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士元 付祖科 別士平 黃春生 李 濤 張 杰
(湖北省荊門市蔬菜辦公室 448000)
荊門市是湖北省西甜瓜重要的生產區(qū)域。西甜瓜生產因其生育期短、種植效益高、耐儲運、適宜外銷等特點,已成為我市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促進農業(yè)增效的優(yōu)勢品種之一,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市西甜瓜栽培面積6740hm2,產量19.3萬t,產值2.702億元。主要基地有京山縣的錢場、石龍鎮(zhèn)、東寶區(qū)漳河鎮(zhèn)地膜無籽西瓜生產基地,鐘祥市官莊湖農場、洋梓鎮(zhèn)、東橋鎮(zhèn)麥瓜棉生產基地,沙洋縣毛李鎮(zhèn)西瓜—荸薺高效模式生產基地,東寶區(qū)牌樓鎮(zhèn)棉套瓜生產基地,掇刀區(qū)團林鋪鎮(zhèn)早春小拱棚早熟西甜瓜生產基地,掇刀石街辦大中棚早熟西瓜生產基地。
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市西甜瓜生產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1980年西甜瓜種植面積僅為480hm2,1989 年為 706.67hm2,1991 年為 2440hm2,2000 年發(fā)展到 9840hm2,居全省第6位、占 8.85%,2001年西甜瓜種植面積達到了12360hm2,居全省第4位、占9.51%。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國家加大糧食生產補貼及保護價收購政策的出臺,2007年西甜瓜種植面積下降至 7340hm2,2008 年為 6793.33hm2,2009年為6750hm2,2010年生產面積穩(wěn)定在6740hm2。
1.2.1 規(guī)模生產 全市西甜瓜種植面積在666.67hm2以上的鄉(xiāng)(鎮(zhèn))有5個。京山縣錢場鎮(zhèn)西甜瓜種植面積1000hm2,其中無籽西瓜為666.67hm2;石龍鎮(zhèn)西甜瓜種植面積800hm2;官莊湖農場麥瓜棉套種西瓜面積2000hm2,其中無籽西瓜 1466.67hm2;洋梓鎮(zhèn)、東橋鎮(zhèn)麥瓜棉套種面積均超過666.67hm2。規(guī)?;a對西甜瓜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農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1.2.2 批量外銷 官莊湖農場麥田套種西瓜,面積2000hm2、產量 7 萬 t、外銷 5 萬 t,主要銷往上海、廣州等地;京山縣錢場鎮(zhèn)、石龍鎮(zhèn)無籽西瓜種植面積1333.33hm2、產量 6萬 t,銷往武漢、廣州等地,聞名省內外。西瓜已成為我市西甜瓜主產區(qū)農民增收的優(yōu)勢農產品。
1.2.3 模式增效 官莊湖農場小麥套種西瓜—棉花栽培模式比小麥—棉花栽培模式667m2增收1800元以上;毛李鎮(zhèn)西瓜—荸薺栽培模式比傳統油菜—水稻栽培模式增收2倍以上;牌樓鎮(zhèn)棉田套種西瓜栽培模式,棉花不減產,每667m2增收2000元以上;掇刀街辦大棚早熟西瓜—秋馬鈴薯栽培模式每667m2收入10000元以上;團林鋪鎮(zhèn)小拱棚西瓜—水稻栽培模式水旱輪作既增產又防病,小拱棚西瓜—甘蔗栽培模式比油菜(小麥)—水稻栽培模式每667m2增收3000元以上。
1.2.4 設施高效 掇刀區(qū)團林鋪鎮(zhèn)采用大中棚育苗,小拱棚加地膜雙層覆蓋栽培早春西瓜,上市期比地膜栽培提早1個月,667m2收入穩(wěn)定在4000元左右,增產增收效果明顯。掇刀區(qū)劉偉西瓜專業(yè)合作社借鑒浙江、湖南等地經驗,2006年引進西瓜大中棚栽培技術,采用嫁接換根、溫床育苗、三膜覆蓋栽培,早春西瓜上市期提早至4月下旬,僅早春一季667m2產值近萬元。
1.3.1 生產結構不合理 我市早熟和秋西瓜的種植面積只占西瓜總面積的20%,多數為中晚熟瓜,這樣就形成了早瓜秋瓜供應不足、中晚熟瓜供過于求的局面。從近幾年的市場情況來看,早熟瓜和秋瓜的效益比較穩(wěn)定,中熟瓜上市期如遇高溫少雨天氣還可以賣上好價錢,否則造成商品率和價格低、效益差。甜瓜種植不具規(guī)模,且以中晚熟品種為主,早熟瓜和秋瓜的種植面積只占甜瓜總面積10%,面積偏小,未開拓外銷市場。
