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明
高安市灰埠中心衛(wèi)生院,江西高安 330800
慢性咳嗽是呼吸道常見的臨床疾病,其主要是由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引起的。目前,對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基本治療方法是采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目前,中醫(yī)對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藥物多采用咳喘定口服液。本文針對咳喘定口服液的治療問題進行對比研究,現(xiàn)將結果總結如下。
我院從2008年5月—2012年4月共接收治療28例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病癥主要包括:①慢性咳嗽達8周以上未有好轉;②誘導痰嗜酸粒細胞的比例超過3%;③X線胸片、肺通氣功能和峰流速變異率等檢查結果正常,排除由于其它原因導致的慢性咳嗽。現(xiàn)將咳喘定口服液對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對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從而更加明確地體現(xiàn)出咳喘定口服液的治療效果。將我院接受治療的28例患者分為兩組,第一組12例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患者服用咳喘定口服液;第二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對16例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其中第一組12例患者中有7例男性患者和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42歲,病程3~14個月;第二組16例患者中有9例男性患者和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41歲,病程3~15個月。為了保證對比性,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上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第一組患者每天服用咳喘定口服液3次,每次20 mL,療程2個月;第二組患者每天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2次,每次250 μg,療程2個月。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使用抗組胺藥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在呼吸道感染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主要是通過病癥的情況以及誘導痰細胞學來確定的。病癥情況,即通過患者咳嗽的情況來判斷,當咳嗽消失時,表明已經(jīng)將病情控制;當咳嗽減少時,表明治療有效;當咳嗽未減少或加重時,表明治療無效。誘導痰細胞學的評定標準,主要是根據(jù)痰細胞的比例來判斷,當痰細胞比例<3%,即病情得到控制;當痰細胞比例下降但>3%,即治療有效;當痰細胞比例未下降或上升,即治療無效。
從臨床癥狀看,第一組12例患者中,咳嗽消失或明顯減少的患者有11例,總有效率達到91.7%,第二組16例患者中,咳嗽消失或明顯減少的患者有14例,總有效率達到87.5%。痰細胞學指標檢查結果表面,第一組1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痰細胞比例降低3%以下,達到正常比率,轉正常率比例為75%;第二組16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痰細胞比例降至3%以下,達到正常比率,轉正常比例為81.3%。
在治療過程中,使用咳喘定口服液的患者為出現(xiàn)副作用,而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的患者出現(xiàn)喉部不適的癥狀,經(jīng)過使用2.5%碳酸氫鈉溶液漱口后好轉。
對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常用治療手段主要是吸入糖皮質激素,由于糖皮質激素短期療程內的治療效果十分有限,需要長期吸入進行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但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會出現(xiàn)藥物的副作用,本次報告中就有2例患者因為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而導致喉部出現(xiàn)不適的癥狀。因此,雖然糖皮質激素對于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十分明顯,但仍需找到一種即有良好治療效果,又不會出現(xiàn)副作用的治療方法[1]。由于中藥在治療時的副作用較少,所以利用中藥對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就成為了醫(yī)生和患者新的選擇??却诜菏怯陕辄S、地龍、甘草和辛夷花等中草藥提煉加工而成,經(jīng)過臨床證明,其具有平喘、止咳的良好功效[2]。因此,本院采用咳喘定口服液對12例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發(fā)現(xiàn)1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總有效率達到91.7%,超過了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的87.5%總有效率,并且痰細胞比例轉為正常的比率也接近與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但考慮到有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的患者出現(xiàn)了副作用,因此,在進行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時,應選擇使用咳喘定口服液作為治療的首選方法。
[1]楊輝,邱志楠,潘俊輝.咳喘定口服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yī),2005,20(2):60-62.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