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董 松
電視欄目的改版一直伴隨著它的發(fā)展,改版熱也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持續(xù)至今,在這一片改版聲中,什么樣的欄目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達到長生之道呢?首先要正確定位,找準自己對應的觀眾和節(jié)目位置;其次要適應市場,使欄目運轉正常,達到良性循環(huán);最后是要符合觀眾的味口,與時俱進,盡量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對電視欄目來說,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制作隊伍和固定的經費是保證電視欄目正常生產和運轉的基本條件,一個電視欄目制作隊伍水平的高低,制作經費是否有保障,都對一個欄目的最終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制作團隊是通過長期合作來產生默契的,人和人在一起工作久了就能提高效率。要想打造這么一支高效的工作團隊,就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比較,要有慧眼識人的判斷力,合理應用,達到最佳效果。實際上,個人在電視媒體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流和傳播信息的重要中介。培養(yǎng)適合欄目、富有個人魅力的名牌主持人、記者,已是關系到媒體生存和發(fā)展的大事,是提高欄目收視率的保證。
制作經費是欄目生存和另一大要素。一般來說欄目的經費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廣告收入,一種是節(jié)目中心撥款。后者在欄目創(chuàng)辦初期尚可,一旦節(jié)目走入正軌,廣告的持續(xù)收入就變得彌足珍貴了。要保證廣告商的信心同時又要欄目不讓人反感,欄目的定位需要十分慎重。我覺得有兩類欄目更容易在當下市場環(huán)境中獲得更大空間,也是目前電視業(yè)最常見的表現形式——選秀和婚戀。這兩類欄目更容易將廣告植入與高收視率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雙贏。表現形式可以以冠名“某某杯”、創(chuàng)建短信投票平臺等多種形式進行。
2005年,《超級女聲》伴隨著李宇春、張靚穎這些之前還不為知的名字火爆全國,“粉絲”等網絡詞語橫空出世。這些平凡的女孩幾天內就變得家喻戶曉,讓一夜成名的神話變成現實。在火熱的PK現場,觀眾的心隨著現場的氣氛高漲,短信平臺的收入則以更高的速度膨脹,廣告商更是爭相競投。實際上早在“超女”之前,中央電視臺的娛樂節(jié)目《開心辭典》、《幸運52》就已經把觀眾請進了演播室成為銀幕的主角,2003開播并迅速成長的《非常6+1》無疑又成為當年全國娛樂節(jié)目的頭牌。所以2005年“超女”的成功,讓廣大欄目制作人堅信平民選秀是參與度高、回報快的欄目形式。于是《加油!好男兒》以及湖南衛(wèi)視打造的《快樂男聲》接踵而來。那么跟風的結果是什么呢?巔峰時期的2005年“超女”曾經創(chuàng)下8%-10%的超高收視率,而2010年的“快男”10進8比賽時卻僅收獲0.83%的收視率,湖南衛(wèi)視選秀節(jié)目收視率下跌近9成,群眾參與度是體現到了,但是沒有創(chuàng)新的一味繼承是難有成功的。
從“超女”的火爆到“快男”的慘敗,不難看出電視欄目自身的同步發(fā)展才是欄目生存的關鍵。以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大本營》欄目為例,早在1997年就誕生的《快樂大本營》一直是湖南衛(wèi)視的臺柱,收視率也一直穩(wěn)居全國綜藝節(jié)目榜首,在絕大多數綜藝節(jié)目自然死亡的同時,它是憑什么多年屹立不倒的呢?快樂是人們心中最原始的向往,沒有人會將快樂拒之門外,這一主題從創(chuàng)辦之初就將清新、解乏、活力的理念灌入觀眾的腦中。在之后的14年里,變的是形式內容,是娛樂的具體環(huán)節(jié),而不變的正是這些令人快樂的元素。每當觀眾出現審美疲勞時,他們總能想出新花樣。從開始的“火線沖擊”、“智力問答”環(huán)節(jié),到后來的“神馬都給力”、“演技大考驗”,無不體現出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這里我們不難看到,這個欄目能快樂成長,常綠不衰,就在于他們堅持了以人為本、以快樂為本的理念不變,以這個不變應萬變,則長勝不敗。