1.3.2 西瓜連作障礙影響 西瓜重茬造成的危害主要有:(1)造成土壤中土傳性病原菌大量積累,極易發(fā)生病害,如枯萎病等;(2)土壤中西瓜分泌物根酸等物質聚集,影響下茬植株根系吸收水肥能力,造成植株生長勢偏弱,產量下降;(3)西瓜必需礦質營養(yǎng)元素被大量消耗,造成土壤礦物質營養(yǎng)含量降低和失衡,致使植株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因礦質營養(yǎng)元素缺乏受到影響,導致果實品質下降。
1.3.3 西甜瓜品種多而雜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西甜瓜品種多達近百個,主栽品種不明確,農民購種無所適從。大多品種未進行區(qū)域性試驗,種子經銷商盲目推介,這其中不乏假冒偽劣種子,每年因種子質量引發(fā)的糾紛時有發(fā)生。西甜瓜種子多、亂、雜的狀況令人擔憂,影響了西甜瓜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3.4 產業(yè)組織化程度較低 我市西甜瓜主產區(qū)專業(yè)合作組織少,多數基地沒實行品牌銷售,僅有掇刀區(qū)劉偉西瓜專業(yè)合作社注冊了“荊雙井”西瓜商標,大部分西甜瓜產品主要靠農民自產自銷、賤賣出售,這種傳統的生產銷售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大市場變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西甜瓜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總體市場需求趨勢為以下幾個方面。
優(yōu)質瓜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1)外在品質:要求瓜形周正,皮色新鮮,著色均勻,花紋清晰,果面整潔,無病蟲危害、無機械傷痕,不裂果,耐儲運等。(2)內在品質:要求瓜瓤纖維少,無異色硬塊,糖度高,糖分梯度小,可食率高。
西瓜向中小果型發(fā)展,單瓜重3~4kg,適合三口之家和旅游、休閑消費。
禮品瓜果,從顏色上看,花皮黃瓤、黃皮紅瓤;從口感上有牛奶味,以滿足各種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
要求西甜瓜產品質量安全,這就對栽培西甜瓜的土壤、水源和施用的農藥、激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產必須圍繞市場轉,西甜瓜消費市場的需求趨勢為其生產提供了指導性信息,要求圍繞優(yōu)質瓜、精品瓜、綠色瓜做文章,這樣才能贏得市場,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我國夏季炎熱,西甜瓜需求量大,按每人每年消費西甜瓜35kg計算,1年需要西甜瓜4690萬t,若按每人每年40kg消費水平,1年需要西甜瓜5360萬t。雖然飲料產品和其他的夏令水果也可消暑降溫,但西甜瓜作為一種純天然的夏令消暑水果,具有清熱、解渴、利尿的功效和汁多爽口的風味,是其他水果所不能替代的,受到城鄉(xiāng)居民的青睞。現在西甜瓜已由夏令水果變成了四季水果,消費量還會不斷增加。
我市人口360萬,按每人每年35kg西甜瓜消費量計算,每年需12.6萬t,2010年產量19.3萬t,有6.7萬t可供外銷;若按每人每年消費40kg,也有4.9萬t可供外銷。在全國西甜瓜產銷大生產、大市場、大流通格局下,規(guī)?;a正在向優(yōu)勢地帶轉移。我市雨量充沛、光熱資源豐富,適宜西甜瓜生長,參與全國大流通具有明顯優(yōu)勢。
西甜瓜生育期短,占地時間短,我市西甜瓜定植至拉秧春季為90d左右、秋季60d左右。正常年份早熟大棚西瓜667m2產值在6000~8000元,小拱棚西瓜667m2產值在4000~5000元,中熟地膜西瓜667m2產值在 1500~2000元,秋瓜 667m2產值在 3000~4000元。如果種植高檔西瓜品種和厚皮甜瓜,經濟效益會更高。另外,西甜瓜還可與小麥、油菜、棉花、花生、甘蔗等作物套種,春茬西甜瓜拉秧后可以種植夏秋蔬菜、荸薺、水稻等作物,經濟效益更為明顯。
擴大早熟和秋季西甜瓜面積,壓縮中熟瓜面積;擴大甜瓜栽培面積,壓縮西瓜種植面積,對均衡市場供應,提高西甜瓜生產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就荊門的自然條件來看,光熱資源豐富,可以大力推廣塑料大中棚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擴大反季節(jié)西甜瓜栽培面積,提高生產效益。
西甜瓜枯萎病是制約其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生產上防治該病的技術措施主要是實行3年以上水旱輪作,但實施起來難度較大,最有效的方法是嫁接換根栽培。因此在輪作換茬的同時,大力推廣嫁接育苗技術,能有效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和抗逆性,較好的解決枯萎病發(fā)生嚴重、減產減收、制約西甜瓜生產發(fā)展的問題。
