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剛
唐山廣播電視臺,河北唐山 063000
筆者作為一個年輕的電視新聞工作者,經(jīng)過十多年來的學習與實踐,體會到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采、攝、寫水平和增強新聞宣傳效果,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注意總結(jié)探討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因為只有具有新聞與宣傳雙重價值的新聞,才能成為最佳新聞作品。也只有實現(xiàn)了新聞與宣傳的雙重價值的新聞,才能取得最佳社會效果。
假如對此問題只注重采、攝、寫,而不講究其宣傳藝術,那么其所報道的新聞質(zhì)量則不會很好,主題不鮮明,又缺乏藝術魅力。則會使受眾感到乏味,自然也難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對此問題,我提出以下淺見愿和同行共同研究探討,以求共勉。
我們有的同志誤認為搞新聞與宣傳是同一回事。其實新聞與宣傳則是兩個意義不同的概念,它們的不同就在于新聞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需求為出發(fā)點,而宣傳則是把傳播自己的觀點、主張以影響受眾作為自己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說宣傳價值所表達的是客觀新聞事實同社會需求的吻合一致程度,程度高才能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我們平常說的新聞宣傳,是兼有兩種目的的宣傳活動。因而新聞工作者在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中,就必須嚴格遵守新聞規(guī)律,并把握好宣傳規(guī)律。也就是說,要盡量實現(xiàn)新聞價值與宣傳價值的雙重并重與統(tǒng)一。所以新聞既要注重選那些能引起廣大群眾共同關心的事實,又要注重選擇那些能明白顯示自己觀點的事實,最終使受眾能接受我們新聞中的事實和觀點,從而實現(xiàn)我們的宣傳目的。
現(xiàn)在人們越來越重視信息的作用,作為新聞媒體就要不斷擴大信息量,努力提供受眾未知、欲知、應知的新聞,要著力反映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精神,社會的最新事態(tài),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和呼聲。這就要求我們所播發(fā)的新聞,時間上新、內(nèi)容上新、思想角度新,這樣才能使受眾有新鮮感并興趣濃,才能倍加關注,得到滿足。我們的宣傳目的也會得以很好實現(xiàn),否則,我們的宣傳效果也會打了折扣。
新聞必須反映人們所共同關心的事實和問題,如果我們所報道的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得不到受眾的歡迎,其原因大都是這事實不是人們所共同關心的問題。其信息含量不大,內(nèi)涵欠充實,實現(xiàn)價值不大,難能給受眾以有益的啟迪教益,這當然難以有好的宣傳效果。所以作為新聞工作者就要在工作中不斷深入實際廣泛調(diào)查研究,吃透上級精神的同時,了解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需求,采制實際工作中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關注的較大問題,選材一定要有針對性、接近性,上情下傳,下情上達,使新聞宣傳在受眾的心坎上,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高質(zhì)量的新聞并取得滿意的宣傳效果。
信任度是衡量新聞宣傳社會效果的根本尺度,只有受眾對新聞宣傳的內(nèi)容認為是真實的、積極正確的,是可行的,才會持信任態(tài)度。為他們所喜愛,所認同并受到積極影響,樂于接受而引起共鳴,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新聞的宣傳價值。這是我們每個新聞工作者應高度重視和努力追求的,也就要求我們應尊重事實。
說到“事實”,有總體事實和個別事實,表面事實和本質(zhì)事實等關系。對此如果把握不好,就會造成新聞事實的失準、甚至失真。所以我們在采寫工作中要反復認真調(diào)查、分析核實事實,堅持辨證思維,切勿一點論,并把握好總體事實、本質(zhì)事實,不能主觀隨意取舍,以偏概全,把事實抽象化、理想化、標準化,好的就絕對好而沒有任何不足之處,差的就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優(yōu)點長處,如此就必然會造成夸大、虛假、失真,引人質(zhì)疑,而失去受眾的信任,當然也就不會有好的宣傳效果,這是新聞工作者應盡量避免的。
時效是新聞的生命及根本。新聞報道要又快又好,才會有好的宣傳效果。但“快”不是絕對的,而應是相對的。一般說新聞該搶則搶,越快越具有新聞時效性,而不能把新聞壓成舊聞,或成了“馬后炮”。不過有的事實則要等待適當時機再播發(fā),而不能不加以選擇地搶先播發(fā),否則則會起不到應有的宣傳效果,有的甚至會造成不良影響和被動??偟恼f我們的新聞要注意選擇最佳時機播發(fā),也就是要掌握好時宜性。唐山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直播50分》節(jié)目,經(jīng)常針對居民生活中發(fā)生的某些問題和出現(xiàn)的困難及時予以播報,使問題能引起相關部門單位的重視,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使市民普遍感到非常滿意,有關部門單位也受到大家的廣泛稱贊,從而使新聞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
作為電視新聞,提高采編、攝像、播音主持和制作的思想性、藝術性,是增強其宣傳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我們精心研究,不斷提高水平,以作出更多高質(zhì)量的新聞,力爭多出精品,以取得更好的宣傳效果。
1)拍攝鏡頭注重畫面安穩(wěn),構(gòu)圖要完整,各鏡頭、拍攝手段運用要合理,要善于捕捉抓拍能很好表現(xiàn)主題的典型生動細節(jié),特別是與事件密切相關的、能體現(xiàn)事件思想意義的典型人物細節(jié),以及能反映濃厚的現(xiàn)場氣氛的鏡頭。畫面信息量要大,內(nèi)涵充實。拍攝時要選擇好環(huán)境,講究背景和前景,突出主體,以充分發(fā)揮電視紀實的本性。
2)制作要精、細、巧,畫面組接要講究畫面語言,要符合敘事規(guī)律而有特點,銜接自然,情節(jié)交代清楚,重視同期聲的合理運用,聲音清晰,音量適中。解說詞要與畫面有機結(jié)合,使二者相得益彰??筛鶕?jù)內(nèi)容適當配樂,但要選好樂曲,使其與內(nèi)容相協(xié)調(diào)一致,恰如其分,以能很好的烘托環(huán)境,渲染氣氛、情緒,突出主題思想,增強感染力;配樂音量要掌握好,音量大小變化自然,不可忽大忽小,更不能喧賓奪主。此外,應注意樂句的完整性,一般不能突然中斷,嘎然而止,不能“腰斬”音樂,更不能違反新聞的真實性原則。總之制作要精益求精,思想藝術性強。
3)記者、播音主持人要不斷提高政治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思想要敏銳,風度氣質(zhì)大方,服飾儀表要美而端莊得體。采訪時要親切自然,尊重被訪者,提問要準確具體有深度。播報配音要感情豐富,富有激情并把握好主題思想,語言發(fā)聲要醇美,字詞讀音正確,吐字清晰,把握好聲音基調(diào)及速度節(jié)奏,并疾緩有度,掌握好重點語句、重音,抑揚頓挫,注重邏輯性,增強表現(xiàn)力,以使受眾聽得清晰、明白無誤。
總之,只有制作精細,富有藝術品位,才能吸引受眾,使之愛聽愛看,并感到真和美,我們的宣傳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