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杰
魏書生老師在《除了教材,還講什么》一文中提到他在課堂剩余時間里給學生講一些跟考試 “直接關系很小”,但“有助于學生自我教育和自學能力的提高”的一些內容,他喜歡選五方面內容的文章:1.講名篇時文;2.講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資料;3.講學習方法;4.介紹國內外科技動態(tài);5.適當指導寫一點相關學科的文章。
魏老師的這種做法對我啟發(fā)很大,在十數(shù)年的教師生涯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本地學生的實際情況,緊跟時代的前進腳步,不斷模仿、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在這一領域內有了自己的心得。除了教材,我還講以下這些方面的內容。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名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散文,其中對景物的成功描寫,為后人所稱道,影響深遠。余光中先生則是列入季羨林主編叢書《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中的人物,其激揚文字,褒貶文章,堪稱文學界、文學批評界的風向標??墒?,當被人們奉若圭臬的《荷塘月色》遇到了余光中先生否定性的文學批評時,場面真是熱鬧。余光中先生所寫的《論朱自清的散文》,筆端直指《荷塘月色》,其間生花妙筆頻現(xiàn),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風華,幽默,腴厚的一面似乎并不平衡”,“無論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無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學生都說得出來,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節(jié)奏,更顯得交待太明,轉折太露,一無可取”,“朱文的譬喻雖多,卻未見如何出色”,“朱自清一寫到風景,這些淺俗輕率的女性形象必然出現(xiàn)筆底,來裝飾他的想像世界;而這些‘意戀’的對象,不是出浴,便是起舞,總是那幾個公式化的動作,令人厭倦。朱氏的田園意象大半是女性的,軟性的,他的譬喻大半是明喻,一五一十,明來明去,交待得過分負責:‘甲如此,乙如彼,丙仿佛什么什么似的,而丁呢,又好像這般這般一樣?!@種程度的技巧,節(jié)奏能慢不能快,描寫則靜態(tài)多于動態(tài)。朱自清的寫景文,常是一幅工筆畫,”“這種膚淺而天真的‘女性擬人格’筆法”,“朱文的另一瑕疵便是傷感濫情”。
把這兩篇文章同時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深味“清靈澹遠”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同時,領略文學批評的魅力,加深對《荷塘月色》的理解,樹立學生不跪著拜讀名篇的意識,喚醒自覺意識,同時對文學批評也略有了解兩篇美文一時瑜亮,見仁見智。類似的文章還有《眾名家評〈李憑箜篌引〉》,等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學設施的完善,學生坐在教室就可放眼看天下成為了一種可能。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既可有效提升課內教學成果的生成效果,又可讓學生拓展視野,有效地開闊眼界,提升人生境界。
通過視頻,學生看到了地震后滿眼斷壁殘垣的汶川,廢墟上的生死離別,陰陽兩界,八方支援的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國家領導人的不顧個人安危,指揮若定。通過視頻面對過了生死關的同學們,有了責任感,有了博愛心,紛紛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壓歲錢,力雖綿薄,但真情無價。
通過視頻,同學們一次次被“感動中國”感動著: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蓮——胡忠和謝曉君,跨越海峽的希望之翼——張平宜,烤羊肉串的愛心巴郎阿里木,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用靈魂演奏生命音符——劉偉,遙遠蒼穹中最亮的星——朱光亞,烈火鍛造的鐵血將帥——劉金國,不負群眾的草鞋書記——楊善洲,堅守肝膽事業(yè)的醫(yī)者——吳孟超……這些新時代的英雄是榜樣的力量,激勵、指引著學生們做一個大寫的人。
我們可以不緊追流行,但一定要知道流行,不要讓學生落伍,不要讓他們因為不知道新詞匯是什么意思,而聽不懂當下人們在說些什么。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固然應該讓學生搞清楚文言文中的古人在說什么,“五四”時的周樹人在說什么,更要搞清楚現(xiàn)在的人們在說什么。
在許許多多已經“被XX”的今天,我們不能做一個通過“偷菜”來回避現(xiàn)實的“蟻族”,保持那份“萌”,活出真我的風采,因為人生注定不是個“杯具”。
在當今這個錯綜復雜,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中,生存的競爭壓力無處不在,社會生存的博弈規(guī)則就是適者生存。一個人不管有多么好的家世出身,有多么高的學歷文憑,如果不懂得怎樣去交流與溝通,交際與合作,理財與規(guī)劃,怎樣去管理時間,怎樣去駕馭心態(tài),怎樣去掌握情緒,怎樣去適應社會,怎樣去戰(zhàn)勝挫折,就無法獲得最后的成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著、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fā)展中里程碑的著名報告《學會生存》,特別強調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兩個概念,把學習化社會作為未來社會形態(tài)的構想和追求目標。
隨著人口的增長,就業(yè)壓力的增大,生存問題是擺在學生們的不久將來的不可回避的問題,可惜的是,在現(xiàn)階段的課堂教學中這方面的內容卻鮮有涉及,為了不讓孩子們從象牙塔走進社會時不會有太多的失落,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反差,我搜集各方面資料,在課堂中與課文相結合,因勢利導,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培養(yǎng)孩子們面對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讓他們及早地掌握這一爭取優(yōu)越生活的唯一法寶,希冀能對改善他們的命運有所幫助。
在課堂上,我給孩子們講有關于勵志方面的名人傳記、散文、詩歌,培養(yǎng)孩子們人生規(guī)劃的能力,讓他們預定未來的成功;培養(yǎng)孩子們管理時間的能力,讓他們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考能力,讓他們擁有前進的第一引擎;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樹立不斷給自己充電的意識;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他們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行動能力,讓他們明白一切從行動開始;培養(yǎng)孩子們的溝通能力,讓他們領略到生活因溝通而美麗;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交際能力,讓他們能通過社交拓寬生活空間;培養(yǎng)孩子們的協(xié)作能力,讓他們學會借用別人的力量;培養(yǎng)孩子們的變通能力,因為變通是永恒的生存法則;培養(yǎng)孩子們的適應能力,讓他們順應環(huán)境從而能安身立命;培養(yǎng)孩子們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讓他們能夠擁有決定好命運的好心態(tài);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控能力,讓他們明白“內圣才能外王”;培養(yǎng)孩子們的抗挫能力,讓他們學會在逆境中生存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富能力,讓他們要像富翁一樣思考。
當然,在過去的日子里,我還有很多想法,也在課堂剩余時間里給學生們林林總總講了一些別的方面的比較有用的東西,比如像比爾·蓋茨等名流對學生的建議,比如還原諸如章士釗等與課文有關的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比如介紹名師的學習方法,比如精美時文《站在2009年的門檻上》……路正長,我會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