4.3.1 建立良種繁育推廣體系,促進品種更新換代 建立市、縣級西甜瓜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有目的、有計劃地引進國內外西甜瓜新品種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示范,為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開展新品種選育,培育一批適合我市栽培、高產優(yōu)質西甜瓜新品種,健全由市(縣)業(yè)務部門、鎮(zhèn)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西甜瓜專業(yè)合作社、科技示范戶組成的科技推廣網絡。
4.3.2 推廣優(yōu)質高效品種,提高西甜瓜品質,實現高產高效 依靠西甜瓜專業(yè)合作社、科技示范戶示范推廣優(yōu)質高效西甜瓜品種。目前我市優(yōu)質高效西甜瓜主推品種有:早佳(8424)、京欣二號等早熟西瓜品種,安生7號、紅冠龍等中熟西瓜品種,鄂西瓜11號、黑蜜5號、豐樂無籽3號等無籽西瓜品種,禮品一號、小蘭、特小鳳等禮品西瓜品種,新青玉、安生甜太郎、豐甜1號等早熟甜瓜品種,白沙密等中晚熟品種,新世紀、狀元等厚皮甜瓜品種。
4.3.3 加大種子市場管理力度 有關部門要加強西甜瓜種子市場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種子檢疫、區(qū)試、引種程序,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種子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4.4.1 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品質,樹立品牌 按照無公害食品的生產要求,推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少農藥施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各類激素;少施化肥,多施腐熟有機肥,如餅肥;采取墊瓜,翻瓜等技術,使果面著色均勻一致;果實膨大期肥水供應充足、均勻,避免果實發(fā)育不良或出現畸形;西瓜銷售分級,精品瓜包裝銷售,提高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我市規(guī)模較大的西甜瓜生產基地創(chuàng)自己的品牌,爭創(chuàng)名牌,從而提高西甜瓜產品進入全國大市場的競爭力。
4.4.2 因地制宜推廣套種技術和高效種植模式,提高西甜瓜生產效益 實行西甜瓜與其他作物間套作,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從而達到提高西甜瓜生產效益的目的。因地制宜實行麥套瓜、馬鈴薯套瓜、幼果林套瓜、瓜套花生、棉田套瓜等多種套作模式,推廣西甜瓜—蔬菜、西甜瓜—荸薺、西甜瓜—甘蔗等高效茬口模式。
4.4.3 爭取政策扶持,促進西甜瓜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實現西甜瓜產業(yè)化,離不開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扶持。(1)爭取項目資金投入,將西甜瓜基地建設納入財政部門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國土部門土地整治、農業(yè)部門板塊基地等項目,建成水電路配套高產穩(wěn)產的西甜瓜基地;(2)爭取科技項目資金投入,加大西甜瓜科技攻關力度,提高科技在西甜瓜產業(yè)中貢獻率;(3)爭取工商、公安、城建等部門支持,如劃定西甜瓜銷售專區(qū)、專攤,為運輸西甜瓜車輛“開綠燈”等,為西甜瓜銷售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4.4.4 大力發(fā)展西甜瓜專業(yè)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拓寬銷路 依靠專業(yè)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把產銷結合起來,把千家萬戶分散生產和開放的大市場結合起來,打造品牌,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發(fā)展壯大我市西甜瓜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