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凡
脛腓骨骨折臨床較常見,在全身長骨骨折中約占10%,治療不當容易使骨折成角、短縮畸形,影響美觀及造成下肢功能障礙。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們開始根據(jù)一年輕女性患者要求,骨折既要對位好,外表又不留瘢痕,采用在C形臂透視下閉合復位鋼針內(nèi)固定治療脛腓骨長斜形、螺旋形骨折[1]31 例,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齡14~35歲,平均27歲,均為閉合長斜形、螺旋形骨折。脛骨骨折7例,脛腓骨骨折24例。交通事故19例,高處墜落傷10例,壓砸傷2例。長斜行骨折23例,螺旋形骨折8例。受傷至就診時間均在12 h之內(nèi)。
采用蛛網(wǎng)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滯麻醉,患者仰臥位,消毒鋪巾。一助牽引骨折近端膝部,另一助手牽引骨折遠端踝部,對抗牽引2~4 min。術者兩手持握兩斷端,施以推轉手法糾正兩斷端或螺旋形骨折的兩折面,再施以兩斷端對擠,使之復位。術者和兩名牽引助手復位骨折并維持斷端位置。C形臂透視見骨折對位滿意后,另一助手用2枚直徑3.5 mm的鋼針垂直于骨折縱軸固定[2],穿入到對側皮質,將針尾折彎剪斷露于皮外。透視復位固定滿意后,消毒針周圍,無菌包扎。膝關節(jié)屈曲30°左右,用長腿石膏托輔助外固定。術后常規(guī)應用活血化瘀、接骨、脫水藥物,促進腫脹減輕,麻醉消退后活動足趾、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術后3~4周去石膏活動膝關節(jié),6~8周扶雙拐不負重下地活動,復查X線片,有骨痂生長扶雙拐負重行走。
本組患者均獲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9個月。解剖復位者27例,功能復位者4例。骨折術后8~12周愈合,3個月后拔除鋼針,無鋼針眼感染,無骨折再移位,膝、踝關節(jié)功能好,肌肉無萎縮現(xiàn)象。
脛骨周圍軟組織少,血液供應差,因此對該骨折的治療原則是盡可能減少軟組織損傷且理想固定[3]。對于脛腓骨長斜形、螺旋形骨折屬不穩(wěn)定骨折。既使在骨折早期X線片對位對線良好,在中后期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骨折再移位和斷端成角畸形。采用石膏、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存在石膏、小夾板松動,固定不牢固,過緊有引起筋膜間區(qū)綜合征等缺點。采用跟骨牽引結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對早期關節(jié)活動不利,這些非手術治療存在不利于皮膚和軟組損傷的觀察和護理,骨折固定不牢固,并發(fā)癥多等不利因素。
現(xiàn)通常選用切開復位鋼板、髓內(nèi)釘[4]治療脛腓骨骨折,雖然該方法能使骨折達到解剖復位,但由于切開手術顯露廣泛,軟組織鏈損傷大,內(nèi)固定物占據(jù)原先的軟組織空間,使已有創(chuàng)傷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損害,破壞了骨折周圍的血供,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的發(fā)生率高。骨折愈合后還需再次手術取出鋼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經(jīng)濟費用。有瘢痕,影響美觀,患者及家屬不愿接受,特別是年輕女性更不愿接受。因此,應用一種即可達到骨折復位固定滿意,又減少損傷的微創(chuàng)方法,不影響美觀,是患者、家屬和醫(yī)護人員的愿望。
鋼針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方法簡單,適合于長斜形、螺旋形骨折,能夠滿足損傷肢體的力學要求,術中操作時間短,不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鏈,術后腫脹輕,有利于骨折愈合,患者并感到舒服,無瘢痕,外表美觀,去除方便,易于操作,減少了患者的痛苦,減少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費用。
鋼針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閉合復位不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鏈,避免了手術切開對軟組織損傷大的缺點。②不破壞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骨折愈合。③小夾板固定損傷部分軟組織,鋼針固定治不損傷周圍組織。④鋼針比鋼板、髓內(nèi)定費用低,減輕了患者的醫(yī)療費用。⑤術后無瘢痕,外表美觀,特別適合要求外表美觀的年輕女性。⑥避免了單獨使用石膏或小夾板固定帶來的骨折端不穩(wěn)定。⑦避免了患者使用鋼板、髓內(nèi)釘需二次手術取出帶來的痛苦,鋼針取出無需麻醉,無痛苦,比較安全。
綜上所述,采用閉合復位鋼針內(nèi)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利于患肢功能恢復,且無須植骨,減少了切口感染,骨不連,皮膚缺血失活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有損傷小,固定簡單可靠,手術時間短,療效確切等優(yōu)點。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92.
[2]王亦璁.骨與關節(jié)損傷.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455.
[3]黃加張,陳文鈞,湯超亮,等交鎖髓內(nèi)釘和微創(chuàng)解剖鋼板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對比研究.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9,24(7):656-657.
[4]Im GI,Tae SK.Distal metaphyseal fractures of tibia:a prospective randomizd tral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versus open redunion and plate and screws fixation.J Trauma,2005,59(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