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敏 馮艷苓
1.1 一般資料 200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腸鏡檢查患者共計8623例,其中老年人接受檢查者3402例,檢出直徑大于2 cm的巨大息肉351例,共462枚大息肉,均住院行內鏡下息肉切除術,手術均成功,其中6例術中殘蒂出血,予以鈦鋏夾閉、氬氣噴灑、止血藥噴灑,出血停止。其中1例術后8 d大出血,轉外科手術治療。其中2例術后大體病理為腺癌、類癌,轉外科手術根治。
1.2 器械藥物的準備
1.2.1 器械 Olympus CF-H260I電子結腸鏡、氬氣刀、注射針、圈套器、活檢鉗、HX尼龍繩套扎器、MAJ-254尼龍繩、三爪鉗、五爪鉗。
1.2.2 藥物 1∶10000腎上腺素溶液、亞甲藍、濃氯化鈉、間苯三芬、654-2、硫酸鎂、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
2.1 術前評估 予以心理疏導,消除焦慮的情緒。
2.2 完成術前的相關檢查:攜帶血常規(guī)、出凝血常規(guī)、心電圖、X線檢查結果,腸鏡檢查報告。老年人易患高血壓、心臟病,術前應控制在基本正常的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應調控血糖值,備好糖塊,以防低血糖的發(fā)生。
2.3 術前患者摘去貼身的金屬飾物,以防術中發(fā)生電擊傷。
2.4 患者準備 按醫(yī)囑服用硫酸鎂或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清潔腸道,患者需排水樣便,水內沒有糞渣,才能行腸鏡檢查,患者做無痛腸鏡,需空腹3~4 h。
2.5 術前為患者留置靜脈留置針,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需備血。
3.1 術中心理指導,備齊術中用物,器械處于完好狀態(tài)。
3.2 患者需簽署內鏡下手術同意書、麻醉知情同意書。患者取左側屈膝位臥于檢查床上,建立靜脈通路、吸氧、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下肢貼上電極回路板。
3.3 患者全身麻醉后,巡腔進境到達息肉處,一名護士把持內鏡,保持視野清晰,將息肉調至6點位。另一名護士配合醫(yī)生使用器械,圈套器關閉狀態(tài)插入活檢孔道,到達息肉處,根據(jù)息肉的大小、形態(tài),適當伸出圈套,巨大息肉,體積大,很難一次切除,先從息肉的頂部作部分切除,漸漸將息肉蒂部暴露出來,再做徹底切除,護士收圈套器時一定要緩慢收緊,息肉切下后告知醫(yī)生。對無蒂息肉與腸分界不清,需用注射針在基底部注射腎上腺素溶液或亞甲藍濃氯化納注射液2~3點。局部黏膜發(fā)白或發(fā)藍隆起,抬高息肉再用圈套切除,創(chuàng)面大者用鈦夾夾閉。邊緣有殘余息肉用氬氣噴灑。對于血運豐富的長蒂息肉,可選擇尼龍繩圈套,待收住息肉長蒂后,盡量圈到息肉蒂的根部,慢慢收緊,息肉發(fā)紫、血運不良即可釋放尼龍繩,息肉可慢慢壞死排出體外,亦可用圈套器切除。
3.4 用三爪鉗或五爪鉗回收息肉,大體送病理。
3.5 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腹部情況。
4.1 術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一周,兩周內不能做劇烈腹部用力活動,如下蹲,擦地。
4.2 術后飲食 術后1 d可進食流質飲食如米湯、果汁、稀藕粉等;術后3 d可進食易消化少渣食物,如粥、面條、軟米飯、燉菜等。注意營養(yǎng)的補充,不能進食粗糧、含纖維多的食物。
4.3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體溫的變化。腹部情況,有無腹痛,排便情況,排便的次數(shù)、性狀、有無血便等。
4.4 患者術后需3~6個月復查腸鏡。
結腸息肉是消化道息肉最常見發(fā)生部位,老年患者被查出患有息肉往往發(fā)展為巨大息肉,內鏡下切除創(chuàng)傷小,減少了患者的痛苦,術中護士熟練的配合可協(xié)助醫(yī)生徹底完好的切除息肉,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術后合理的休息,規(guī)范的飲食,細致的病情觀察是患者術后安全的保障。
[1]Church,JamesM.Experience in th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laege colonic pclyps.ANA Journal of Surgery,2003,73(12):988-995.
[2]Arai T,Kino I.Role of apopotosis in modulation of the growth of human colorectal tubular and villous adenomas.Pathol,1995,176: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