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樹敏
臨安人民醫(yī)院兒科,浙江臨安 311300
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的最常見的疾病及多發(fā)病,重者甚至危害兒童健康和生長發(fā)育,發(fā)展中國家5歲以下小兒肺炎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兒呼吸系統(tǒng)及免疫功能的特殊性,每年約有1/10的小兒患病[1]。急性扁桃體炎,是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的非特異性炎癥,常伴有咽部粘膜急性感染,部分伴有咽部淋巴組織急性感染,其中細菌感染占較大比重,主要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另外,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有效合理的針對性應用抗生素,可以避免其轉(zhuǎn)為慢性,降低合并癥發(fā)生。頭孢硫脒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頭孢菌素,是具有新型結(jié)構(gòu)的半合成頭孢菌素,已經(jīng)實驗證實,其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主要觀察頭孢硫脒治療在與普通青霉素相比,在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療效性和安全性,并加以比較。
對近1年在該院住院并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的48例患兒作為治療對象,診斷依據(jù)包括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2]如:發(fā)熱、嘔吐、咽痛,幼兒吃奶時出現(xiàn)哭鬧不安,急性病容,頸部淋巴結(jié),特別是下頜角淋巴結(jié)腫大。白細胞升高。扁桃體充血、腫脹、表面有或無膿性分泌物。將患兒隨機分2組,即頭孢硫脒治療組與青霉素治療組。
頭孢硫脒組患兒 24例(男13例,女 11例),年齡范圍在 3~5歲之間,青霉素治療組患兒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齡范圍在3~5歲之間,2組在病史、體溫、查體體征、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方面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頭孢硫脒治療組每日予頭孢硫脒針劑 (仙力素)50 mg/kg,2次/d靜脈滴注,總療程7 d。青霉素治療組予10萬U/kg。2次/d靜脈滴注,療程7 d。
按照抗生素臨床研究指導的四級標準進行判斷:痊愈:體溫、體征、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均正常;有效:病情明顯好轉(zhuǎn),可允許l項指標異常;進步:各項指標均有一定程度好轉(zhuǎn),但不明顯;無效:各項指標均無好轉(zhuǎn)。其中,以痊愈和有效視作臨床治療有效,計算療效。并觀察治療前后患兒臨床不良反應,包括皮疹等過敏反應及復查的實驗室檢查等。
在7d內(nèi),頭孢硫脒組痊愈19例(79.17%),顯效3例(12.50%),進步2例(8.33%),無效0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1.67%。青霉素組痊愈10例(41.67%),顯效6例(25.00%),進步4例(16.67%),無效4例(16.67%),臨床總有效率為66.67%。
頭孢硫脒治療組24患兒中,有1例于皮試期出現(xiàn)過敏,1例于用藥當天出現(xiàn)皮疹,停藥后,皮疹消退,過敏反應率為8.33%。青霉素組皮試出現(xiàn)皮疹共5例,2例于用藥當天出現(xiàn)皮疹,停藥后,皮疹消退,不良反應率為29.17%。
頭孢硫脒屬第一代頭孢菌素,已有實驗證明其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總體有效率可達93.4%,效果優(yōu)于其他兒科常用藥物,如頭孢唑林和頭孢呋辛等第一、二代頭孢菌素,甚至效果療效可媲美部分三代頭孢,如頭孢他啶等[3]。本實驗臨床觀察后,結(jié)果與理論結(jié)果基本一致,頭孢硫脒總體有效率高,不良反應較低,是比較理想的臨床抗炎藥物。現(xiàn)臨床抗炎藥物種類繁多,療效不一,人群總體耐藥性升高,能夠有效的,準確的選擇抗炎藥物是至關(guān)重要的。鑒于頭孢硫脒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血藥濃度高、毒性低、耐藥率低等優(yōu)點,在小兒感染性疾病中應用普遍。
本次臨床研究表明,頭孢硫脒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的有效率為91.67%,不良反應率8.33%,與青霉素治療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證明頭孢硫脒在同類疾病中的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少,除個別病例出現(xiàn)過敏性皮疹外,無其它不良副反應,是治療小兒呼吸道疾病的理想藥物。
[l]Panitch H B.Evaluation 0f Recurrent Pneumonia[J].Pediatric Infectious,Disease Journal,2005,24(3):265.
[2]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141.
[3]楊燕,胡儀吉,李素亭,等.頭孢硫脒治療急性細菌性感染療效觀察[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8(11):92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