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麗 李廣潔
產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產婦因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粘膜水腫、充血,肌張力降低,膀胱過度充盈,可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給產婦增加痛苦,也易造成產后泌尿系統感染。
1.產程延長 產婦因分娩過程中膀胱三角區(qū)受先露部的壓迫的時間過長,粘膜充血,肌張力降低,造成排尿困難。
2.產婦不習慣床上排尿,腹壁由于妊娠長期持久擴張后松弛,腹壓下降,無力排尿,膀胱壓力低,容量增大,對內部的壓力增加不敏感。當尿液過多時,膀胱張力更是下降,感受性也更低,致使尿潴留時沒尿意。
3.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間伙食營養(yǎng)豐富,巨大而增多,分娩時往往采取會陰部側切,產婦會因側切或會陰撕裂及會陰部分腫脹造成外陰創(chuàng)傷疼痛,產婦由于外陰創(chuàng)傷懼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疼痛使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紊亂,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而發(fā)生產后尿潴留。
4.便秘因產婦產后未排便致便秘,壓迫尿道影響排尿,而致尿道困難。
1.心理護理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解除產婦的恐懼心理,解除在病房不好意思排尿的顧慮,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使之安心排尿,告知產婦產后及時排尿的重要性,簡明扼要地說明尿潴留的危害性,讓產婦自己引起重視,鼓勵產婦多飲水,多進流質飲食。產后2~4小時排尿一次,同時注意產婦小便環(huán)境,關閉門窗,請相關人員回避。如果產婦不習慣從床上排尿,可扶起坐起。個別產婦由于條件反射的關系,必須去廁所排尿,若產婦身體條件允許,護理人員可扶產婦去廁所排尿。
2.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緩和排尿抑制,使病人產生尿意,促使排尿。
3.熱敷法將熱毛巾或熱水袋至于病人下腹部膀胱區(qū),利用熱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縮,腹壓升高,而促進排尿。
4.按摩法如產婦一般情況較好,而且確認無機械梗阻時,可利用膀胱部按摩法協助排尿,將手至于產婦下腹部膀胱膨隆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以減少膀胱余尿,另一手掌按壓關元、中極兩穴位,以促進排尿。
5.熱氣熏蒸外陰部 病人取蹲位,將盛有開水的水盆置于會陰部,利用水蒸氣刺激尿道神經周圍感受器,而促進排尿。
6.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新斯的明對膀胱平滑肌的興奮作用較強,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以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縮而排尿。
7.留置導尿法在經過以上幾種方法處理之后,產婦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可遵醫(yī)囑在無菌操作下行導尿術,有的產婦經一次排尿后可自行排尿,但有的產婦導尿一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常需留置尿管,留置導尿管的病人,每天都要揩洗會陰,每天更換集尿袋,并注意尿液顏色、量和性質。必要時送尿液常規(guī)檢查,以及時了解有無尿路感染。每4小時放尿一次,以訓練膀胱功能的恢復。每次開放導尿管前,叮囑病人自己做排尿動作,同時再實施誘導排尿,或膀胱按摩等。如觀察導尿管周圍有尿液流出,即證明病人能自行排尿,即可拔導尿管,并進行常規(guī)處理。
產后發(fā)生排尿困難,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多見于初產婦,使產婦十分痛苦,因此關鍵在于預防。大部分產婦發(fā)生尿潴留是因為產程時間長,疲勞過度,以及未進食物,體力不支所致。護士要做好宣教工作和心理護理,加強病房巡視。對尿潴留的高危因素病人,護理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膀胱功能,對于病人產后發(fā)生排尿困難,能盡早反復采用非導尿方法的護理措施,是促進病人自行排尿,避免排尿困難,而需留置導尿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