雖然如今的銀幕上選秀、婚戀節(jié)目仍舊如火如荼,但另一種勢力也在茁壯成長,那就是更有深度、有知識內涵的分析類、評述類、訪談類等方面的欄目,也是針對性更強的一類欄目。分析類一種是以財經評論師、股評師等權威人士的分析為主,通過專業(yè)人員的講解,再配上成功人士的參與和討論,吸引專門觀眾的目光。如湖北衛(wèi)視的《天生我才》,創(chuàng)造了明星主持,營造出自己的特色;另一種是以具體事例分析為突破口的欄目,如探索頻道(Discovery),其欄目包括動物追蹤、疑案偵破、實地考察等內容,看起來刺激新奇,也受到很多喜愛探密的觀眾的推崇。評述類則是以當前最熱門的話題展開討論的欄目,如鳳凰衛(wèi)視著名的《鏘鏘三人行》,內容可涵蓋任何領域,談天說地。評述方式也可以是嚴肅的、調侃的、諷刺的、贊美的……滿足不同觀眾的喜好。而訪談類的欄目就更多了,如天津衛(wèi)視的《今夜有戲》,有郭德綱坐鎮(zhèn),和明星聊理想、談人生,讓觀眾知道星光背后不為人知的一面。其風格詼諧幽默,語言生動隨意,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一大批忠實的觀眾。
實際上,針對不同的欄目你還可以找出更多的定位觀眾的方式。例如,定位于運動愛好者的攀巖節(jié)目,其收視群體不一定就是那些體格健壯、體力充沛的人士,也可以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更可以是有著登山夢的殘疾人士。因此,欄目的定位和針對的人群不用一概而論,可以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愛好的人打造適合他們的節(jié)目,從而擴大收視群體,任何領域的欄目都有其對應的觀眾。這些成功欄目的背后,都有專門人士有的放矢,樹立欄目品牌形象,量身打造欄目的特色,配備專門的明星主持人,挖掘其內涵和深度,進而獲得欄目的健康成長。欄目的經營成長就如養(yǎng)生之道,只能細水長流,不能操之過急。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注意身體出現的任何小問題,并重視它,解決它。修身養(yǎng)性更在于挑戰(zhàn)自己,和自己較勁,而非去與人一較長短,我們可以理解為對自身的不斷完善,直到無懈可擊。
綜合以上成功或不成功的欄目發(fā)展情況,可以將欄目的養(yǎng)生之道總結為:專業(yè)團隊,立足經費,走近觀眾,堅持特色,打造品牌,針對性強。在創(chuàng)辦欄目之前,首先要了解市場的需求,沒有充分的調查就不能盲目的給欄目定位;在欄目定位后,就要找尋專門的團隊來實現它,比如合適的主持人、攝像、編導、制作等;其次,欄目的參與度要高,要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或直接將觀眾請入節(jié)目做節(jié)目的主角,這樣才能和民意掛鉤;另外,欄目的成長不能一成不變,要順應時代迎合潮流的趨勢,但萬變不離的是欄目的特色,精心樹立的品牌特色是不能改變的;最后,欄目的打造要有針對性,我們需要明確的知道節(jié)目是為誰而辦,讓收視群體在穩(wěn)定中擴大。要隨時關注觀眾的需求,并以滿足他們的需要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1]史新旭. 論電視欄目的品牌價值[J].中國傳媒科技,2012(18):48.
[2]呂永,李秋香. 淺談電視欄目包裝[J]. 科技信息,2011(35):610.
[3]王繼明. 從受眾心理看電視欄目安排[J]. 科技傳播,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