammation, and Diarrhea in Weaned Pigs.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1, 141: 1312.
本文研究了活性干酵母 [啤酒酵母菌 (Scb)]對大腸桿菌脂多糖刺激新生斷奶仔豬 (日齡26.1±3.4)產(chǎn)生免疫/皮質(zhì)醇響應(yīng)及隨后的致死率的影響。母豬被分進兩個處理組:飼喂組 (15頭) 和不飼喂組 (15頭),Scb(200 g/噸), 試驗16天。在第16天,所有仔豬經(jīng)內(nèi)置頸脈導(dǎo)管灌注LPS(25μg/kg·bw), 此時記為 0小時。 在灌注 1~6小時每隔 30分鐘采集一次血樣,24小時采集一次血樣。0~6小時及24小時血樣的不同血細胞群每小時進行計數(shù)。在所有時間點用豬的特異性ELISA分析血清皮質(zhì)醇,IL-1β, IL-6,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和干擾素-γ (IFN-γ) 的濃度。 與對照組相比,Scb處理仔豬累積ADG增加39.9%,LPS誘導(dǎo)的仔豬死亡率降低20%。與對照組相比,在灌注LPS之前,Scb處理組仔豬的白血細胞、淋巴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增加(P﹤0.05),LPS灌注后,兩個處理組均降低到基底值以下,在24小時恢復(fù)至基底值。灌注LPS前后1小時,在都達到峰值及隨后恢復(fù)到基底值之前,Scb處理仔豬的循環(huán)皮質(zhì)醇濃度低于對照組。灌注LPS后恢復(fù)至基底值之前,Scb處理仔豬IL-1β和IL-6的高峰產(chǎn)量低于對照組。Scb處理仔豬TNF-α的峰值產(chǎn)量在0.5小時升高,且比對照組高峰產(chǎn)量高,之后,兩個處理組均恢復(fù)至基底值。在二者恢復(fù)基底值之前,與對照組相比,Scb處理IFN-γ高峰產(chǎn)量增加 (P﹤0.05),振幅持續(xù)時間增加了3小時。這些結(jié)果明確之前不確定的飼喂Scb對免疫和皮質(zhì)醇響應(yīng)及對生長和內(nèi)毒素導(dǎo)致的仔豬死亡的影響。
譯自:Collier CT,Carroll JA,Ballou MA,et al.Oral administra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oulardii reduces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immune and cortisol responses to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in pig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1, 89: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